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张桂凤傅全香劝婚,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戏剧mp3格式的
来源:整理 编辑:美酒知识 2023-06-26 11:06:24
本文目录一览
1,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戏剧mp3格式的
来选答案把 我有名老艺术家串演的《梁祝》全场音频--------------第一场 别亲 祝英台-袁雪芬 银心-吕瑞英 祝公远-张桂凤】第二场 草桥结拜祝英台-傅全香 梁山伯-范瑞娟 银心-楼孝佩 四九-筱春芳】第三场—托媒祝英台-袁雪芬 梁山伯-范瑞娟】第四场-十八相送祝英台-王文娟 梁山伯-徐玉兰】第五场-思祝梁山伯-竺水招】第六场-回十八梁山伯-尹桂芳】第七场-劝婚、访祝祝英台-筱水招 梁山伯-竺水招】第八场-楼台会祝英台-戚雅仙 梁山伯-毕春芳】第九场送兄祝英台-袁雪芬】第十场-山伯临终梁山伯-范瑞娟】第十一场-吊孝哭灵祝英台-戚雅仙 银心-毛凤珠】第十二场-逼嫁祝英台-傅全香 祝公远-张桂凤】第十三场-祷墓化蝶祝英台-张云霞 银心-张晓虹

2,很感人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请明知者告知谢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东晋永和年间,在风景秀丽的善卷山南,有一个祝家庄。庄里有一户殷实富户,人称祝员外。祝家族规,财产传男不传女。因祝员外没有儿子,为继承家产,祝员外将女儿英台自小男装打扮。英台才貌双绝、聪颖好学。到了读书年龄,祝员外便把英台送到附近的碧鲜庵读书。在碧鲜庵读书时,有一位同学叫做梁山伯,家住善卷山北西去五里的梁家庄,两人一见如故,意气相投,引为知己,遂于善卷后洞的草桥结义金兰,兄弟共勉,相互提携。 英台与山伯在碧鲜庵同窗三载,期间曾同往齐鲁谒拜孔圣,又同到东吴游学。两人日则同食,夜则同眠,诗文唱和,形影相随。山伯不仅才高学富,而且为人忠厚正直,深得祝英台的爱慕。然而,三年之中,英台始终衣不解带,山伯虽屡起疑惑,但均被英台支吾过去。山伯始终不知英台为女子。 三年的同窗生活,梁祝情深意笃,祝英台对梁山伯产生了爱意。三年后,梁山伯要继续去余杭游学,而祝父因英台年届及笄,不许英台前往。二人依依不舍,互赠信物。山伯赠与英台古琴长剑,英台回赠山伯镏金折扇,亲书“碧鲜”二字。在山伯去杭城时,英台相送十八里,途中英台多次借物抒怀,暗示爱慕之情。但忠厚淳朴的山伯浑然不觉,不解其意。临别时,英台又假言做媒以家中九妹许于梁山伯,并约定时日,请山伯来祝家相访求婚。 英台学成回家后,岂料其父母已将英台许配邑西鲸塘马氏。山伯从余杭游学回来,到祝家造访,英台红妆翠袖,罗扇遮面,前来相见,山伯方知其为女子。当得知英台已聘马氏后,柔肠寸断,悲痛至极。两人临别立下誓言:“生不能成婚,死也要成双。” 梁祝泪别后,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卒葬村西胡桥。英台闻讯悲痛欲绝,决意以身殉情。出阁当日,坚持要经胡桥祭奠。轿至胡桥山伯墓时,英台上前祭吊,恸哭撞碑,突然狂风大作,天空混沌,飞沙走石,地忽裂丈余,英台堕入其中。风停雨过后,彩虹高悬,有二只硕大的蝴蝶,蹁跹起舞,传为梁祝两人之精灵所化,黑者即祝英台,黄者即梁山伯,情侣依依,形影不离,比翼双飞于天地之间。
3,梁祝的爱情故事
