郭凤女一首香君守楼,朋友结婚求一首藏头宋词以祝福青楼大婚之喜藏头急急急
来源:整理 编辑:美酒知识 2023-12-09 22:51:20
本文目录一览
1,朋友结婚求一首藏头宋词以祝福青楼大婚之喜藏头急急急
鹊桥仙 良缘结时有佳人,如玉生香,祝囍还羞不悔,福璨星月共生辉,青鸟传话舅姑催。了君思意,词谢郎心,楼里佳人黠慧,大鹏欲翅琮前佩,婚衣对对夜锦被。
2,郭凤女的作品简介
语言:粤语主演:郭凤女《柴房自叹》是红线女在八十年代初的一次现场演出实况,那段广为传唱的南音:情惨惨、泪涓涓……尽显红腔的惊人魅力,让人不禁赞叹红线女确是一位空前绝后的粤剧大师。 演唱:彭炽权、郭凤女生:【二王首板】破重围,悲力尽,难於取胜,难于取胜。吔──【回龙腔二王】浮云闭月,迷荒岭惊魂不定,崇山古道草木皆兵,这一厢风入松林,摇动刀光血影,闯重围,出虎穴,未敢留停,策青骢,举金枪,把神威再逞。(白)飞龙岭,飞龙岭呀,且住呀!你看飞龙岭上,地势凶险,若是此地埋有伏兵,我定然丧命,堪笑宋将不识行兵之道,用兵无法,用将无谋,看将起来,令小王发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唉呀,不好了……【合尺花】估道飞龙岭上无勇将,一旁来了女娇英,我再振神威闯重围,唉呀,可惜马倦人疲强难逞。旦:(白)那里走,那里走。【班竹马】天机布阵,天机布阵,两呼应,哪许禁锁脱走魔星,横磨宝剑索取你性命。又只见险山绝岭,烟锁雾迷径,惊心动魄,刀光剑影闪不定。(白)白龙太子,今日飞龙岭上乃系你绝命之所,还不献上头来?生:唉吔,又听得夜鬼索人命,拦我马前阻归程。旦:无常施凶性,今夜你命丧於荒岭。生:来将是谁?仔细重认。
3,陌上人如玉 公子世无双 出处及全诗解释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这句词改编自一首诗中的“”君子世无双,陌上人如玉“”。是古风爱好者最初用来形容欧阳明日这一角色的,后来逐渐延用于形容男子温润清雅。陌上人如玉”应是指女子容颜美丽倾城,“君子世无双”是说翩翩公子绝世无双。两句放在一起应该是说两人郎才女貌,天作之和。为天涯网友lyucharle所作。青楼斜影疏,良人如初顾。纤手如玉脂,淡妆胜罗敷。引君入香堂,言词论今古。君心城切切,妾意情楚楚。盟定三生约,共谱月下曲。岂料鸳鸯棒,分飞相思苦。纵有抱柱信,不能容世俗。君子世无双,陌上人如玉。不能同世生,但求同归土。翻译:昔日路上相逢时,美人如玉,公子无双,郎才女貌,青梅竹马,可惜如今却无缘相会,空惹相思.陌上指的是比较高的地方.就是出自这首诗,青楼斜影疏,良人如初顾。纤手如玉脂,淡妆胜罗敷。引君入香堂,言词论今古。君心城切切,妾意情楚楚。盟定三生约,共谱月下曲。岂料鸳鸯棒,分飞相思苦。纵有抱柱信,不能容世俗。公子世无双,陌上人如玉。不能同世生,但求同归土。 这句话,在《倾尽天下盛世繁华》中也出现过——无双公子。扩展资料:同形容男子美貌的诗: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意思是:举杯饮酒时,常常傲视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树临风。