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款待兄弟们,那么一定要让兄弟们喝好才是根本目的,那么在当时什么酒能达到这个目的呢。都是当年拥戴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功臣,是大宋中央军事力量的高级将领,林冲是雪夜上的梁山,遇见杨志也应当是冬季,但戴的笠儿却与武松相似,”这里我们看到的“酒绿”或者是“绿酒”,完全是诗人词人酒人对美酒的衷心赞美,绝无贬低之意。

1、成语“灯红酒绿”中的“酒绿”是什么意思?指的是哪一种酒?

灯红酒绿,本意为:灯光酒色,红绿相映,令人目眩神迷。形容奢侈腐化的糜烂生活,此成语最早见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十二只船统通可以望见,灯红酒绿,甚是好看。”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3回:“(王生)侧着头想了一会道:`灯红酒绿’好么?”也作“酒绿灯红”,单独形容“酒绿”,见于古人诗词歌赋:最脍炙人口的就是白居易的那首五言绝句《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晋代陶渊明:“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唐代杜甫:“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北宋晏殊:“劝君绿酒金杯,莫嫌丝管声催,”明代王稚登:“红颜薄命空流水,绿酒多情似故人。”清末王迥《酒趣》:“白玉瓶装绿液浆,好酒应留与人尝,几藏杨林终自饮,犹对空瓶嗅酒香。”这里我们看到的“酒绿”或者是“绿酒”,完全是诗人词人酒人对美酒的衷心赞美,绝无贬低之意,

我见过绿酒,那已是40多年前的往事了。刚参加工作不久,到师傅家做客,席间师傅拿酒款待,倒在杯中一看,哇,绿色!晶莹剔透,四杯一碰,一饮而尽,杯壁挂着薄薄一层淡绿,长那么大头一次看到绿色的酒,终生不忘《竹叶青》。竹叶青酒同产于山西杏花村汾酒厂,单独加入竹叶浸泡,以汾酒做底酒,配以10多种名贵中药材,加入白砂糖冰糖浸泡,

2、《水浒传》中总出现“毡笠儿”“角酒”等,到底是什么意思?

《水浒传》中的“毡笠儿”说的是一种用兽毛或者丝织品制成的帽子,状如斗笠。“角酒”不是一种酒,这两个字要分开讲,“角”是一种量器,打酒用的,类似现在的酒提子。《水浒传》中确实多次出现这两样东西,那么,它们到底怎么个用具呢?林冲风雪山神庙戴着毡笠儿却说林教头在沧州充军时,与曾经被他搭救过的李小二相识,这天,李小二告诉他,店里来了两个“东京尴尬人”,与沧州牢城管营、差拨一起喝酒。

林冲问了东京来的两人状貌,便马上判断出是陆谦和富安到了,于是,便身怀利器,四处寻找,准备杀这两个贼子。林冲寻了三五日没有寻到,恰巧管营差拨让林冲去守大军草料场,这天,林冲到天王堂交割,原来的看管是一个老军,他告诉林冲二里路外有市井。办完交割,林冲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鎗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

”前往市井买酒。这天,正逢大雪,林冲从市井回来时,发现草料场的住处被大雪压塌了,没办法,林冲只好去山神庙躲避风雪,暂时忍耐一晚。进了山神庙,林冲:“林冲把鎗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儿放在供桌上”,这两处写到“毡笠儿”的情节,可知这顶帽子有点像斗笠,与类似于斗篷的白布衫一并使用,戴在头上既保暖又防风雪,是一件冬天的用具。

林冲杀了陆谦、富安和管营差拨,逃到了柴进庄上,柴进便写了一封推荐信,让林冲去投奔梁山,林冲于是“系了腰刀,戴上红缨毡笠,背上包裹,提了衮刀,相辞柴进,拜别了便行。”这回的毡笠儿又有不同,顶上缀着红缨,《水浒传》中的“毡笠儿”与赵匡胤有关书中还有几处写到“毡笠儿”的,其中,卢俊义按照吴用算命的指点,前往东岳庙烧香,出发前:“卢俊义来到店房内,倚了棍棒,挂了毡笠儿”。

这回书之后,便是“放冷箭燕青救主,劫法场石秀跳楼”,又写到毡笠儿,书中是这样描述的:“燕青赶上,把后面带毡笠儿的后心一拳,扑地打倒”,这段故事大约发生在晁盖攻打曾头市之后不久,大约是初夏时节。因而,“毡笠儿”大概又可以做遮阳帽用,所以,从《水浒传》中的“毡笠儿”是一种类似斗笠的帽子,冬天用毡制成,夏季遮阳,制作的材料就应当是比较薄的纺织品了。


文章TAG:中酒  中酒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