这是我在网页上收到的!和楼下的仁兄一样.具体的还有好多,你可以下载电影看看,我不爱看这些的.梁祝的音乐蛮好听的,我喜欢!千古爱情传奇—梁祝故事西晋时,汝南郡南30公里梁庄有一青年叫梁山伯,遵父母之命到红罗山书院求学,路过一个叫曹桥的地方,就在路边的亭子里休息。 离梁庄东十八里有个朱庄,庄上朱员外家有一女儿叫朱英台,十分聪明,一心求学,说服了父母,女扮男装,化名朱九弟,也前往红罗山书院求学。二人相遇在曹桥亭,互问了家乡、年庚,结拜 为弟兄,同赴红罗山书院求学。 红罗山学校四面环水,景色宜人,一次,梁山伯、朱英台和同学们一块玩耍,用石头砸水中嬉戏的鸳鸯。朱英台在扔石头的时候腰闪了一下,同学叫道:“朱九弟象女人一样”。朱英台顿时满脸飞红。 师娘心细,发现了英台的女儿身,就在梁山伯与朱英台的床中间立了块界牌。梁山伯生性憨厚,不知其意,同窗三载也没想到朱九弟是个女的。 英台回家看母,山伯相送十八里。一路上英台作了许多比喻,梁山伯仍是不解其意。最后,朱英台说家中九妹尚未婚嫁,想说与山伯,山伯答应了。来到朱家,英台让山伯在客厅等候,说让九妹出来献茶。 英台换上女儿服装端着茶走了出来。梁山伯诧异地说:“你不是朱九弟吗?”英台说:“九弟即九妹,九妹即九弟”,二人遂私约终身。 北马庄有一秀才马文才,姥娘家是朱庄的,朱员外有心为女儿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成亲,就托马文才的姥娘说媒,许英台于马家,英台无奈,违心应允。 山伯如约前来议婚,英台泪告已晚。山伯气得当场吐血,归家后一病身亡。家人遵嘱将其埋在马乡官路的西沿,碑刻梁、朱姓名,黑红两色。 马文才迎娶朱英台,花轿至马乡村后,突起旋风挡路,朱英台下轿哭祭山伯,墓忽然裂开,英台扑入墓中,墓随即合上。从墓中飞金黄、雪白两只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西晋时,汝南郡南30公里梁庄有一青年叫梁山伯,遵父母之命到红罗山书院求学,路过一个叫曹桥的地方,就在路边的亭子里休息。 离梁庄东十八里有个朱庄,庄上朱员外家有一女儿叫朱英台,十分聪明,一心求学,说服了父母,女扮男装,化名朱九弟,也前往红罗山书院求学。二人相遇在曹桥亭,互问了家乡、年庚,结拜 为弟兄,同赴红罗山书院求学。 红罗山学校四面环水,景色宜人,一次,梁山伯、朱英台和同学们一块玩耍,用石头砸水中嬉戏的鸳鸯。朱英台在扔石头的时候腰闪了一下,同学叫道:“朱九弟象女人一样”。朱英台顿时满脸飞红。 师娘心细,发现了英台的女儿身,就在梁山伯与朱英台的床中间立了块界牌。梁山伯生性憨厚,不知其意,同窗三载也没想到朱九弟是个女的。 英台回家看母,山伯相送十八里。一路上英台作了许多比喻,梁山伯仍是不解其意。最后,朱英台说家中九妹尚未婚嫁,想说与山伯,山伯答应了。来到朱家,英台让山伯在客厅等候,说让九妹出来献茶。 英台换上女儿服装端着茶走了出来。梁山伯诧异地说:“你不是朱九弟吗?”英台说:“九弟即九妹,九妹即九弟”,二人遂私约终身。 北马庄有一秀才马文才,姥娘家是朱庄的,朱员外有心为女儿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成亲,就托马文才的姥娘说媒,许英台于马家,英台无奈,违心应允。 山伯如约前来议婚,英台泪告已晚。山伯气得当场吐血,归家后一病身亡。家人遵嘱将其埋在马乡官路的西沿,碑刻梁、朱姓名,黑红两色。 马文才迎娶朱英台,花轿至马乡村后,突起旋风挡路,朱英台下轿哭祭山伯,墓忽然裂开,英台扑入墓中,墓随即合上。从墓中飞金黄、雪白两只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你想知道什么,是他们的爱情故事还是什么,他们的爱情故事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啊,如果不是,那你要说清楚啊,你不说清楚别人怎么样来回答你啊!