饮中八仙歌(节选)-唐代-杜甫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译文:贺知章酒后骑马,晃晃悠悠,如在乘船。他眼睛昏花坠入井中,竟在井底睡着了。汝阳王李琎饮酒三斗以后才去觐见天子。路上碰到装载酒曲的车,酒味引得口水直流,为自己没能封在水味如酒的酒泉郡而遗憾。左相李适为每日之兴起不惜花费万钱,饮酒如长鲸吞吸百川之水。自称举杯豪饮是为了脱略政事,以便让贤。崔宗之是一个潇洒的美少年,举杯饮酒时,常常傲视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树临风。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陌上人如玉[每天背诵一首古诗词]“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出自哪里呢?日常打卡第8天来源不明,据说是一个女子写的。但是是一个很美的诗句,就是指昔日路上相逢时,美人如玉,公子无双,郎才女貌,青梅竹马,可惜如今却无缘相会,空惹相思.陌上指的是比较高的地方.原句应该是君子世无双,陌上人如玉。出自一位女子写的诗。这是形容温润如玉的公子形象。亲,这句是出自“舞文弄墨”的《陌上人如玉》意思是昔日路上相逢时,美人如玉,公子无双,郎才女貌,青梅竹马,可惜如今却无缘相会,空惹相思.原诗是:青楼斜影疏,良人如初顾。纤手如玉脂,淡妆胜罗敷。引君入香堂,言词论今古。君心城切切,妾意情楚楚。盟定三生约,共谱月下曲。岂料鸳鸯棒,分飞相思苦。纵有抱柱信,不能容世俗。君子世无双,陌上人如玉。不能同世生,但求同归土。只知道这是位女子写的诗,具体姓名不详!全诗如下: 青楼斜影疏,良人如初顾。纤手如玉脂,淡妆胜罗敷。引君入香堂,言词论今古。君心城切切,妾意情楚楚。盟定三生约,共谱月下曲。岂料鸳鸯棒,分飞相思苦。纵有抱柱信,不能容世俗。君子世无双,陌上人如玉。不能同世生,但求同归土。 但是有人不喜欢最后这2句,太悲了,所以想改成“但求同归土,又把前缘续”,可是这个存在着太多的前提。
4,兵火有馀烬贫村才数家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谁原创
江行无题一百首(其四十三)
钱珝
兵火有余烬,贫村才数家。
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赏析】
这首诗写战乱刚过后农村的残破荒凉,诗人选择的是破晓时的情景,农家辛苦,总是戴月披星,但现在却是晓渡无人,反衬出军阀混战的罪恶。杜甫《东屯北崦》诗:“空村惟见鸟,落日未逢人”,同样写战乱对农村的破坏,不过选择的是黄昏时的情景。
唐 - 钱起 - 江行无题一百首
【年代】:唐
【作者】:钱起
【题目】:江行无题一百首
【内容】:
倾酒向涟漪,乘流东去时。
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
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
岘山回首望,如别故关人。
浦烟函夜色,冷日转秋旻。
自有沈碑石,清光不照人。
楚岸云空合,楚城人不来。
只今谁善舞,莫恨发阳台。
行背青山郭,吟当白露秋。
风流无屈宋,空咏古荆州。
晚来渔父喜,罾重欲收迟。
恐有长江使,金钱愿赎龟。
