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份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把一些国有资产合法变为私人的
你好!促进产权民营化,产权多元化如有疑问,请追问。
也可以说是朝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迈进吧引进股份制也突出强调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减少了发生一个企业一个人、一家说了算,更多的时候我们在行使权力的同时承担着相应的义务

股份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公有制企业搞股份制改造有什么意义

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途径。通过股份制改造,国有企业不仅注入大量资金,还可以加快企业制度的创新和经营机制的转换,增强国有企业的生机和活力。一、股份制改造的意义1.股份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目前,我国以国有企业为主改建的股份制企业达9200家左右,股票上市企业达700家,股份制企业的效益要好于一般的国有企业。如在沪深上市股份制企业,1997年上半年700家上市公司中亏损的达38家,占上市公司的5.4%,远低于国有企业亏损的平均水平。 就企业规模而言,1996年全国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34493亿元,其中国有企业为22141亿元,可统计的2200家股份制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为2092亿元,分别占全国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的5.86%和9.16%。由此可见,股份制经济的生产实力在国民经济中已占相当大的比例。 就企业效益而言,1996年国有工业企业生产品平均销售利润为456万元/户,而可统计的2200家股份制企业平均销售利润为1836万元/户。2.推行股份制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 股份制可以向原有股东配售股,也可争取额度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还可以发行B股或到境外上市。在较短时间内迅速筹集大量资金,加速企业的发展。截止到1997年8月底我国上市公司通过境内外证券市场筹集到资金共计人民币2560亿元,这些资本的注入,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参与市场竞争打下了基础。3.实行股份制改造,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股份制改革以后,国家所有者转化为公司股东,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由行政隶属关系变为股东关系,对企业只有间接管理权,弱化了行政干预。同时企业具有了独立产权并负起盈亏责任,由行政主体向市场主体转变。股份制改革后,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初步开成了一套比较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体系,为企业实行科学管理和监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分散化,为企业形成了来自内外两方面的约束,促使企业对内加强科学管理,对外主动开拓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的盲目性,克服了短期的行为。4.推行股份制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推行股份制改革,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价值形态,避免了国有资产流失。国有企业净资产作价入股,投入或出售给股份制企业取得分红和股利,从而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同时,股份制企业的“同股同权,利益共享,风险均沾”的分配原则,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保障。 推行股份制改革,理顺了企业和国家的利润分配关系,有利于企业提高积累能力。股份制企业实行的利润按分配程序先缴所得税,再提公积金、公益金,最后分红。企业实现的利润多了,国家收缴的所得税就多,企业的积累也增多,这样就为企业下一步更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股份制是与高度社会化生产力和发达的商品经济相联系的经济组织形式,完善的法律法规是股份制产生和有效运行的内在要求。严格地说,国企股份制改造试点和证券市场和建立,是在法规很不健全的情况下进行的,因而在涉及到产权界定、股权收益和千百万投资者利益的问题上出现了无章可循、各行其是的状况,因此应当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以利于股份制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
我不知道答案是什么,但是我感觉,公有制企业受计划经济影响,长期傻大粗笨,发展缓慢。股份制改造有利于调动企业积极性,职工参股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就好像是土地承包责任制,国家的工作重点放到了宏观调控上,不直接领导企业,企业自负盈亏。 但是,如果监管不力,就会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公有制企业搞股份制改造有什么意义

3,股份制改造有何好处

股份制改革一般是指国有企业的改革,通过股份制的方式让国有企业与其他性质的企业进行合资或合营,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在各方面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积极争取发行股票上市以获取大批募股资金,谋求企业的更大发展。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来看,股份制经济发展已相当成熟。及时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进行企业股份制改造将会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于“公有制”与“私有制”之间的“股份制”的特点是:第一,股份公司的产生,严格意义上的“私有制”已经不复存在。因为在股份公司里,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已完全分离,任何一个作为财产所有者的股东都只可以转让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股权,但不能支配整个公司的财产。作为私有制要素的个人财产经营权在股份公司中已经不存在,因此股份公司已经不是纯私有性企业。第二,股份制与公有制的财产经营权非常相似,都是由所有者赋予权力的代理人来经营支配。但二者又不完全相同,基于股份制的所有者选择权和监督权是自主而积极的,不像基于公有制的所有者选择和监督权是流于形式的;公有制强调财产的公有性质,股份制则不重视财产的公私性质,它不管财产属于谁,因此可以转让。 股份制是对传统私有制的否定,也是对传统公有制的否定。就其对私有制的否定而言,是因为私有化的个别资本不适应社会化生产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发展的要求,因此要用集体的联合的社会资本来代替私有化的单个资本,使资本具有规模效益。股份制克服了私有制条件下单个资本独自经营的局限性,同时又保留了资本的私人占有的优点,它使资本的社会化组织形式与资本的私人占有制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生产力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股份制在私有制制度中的出现,一开始就扬弃了严格的私有制。股份制是作为筹集社会资本的手段而出现的,在它的低级阶段,股份公司通过筹集资金的社会化活动和它的集体运作,已经扬弃了纯粹的私有制。在股份公司的高级阶段,出现了股份集团公司,它是以股东、职工、管理者为中心的共同体,股份集团公司的财产在所有权和运作上已经不是私有制,而是具有社会共有的性质。就其对公有制的否定而言,是因为公有制资本不代表自私自利者的生产关系,从而缺乏创造性动机,因此要用本质上属于私人所有的联合资本来取代公有资本,使资本具有动机效应。 与其说股份制是对传统公有制和传统私有制的“瓦解”,倒不如说它“融合”了二者的优点。股份公司资本是联合起来的单个资本,这种单个资本是带着自私自利的出资人对其命运的真正关心而进入资本联合体的。正是由于这种机制,所以股份制的联合资本不仅在规模上与公有制的公有资本具有同等的社会力量,而且它比公有资本更能发挥作用,更能创造效益。 在股份制社会中,单个资本进入联合资本的大家庭,可她真正的“恋人”(股东)却在这个“家庭”(联合资本)之外。这正如在现代社会里,有的婚外恋成为家庭稳定的因素之一而给家庭活力带来奇特效应一样,投资者对他的资本爱得死去活来,这正是他的“资本恋人”能在联合资本大家庭里与其他资本元素拥抱成一个“巨人”而发挥神奇效应的真正原因。股份资本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就是由资本关系中的这种“恋爱机制”带来的。 一个股份制企业的庞大资产属于私人所有,它多少不一地、客观地、真实地分属于每个股民。但这些资本在生产和经营中却是凝聚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发挥它的作用。因此可以说股份制是静态上的“私有制”和动态上的“公有制”,私有制和公有制的优点在股份制经济中得到了有机的结合。股份制社会中的私人占有关系满足了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自私自利本性,而私人资本在股份公司中的公有化运作则满足了生产力中另两个要素——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社会化需要,因此股份制社会极其高明地解决了生产力中“人”与“物”两大要素之间“私”与“公”的矛盾,而其自身已形成一个相对完美的社会形态

股份制改造有何好处


文章TAG:黄鹤楼  酒厂  股份  股份制  黄鹤楼酒厂股份制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