4,越剧血手印花园相会的台词
这个不好找,我到有500G戏曲资料免费下载的学知网找了也没有。www.downknow.com 庵堂拒子、认子(戚雅仙、毕春芳) 庵堂认子(傅全香、陆锦花) 傲雷一兰 白蛇传 拜月亭(尹桂芳、李金凤) 棒打薄情郎 北地王 碧玉簪(张丽琳、曹银娣) 彩楼记(陆锦花、金彩风) 长乐宫 沉香扇 陈琳与寇承御 春草闯堂 春香传 打金枝 大观园 电声神话越剧《柳毅传书》 竺小招、舒锦霞 关汉卿 汉宫怨 汉文皇后(金采凤、赵志刚) 杭越二团 新白蛇传 何英《昭君出塞》 红楼梦(徐王60舞台版) 红楼梦(尹桂芳、李金凤) 蝴蝶梦(钱王电视剧) 蝴蝶梦[上越舞台版:郑国凤、王志萍] 江姐(芳华版) 金山战鼓(金采风张桂凤吴小楼) 救风尘 救风尘( 陆锦花、戚雅仙) 孔雀东南飞 浪子成龙 狸猫换太子 李翠英(张云霞)82年 李娃传(傅全香、范瑞娟舞台版) 梁祝(范瑞娟、傅全香) 梁祝(章瑞虹、陈颖) 流花溪(谢群英……) 陆文龙(赵志刚、孙智君、史济华) 梅花魂(袁雪芬) 孟丽君 穆桂英 穆桂英大战洪州(吕瑞英、陈少春) 盘夫索夫 盘妻索妻 劈山救母(范瑞娟、傅全香、张桂凤、吕瑞英) 琵琶记(戚雅仙、毕春芳、陈金莲、潘笑笑) 56年) 七世夫妻 秦香莲 青云梦 情探(傅全香、陆锦花) 晴雯之死 屈原(尹桂芳、戚雅仙) 三弟审兄 三家福 双推磨(傅全香、陆锦花) 双玉蝉(何英、江瑶、陈辉玲) 唐知县审诰命 天为谁春 王老虎抢亲(戚雅仙、毕春芳、陈金莲 82) 王十朋(芳华) 王志萍、陈娜君《春香传》全剧 五女拜寿[电影版] 西厢记 西园记(徐玉兰、王文娟) 祥林嫂[电影版:袁雪芬] 小忽雷 新版陆游与唐婉[茅威涛&陈辉玲] 信陵君 一枝梅(全剧录音) 义救孤儿记(芳华1954年) 游龙充凤 玉鹅恋 玉蜻蜓 张羽煮海 珍珠塔 珍珠塔(陆锦花、吕瑞英、金艳芳) 真假太子 织锦记(傅全香、陈少春) 忠魂曲 祝福(戚雅仙) 状元打更 紫玉钗 最新资料王千金:未婚夫妻初相逢,有话不知诉何从,只见他一身 穿戴是我送,我心中暗喜脸发红林招得:未婚夫妻巧初相逢,有话不知诉何从,一阵春风做月老,我此身犹如在梦中丫鬟雪春:一个儿,七分欢喜三分窘,一个儿,情在默默无言中,小姐呀,你常为婚事心悲痛,今日里正可相对诉苦衷,姑爷呀,小姐不嫌你贫穷,今日里何不相对诉苦衷林招得:小姐呀,我只道自古荒田稗草生,父女都是势利人,那天雪春送衣来,方知小姐一片心啊王千金:幼年两家早联姻,我千金原是你林家人,送衣做袜是分内事,相公你何必挂在心林招得:不谈联姻倒还罢,提起婚事我怒气生,当年林家门第富,你父自愿结成亲,自从我父身亡故,又遭大火烧家门,母子茅屋暂栖身,家贫挑水过光阴,那一日天汉桥边翁婿会,路上行人都谈论,说什么天不平地不平,半天落雨半天晴,女婿街坊挑水卖,岳父骑马来游春,他回家招来我娘亲,逼写退书要赖婚,白纸黑字盖手印,从此两家就断了亲王千金:老父前厅赖了婚,后堂劝我攀高亲,我咬紧银牙不做声,将婚书撕得碎纷纷,此地不能长谈论,有人撞击是非生,我心头之话都讲明,你回家禀告老娘亲,就说你妻王千金,不是欺贫爱富人,林郎啊,挑水生涯苦万分,你文弱书生难担承,我有心赠你金和银,此时不便上楼行,你今夜三更到园门,我三百两黄金交雪春,拍手为号门前等,怕夜半月黑认不清,这支金钗做凭证。 林招得:小姐抬爱深感恩,三百两黄金我不敢领。 王千金:有了金,有了银,你安心勤读过光阴。一旦荣归得功名,那时再提旧时婚。扎彩花轿到门庭,高头马上骑郎君。吹吹打打上大厅,不怕老父不答应。林招得:我只道自古荒田稗草生,父女都是势利人。那天雪春送衣来,方知小姐一片心。 王千金:幼年两家早联姻,我千金原是你林家人。送衣做鞋是分内事,相公你何必挂在心? 林招得:不谈联姻倒还罢,提起婚事我怒气生。当年林家门第富,你父自愿结成亲。自从我父身亡故,又遭大火烧家门。母子茅屋暂栖身,家贫挑水过光阴。那一日天汉桥边翁婿会,路上行人都谈论。说什么天不平地不平,半天落雨半天晴。女婿街坊挑水卖,岳父骑马来游春。他回家召来我娘亲,逼写退书要赖婚。白纸黑字盖手印,从此两家就断了亲。 王千金:老父前庭赖了婚,后堂劝我攀高亲。我咬紧银牙不做声,将婚书撕得碎纷纷。 王千金:此地不能长谈论,有人撞见是非生。我心头之话都讲明,你回家禀告老娘亲。就说你妻王千金,不是欺贫爱富人。林郎呀!挑水生涯苦万分,你文弱书生难担承。我有心赠你金和银,此时不便上楼行。你今夜三更到园门,我三百两黄金交雪春。拍手为号门前等,怕夜半月黑认不清,这支金钗做凭证。 林招得:小姐抬爱深感恩,三百两黄金我不敢领。 王千金:有了金,有了银,你安心勤读过光阴。一旦荣归得功名,那时再提旧时婚。扎彩花轿到门庭,高头大马骑郎君。吹吹打打上大厅,不怕老父不答应。