去指龙沙路,徒悬象阙心。
夜凉无远梦,不为偶闻砧。
霁云疏有叶,雨浪细无花。
隐放扁舟去,江天自有涯。
好日当秋半,层波动旅肠。
已行千里外,谁与共秋光。
润色非东里,官曹更建章。
宦游难自定,来唤棹船郎。
夜江清未晓,徒惜月光沉。
不是因行乐,堪伤老大心。
翳日多乔木,维舟取束薪。
静听江叟语,俱是厌兵人。
箭漏日初短,汀烟草未衰。
雨馀虽更绿,不是采苹时。
山雨夜来涨,喜鱼跳满江。
岸沙平欲尽,垂蓼入船窗。
渚边新雁下,舟上独凄凉。
俱是南来客,怜君缀一行。
牵路沿江狭,沙崩岸不平。
尽知行处险,谁肯载时轻。
云密连江暗,风斜著物鸣。
一杯真战将,笑尔作愁兵。
柳拂斜开路,篱边数户村。
可能还有意,不掩向江门。
不识桓公渴,徒吟子美诗。
江清唯独看,心外更谁知。
憔悴异灵均,非谗作逐臣。
如逢渔父问,未是独醒人。
水涵秋色静,云带夕阳高。
诗癖非吾病,何妨吮短毫。
登舟非古岸,还似阻西陵。
箕伯无多少,回头讵不能。
帆翅初张处,云鹏怒翼同。
莫愁千里路,自有到来风。
秋云久无雨,江燕社犹飞。
却笑舟中客,今年未得归。
佳节虽逢菊,浮生正似萍。
故山何处望,荒岸小长亭。
行到楚江岸,苍茫人正迷。
只知秦塞远,格磔鹧鸪啼。
月下江流静,村荒人语稀。
鹭鸶虽有伴,仍共影双飞。
斗转月未落,舟行夜已深。
有村知不远,风便数声砧。
棹惊沙鸟迅,飞溅夕阳波。
不顾鱼多处,应防一目罗。
渐觉江天远,难逢故国书。
可能无往事,空食鼎中鱼。
岸草连荒色,村声乐稔年。
晚晴初获稻,闲却采莲船。
滩浅争游鹭,江清易见鱼。
怪来吟未足,秋物欠红蕖。
蛩响依莎草,萤飞透水烟。
夜凉谁咏史,空泊运租船。
睡稳叶舟轻,风微浪不惊。
任君芦苇岸,终夜动秋声。
自念平生意,曾期一郡符。
岂知因谪宦,斑鬓入江湖。
烟渚复烟渚,画屏休画屏。
引愁天末去,数点暮山青。
水天凉夜月,不是惜清光。
好物随人秘,秦淮忆建康。
古来多思客,摇落恨江潭。
今日秋风至,萧疏独沔南。
映竹疑村好,穿芦觉渚幽。
渐安无旷土,姜芋当农收。
秋风动客心,寂寂不成吟。
飞上危樯立,啼乌报好音。
见底高秋水,开怀万里天。
旅吟还有伴,沙柳数枝蝉。
九日自佳节,扁舟无一杯。
曹园旧尊酒,戏马忆高台。
兵火有馀烬,贫村才数家。
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渚禽菱芡足,不向稻粱争。
静宿凉湾月,应无失侣声。
轻云未护霜,树杪橘初黄。
信是知名物,微风过水香。
渺渺望天涯,清涟浸赤霞。
难逢星汉使,乌鹊日乘槎。
土旷深耕少,江平远钓多。
生平皆弃本,金革竟如何。
海月非常物,等闲不可寻。
披沙应有地,浅处定无金。
风晚冷飕飕,芦花已白头。
旧来红叶寺,堪忆玉京秋。
风好来无阵,云闲去有踪。
钓歌无远近,应喜罢艨艟。
吴疆连楚甸,楚俗异吴乡。
漫把尊中物,无人啄蟹筐。
岸绿野烟远,江红斜照微。
撑开小渔艇,应到月明归。
雨馀江始涨,漾漾见流薪。
曾叹河中木,斯言忆古人。
叶舟维夏口,烟野独行时。
不见头陀寺,空怀幼妇碑。
晚泊武昌岸,津亭疏柳风。
数株曾手植,好事忆陶公。
坠露晓犹浓,秋花不易逢。
涉江虽已晚,高树搴芙蓉。
舟航依浦定,星斗满江寒。
若比阴霾日,何妨夜未阑。
近戍离金落,孤岑望火门。
唯将知命意,潇洒向乾坤。
丛菊生堤上,此花长后时。
有人还采掇,何必在春期。
夕景残霞落,秋寒细雨晴。