5,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历史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已久,事见《梁山伯宝卷》、《华山畿》乐府及《访友记》、《同窗记》传奇,又名《双蝴蝶》,诸多的戏曲剧种都搬演过这一经典的爱情名剧,其中以越剧的《梁祝》和川剧的《柳荫记》最为知名,京剧也有不同的版本在不同的时期推出:如建国初期沈阳京剧院秦友梅等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京剧大师程砚秋整理的《英台抗婚》、叶少兰和杜近芳据川剧移植的《柳荫记》以及近年来迟小秋和朱强创排的新版《梁祝》等。
该剧的大意是:东晋时,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川剧为尼山)求学,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兄弟并同窗三载。后,祝英台归家,行前托媒师母许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许。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时,祝父公远已将女许婚马太守之子马文才。梁祝二人楼台相会,之后,梁山伯抱病归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时,花轿绕道至梁山伯坟前祭奠,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舞。
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个人,笔者曾看到过有资料这样记载: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两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侠女,劫富济贫,曾三去马太守家盗银,最后中马之子马文才埋伏死于乱刀之下。百姓将其厚葬并在坟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侠之墓”,背面详记其事。年久,该碑下沉于地下。梁为浙江宁波府银县县官,清正廉洁,中年丧妻,无子,死后入葬时刨出祝之墓碑,众惋惜之余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为梁择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为梁,红者为祝……从此敷衍出动人的传说。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因电影版的广泛传播而成为这一题材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名剧。
袁雪芬与范瑞娟初演《梁祝哀史》的时间是1945年,1951年,华东越剧实验剧团重排该剧,增尾“化蝶”,剧本由袁雪芬、范瑞娟口述,徐进等执笔,黄沙导演,陈捷、薛岩音乐整理,幸熙、苏石风布景设计。范瑞娟饰梁山伯、傅全香饰祝英台、张桂凤饰祝公远、吕瑞英饰银心、魏小云饰四九、金艳芳饰师母。该剧于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剧本奖、演出一等奖、音乐作曲奖、舞美设计奖,主演范瑞娟和傅全香获演员一等奖、张桂凤获演员二等奖、吕瑞英获演员三等奖。1953年,该剧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成第一部国产彩色戏曲艺术片,由徐进、桑弧编剧,桑弧、黄沙导演,袁雪芬和范瑞娟主演。