短缨何用濯,舟在月中行。
堤坏漏江水,地坳成野塘。
晚荷人不折,留取作秋香。
左宦终何路,摅怀亦自宽。
襞笺嘲白鹭,无意喻枭鸾。
楼空人不归,云似去时衣。
黄鹤无心下,长应笑令威。
白帝朝惊浪,浔阳暮映云。
等闲生险易,世路只如君。
橹慢开轻浪,帆虚带白云。
客船虽狭小,容得庾将军。
风雨正甘寝,云霓忽晚晴。
放歌虽自遣,一岁又峥嵘。
静看秋江水,风微浪渐平。
人间驰竞处,尘土自波成。
风劲帆方疾,风回棹却迟。
较量人世事,不校一毫厘。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幽思正迟迟,沙边濯弄时。
自怜非博物,犹未识凫葵。
曾有烟波客,能歌西塞山。
落帆唯待月,一钓紫菱湾。
千顷水纹细,一拳岚影孤。
君山寒树绿,曾过洞庭湖。
光阔重湖水,低斜远雁行。
未曾无兴咏,多谢沈东阳。
晚菊绕江垒,忽如开古屏。
莫言时节过,白日有馀馨。
秋寒鹰隼健,逐雀下云空。
知是江湖阔,无心击塞鸿。
日落长亭晚,山门步障青。
可怜无酒分,处处有旗亭。
江草何多思,冬青尚满洲。
谁能惊鵩鸟,作赋为沙鸥。
远岸无行树,经霜有半红。
停船搜好句,题叶赠江枫。
身世比行舟,无风亦暂休。
敢言终破浪,唯愿稳乘流。
数亩苍苔石,烟蒙鹤卵洲。
定因词客遇,名字始风流。
兴闲停桂楫,路好过松门。
不负佳山水,还开酒一尊。
幽怀念烟水,长恨隔龙沙。
今日滕王阁,分明见落霞。
短楫休敲桂,孤根自驻萍。
自怜非剑气,空向斗牛星。
江流何渺渺,怀古独依依。
渔父非贤者,芦中但有矶。
高浪如银屋,江风一发时。
笔端降太白,才大语终奇。
细竹渔家路,晴阳看结缯。
喜来邀客坐,分与折腰菱。
幸有烟波兴,宁辞笔砚劳。
缘情无怨刺,却似反离骚。
平湖五百里,江水想通波。
不奈扁舟去,其如决计何。
数峰云断处,去岸映高山。
身到韦江日,犹应未得闲。
一湾斜照水,三版顺风船。
未敢相邀约,劳生只自怜。
江雨正霏微,江村晚渡稀。
何曾妨钓艇,更待得鱼归。
沙上独行时,高吟到楚词。
难将垂岸蓼,盈把当江蓠。
新野旧楼名,浔阳胜赏情。
照人长一色,江月共凄清。
愿饮西江水,那吟北渚愁。
莫教留滞迹,远比蔡昭侯。
湖口分江水,东流独有情。
当时好风物,谁伴谢宣城。
浔阳江畔菊,应似古来秋。
为问幽栖客,吟时得酒不。
高峰有佳号,千尺倚寒松。
若使炉烟在,犹应为上公。
万木已清霜,江边村事忙。
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
楚水苦萦回,征帆落又开。
可缘非直路,却有好风来。
远谪岁时晏,暮江风雨寒。
仍愁系舟处,惊梦近长滩
兵火有余烬,贫村才数家。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5,清代八山叠翠诗谁知
“八山叠翠诗”是宝塔诗的一种类型。所谓“八山叠翠”,是指诗中有八个“山”字堆叠起来,句式参差,犹如一座山峰,竖立八行,行行有山,高低四层,层层亦有山,亦谐亦庄,甚是有趣。清代龚炜《巢林笔谈》载评,“高低写作四层,垒成山形”,“索转成文,清新可诵”,“巧制也”。 溯其本源,真正以“山”入题的宝塔诗始见于唐代令狐楚《山》,首句为单字,其后每两句递增一字,自上而下顺读即可。 山 耸峻 回环 沧海上 白云间 商者深寻 谢公远攀 山岩泉滴滴 幽谷鸟关关 对岛西连陇塞 猿声南彻荆蛮 世人只向簪裾老 芳草空馀麋鹿闲 至明代嘉靖年间,昆山人邬景合开创“八山叠翠诗”这一体式,此后数百年间多有文人墨客为之,但真正传诸后世的仅有寥寥几首。据史料记载,邬景合是一怪才,资貌平平,但却满腹经纶,因而被皇太后相中,以永福公主许之,于是他平步青云,成了嘉靖皇帝的妹夫,官拜驸马都尉。后于清馥殿在直诸臣俱行祝厘礼,因他不俟礼成而出,且放浪狂言,嘉靖帝怒之,削职归原籍。隆庆二年复官。卒赠少保,谥荣简。逝者如斯,盈虚如彼,如今能让我们聊以凭吊的就只有他倾心所作的两首叠翠诗了。“八山叠翠诗”是邬景和游览苏州半山寺之时,目睹山之秀美、寺之雄奇、景之清幽之后,诗兴蓬发而创。此诗形状如山,读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第一二行连读,然后从第三行开始,每行拿出一半,向右盘旋而下,读至末行再向左,再盘旋而上,即成一首完整的七言律诗,而且中间两联对仗工整。 原诗:《八山叠翠诗.游写苏州半山寺》 山山 远隔 山光半山 映百心塘 山峰千乐归山 里四三忘已世 山近苏城楼阁拥山 堂庙旧题村苑阆疑 竹禅塔留庄作画实 丝新醉侑歌渔浪沧 诗解: 山山远隔半山塘,心乐归山世已忘。 楼阁拥山疑阆苑,村庄作画实沧浪。 渔歌侑醉新丝竹,禅塔留题旧庙堂。 山近苏城三四里,山峰千百映山光。 此诗或写做前尖式,读法与上相同。见下: 山疑实沧 山世拥阆画浪 山塘归已阁苑作渔 山隔半心乐忘楼村庄歌 山远光百千三城题留侑 山映峰四苏旧榻醉 山里近庙禅新 山堂竹丝 后来邬景和游览苏州吴县洞庭包山灵光寺时又写了一首变体山形“叠翠诗”,题为《包山叠翠诗--游西山灵光寺》。 山山 灵异 山邻有山 择后四神 山前山季游山 遍访都春是尽 山外野山山色映山 人至慕山山眼照山 乐因是归光如镜镜 真寻俗世贪不身随 此诗以九个山字在外,五个山字在内,暗隐“包”字。读法同《八山叠翠诗.游写苏州半山寺》,读诗的“路径”迂回曲折,沿其吟读走向,大抵为一“亚”字状。 诗解: 山山灵异有山神,四季游山尽是春。 山色映山山照眼,山光如镜镜随身。 不贪世俗寻真乐,因是归山慕至人。 山外野山都访遍,山前山后择山邻。 由于此诗形制特殊,写之较为难能,故自明朝以降,所见作品不多。我长期以来搜集到的仅有十数首,仔细研究后发现其中竟多有抄袭之作,现摘录三首,聊博一笑。 第一首是清朝王尔烈所作: 山 角下 山八青山 天到路角 山远我弯高山 天说都响水流 山间人人潺潺深山 此宿夜行般千语鸟 多艰险晓叫叫得行 涉跋途长难里万人 诗解: 山下青山路角弯,高山流水响潺潺。 深山百鸟千般叫,叫得行人万里难。 长途跋涉多艰险,晓行夜宿此山间。 人人都说天山远,我到天山八角山。 第二首清代某诗人写的《游霍山》,原诗如下: 山山 外霍 山青是山 路曲讲名 山青弯我好山 流水响说道东 山深潺潺人人关三 百鸟声声为夜半定 行上路叫俗客湖江 人万里难劝君莫作 诗解: 山外青山路曲弯,青山流水响潺潺。 深山百鸟声声叫,路上行人万里难。 劝君莫作江湖客,俗为夜半定三关。 人人说道东山好,我讲名山是霍山。 (注:霍山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山(五岳五镇)之一。