川剧《柳荫记》也1952年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的演出,荣获剧本奖,陈书舫获演员一等奖,袁玉昆和刘成基获演员二等奖。
京剧关于梁祝的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以马彦祥根据川剧移植的《柳荫记》和程砚秋晚年的名作《英台抗婚》流传最广。
《柳荫记》由王瑶卿设计唱腔,杜近芳、叶盛兰在1953年首演。全剧分10场,重要场次有“英台别家”、“柳荫结拜”、“书馆谈心”、“山伯送行”、“英台思兄”、“祝庄访友”、“祭坟化蝶”。此剧最大的特色在唱词方面,典雅华丽,优美隽永,许多语句打破京剧传统的七字、十字句,给人以清新脱俗的艺术美感,同时在唱腔设计上很是精致,无论是曲调的选择,还是板式的变换,即保持了传统韵味,又出新求变。被公认为是建国初期戏曲推陈出新的代表作。
1954年,京剧大师程砚秋参考其它剧种的相关剧目编演了一部不朽的程派名剧《英台抗婚》,此剧是程砚秋解放后编演的唯一一部大戏,也是他一生中最后的作品。此剧剧情无变,包括“别家”、“结拜”、“书馆”、“相送”、“惊聘”、“拒婚”、“祭坟”、“化蝶”等场次,后来,因觉前部结构较散,便从“惊聘”开始了。这出戏的唱词和唱腔有很多突破性的创造。以唱词看:“望爹爹退婚礼随我愿,使我嫁梁君,你是我亲爱的老严亲”,“却为何你执意要把女儿我嫁与一个陌生生不识之人”……这样几乎等同于散文诗的句子竟然被大师“装”进唱腔,且严丝合缝,感人至深,不能不让人叹服大师的功力。李世济曾在建国10周年献礼演出时上演此剧。
芗剧传统剧目《山伯英台》由邵江海编剧,源出“锦歌”唱本。剧本保留了“锦歌”唱多白少、通俗易念的特色,几乎每一场都有大段独唱或对唱。其中“英台哭灵二十四拜”最为突出,一百多句唱词缠绵悱恻,曲牌使用了芗剧的所有哭调,一拜一调,连接紧密和谐,组成了类似曲牌联缀体的成套唱腔。在“安童买菜宴山伯”、“楼台宴请十二盘”等出中,从菜名、菜谱到俗例、俗语都来自闽南特有的民情风俗。“讨药”一出,山伯相思病重,英台剪青丝、割裤带寄赠,也属闽南风俗。全剧情节不同于其他剧种。如英台无父而有母张氏,马俊也同在杭城求学,无“十八相送,而有游春见景暗喻。“英台祭墓”一出着重表现英台奔丧哭灵。幕表戏尚有“山伯英台游地狱见证前身”、“还魂生子征番”等情节,较有特色的是“山伯相思哭更”,尽情倾吐了梁山伯爱、恨、恋、怨的复杂心情。1978年岁陈德根根据邵江海本、台湾歌仔戏和越剧演出本综合整理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由漳州市芗剧团演出,在一个剧场曾连续上演三百场。1979年,钱天真、洪彩莲分别扮演祝英台、梁山伯,获得福建省优秀青年演员的称号。
另外,豫剧、评剧等几乎所有的大小剧种都有该剧的整本或折子戏传世。
近年来有两台重新敷衍的梁祝故事剧目引起争议。一台由沈阳京剧院迟小秋和朱强主演,一台是杭州越剧团排演。这两台新戏无论是情节设置还是主题开掘,特别在舞台的呈现方式上都有大幅度的反传统般的“跳跃”,由于演出场次不多,范围也不广,笔者无缘窥其全貌也就不好妄加评论,只就所见到过的迟小秋的“哭坟”一折说几句当时的观感。这一折戏给我的整体感觉尚好,尤其是水袖功的重新编排,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回忆部分的唱腔设计也很感人,只是在唱段的开始几句有些“绕”,听起来不顺。
近年,浙江越剧团的傅派传人陈艺主演了新版《梁祝》的“祭坟”和“化蝶”两场。
总之,经典就是经典,仿佛有演不完的故事,说不完的意韵,道不完的感叹。
文章TAG:
梁祝 张桂凤 傅全香 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祝张桂凤傅全香劝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