古时华夏名山有五岳、五镇,五岳为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镇为东镇沂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无闾山、中镇霍山。“中镇霍山于霍州”,名排五镇之首。) 第三首见于江西宜黄县二都石巩寺石壁和浙江东康县一座名山上的一块诗碑。除所述山名不同,余皆一致。石巩寺壁上题为《铁牛山》诗,抄录于下: 山 牛下 山铁青山 狮到曲路 山好我弯高山 狮说尽响水流 山关人人潺潺深山 守神有夜呀呀鸟百 亏心事半叫路上行 做莫人为难分十人 此诗读为: 山下青山路曲弯,高山流水响潺潺。 深山百鸟呀呀叫,路上行人十分难。 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有神守山关。 人人尽说狮山好,我到狮山铁牛山。 从以上三首可以看出三者皆为因袭而来,由于成诗年代久远,所出不详,故也无法判断究竟谁是第一作者了。 “八山叠翠诗”并非仅限于写山,写别的题材也可以。近代有人就写过“八柳叠翠诗”和“八梅叠翠诗”等,这里就不赘述了。(完) 附:拙作《八叶叠翠诗》和《包叶叠翠诗》录于下,谨供诸君雅赏: 一、《八叶叠翠诗》 叶叶 盈柯 叶春翠叶 万香琼新 叶底寻棱玉叶 贺相遥尘纤扰 叶投紫电清风生叶 颦游凤驭美妒云流 液筠心早酒催辰旭 吮龙涵微露月亲日 诗解: 叶叶盈柯翠叶新,琼棱玉叶扰纤尘。 清风生叶流云妒,美酒催辰旭日亲。 月露微涵龙吮液,筠心早驭凤游颦。 叶投紫电遥相贺,叶底寻香万叶春。 二、《包叶叠翠诗》 叶叶 含娇 叶情万叶 落惜香菁 叶舞叶温秀叶 烬兰积鸣筝玉 叶犹抱叶叶怀春叶 英华润叶叶笑怀叶 色欢肠入隐秋鸿鸿 冷逐风临酒卮声隐 诗解: 叶叶含娇万叶菁,香温秀叶玉筝鸣。 叶怀春叶叶怀笑,叶隐秋鸿鸿隐声。 绿韵临风挥暖色,欢肠入叶润华英。 叶犹抱叶堆兰烬,叶舞叶飞传叶情。山山远隔山光半山映百心塘山峰千乐归山里四三忘已世山近苏城楼阁拥山堂庙旧题村苑阆疑竹禅榻留庄作画实丝新醉侑歌渔浪沧读法:山山远隔半山塘,心乐归山世已忘。楼阁拥山疑阆苑,村庄作画实浪沧。……一三五七行的首尾二字相同,一二三层各两行,第四层有四行,第一层每行二字,下面每层增加二字。有两种读法。一种是第一层顺着读,第三行开始由中间劈开,从第三字开始往右念,然后接第四行往左念,至中间接下一行的中间字往右念,如此一右一左的念下去,再由最后一行往上念,一直到第三行的中间。另一种读法是由第一层的第二字开始,接第二行的第二字,下面方法同上,最后往上到第三行的中间,再接第二行的第一字和第一行的第一字。 “八×叠翠诗”是倒数三四句的中心分别多出两个×字,故名。共分四层,一二三层各两行,第四层有四行,第一层每行二字,下面每层增加二字。 八大山诗:是叠翠诗的改装,形状像飞雁体。八行,每行开头为同字。 读诗的“路径”迂回曲折,犹如从山颠沿径下行,继而又在另一侧攀援而上。清代龚炜《巢林笔谈》载,明嘉靖昆山邬景和写有一首《八山叠翠诗——游写苏州半山寺》,“高低写作四层,垒成山形”。《八山叠翠诗——游写苏州半山寺》因描写的是半山寺,故以八个山字嵌在半腰。八山叠翠诗http://article.hongxiu.com/a/2006-3-2/1122338.shtml
文章TAG:
郭凤女 朋友 结婚 宋词 郭凤女一首香君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