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米可用于煮粥、做糕、做米饭和酿酒。糯米酒在我们老家也叫酒酿,一到冬天,做的人家很多,糯米酒营养丰富,能补虚补血,补脾肺,能驱寒助暖,也能养颜美容,所以一到冬天,几乎家家做酒酿,黄米、小米同出北方,但在北方人眼里,黄米是要高于小米的,有些地方还拿它做糕待客。

1、黄米是什么米?它有什么营养呢?

黄米,黄米本是北方一种粮食,是糜子或黍子去皮后的制成品,因其颜色发黄,因此统称为黄米。糜、黍在植株形态上区别较小,糜、黍在植物分类学上是同一物种,国际统一的拉丁名是Panicummiliaceum,由糜子加工成的米没有糯性,陕北老百姓称其为“黄米”或“糜米”,由黍子加工成的米有糯性,陕北老百姓称其为“软米”。

由于形态相似,很多人把容易把黄米和小米搞混淆,其实不然,黄米比小米稍大,颜色淡黄,煮熟后很黏,黄米可用于煮粥、做糕、做米饭和酿酒。但是黄米、小米同出北方,但在北方人眼里,黄米是要高于小米的,有些地方还拿它做糕待客,蒙古族喜欢食用的“炒米”和东北人喜欢吃的“年糕”是由黄米制作而成。黄米的综合营养价值高于小麦和大米,特别是黄米对人体具有明显的保健功效,是小麦、大米等无法比拟的,

糜或黍抗旱、耐贫瘠,产量较高,应该鼓励在北方大面积种植。我国栽培黄米(黍子)的历史十分悠久,河北磁山新石器遗址保存的早期农作物籽实灰化样品的定年测试,发现距今约10000—8700年前种植的是黍,而粟则在距今约8700—7500年期间少量出现,现已出土的黍的遗存以山西万荣荆村和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最早,距今已有六七千年。

在农业的早期阶段,耕作技术较低,黍以其生育期短、耐瘠、耐旱,与杂草的竞争力强等优点而受到重视,黍和禾(粟)的分布地区相同,生长习性、栽培要求也相似。所以古农书中多以种禾法以概之,唯于种植安排上有所不同,以其独特的与杂草竞争能力,故《齐民要术》等把它作为新开荒地的先锋作物。中国北方不仅关于黍子的遗址多、时代久远,而且还发现了黍子的大量野生种和品种类型,这些都是中国作为黍子起源地的佐证,

2、什么是糯米酒?怎么做的?

糯米酒在我们老家也叫酒酿,一到冬天,做的人家很多。糯米酒营养丰富,能补虚补血,补脾肺,能驱寒助暖,也能养颜美容,所以一到冬天,几乎家家做酒酿,做法如下:1,把糯米淘净,浸泡20分钟,放入电饭煲,加适量清水,要比平常煮饭稍微少些水,因为糯米的吸水量比大米小些。煮熟,2,把糯米饭盛出,铲松散开,等糯米饭温度下降至35一38度时,放入酒曲,充分拌勻拌透。

3,准备一个坛子,洗净沥干,当糯米饭温度至20度左右时,放糯米饭放入坛子,然后加盖,封口,外面用被子或者毯子包住,静置几天,使其自然发酵糖化,4。过了2一3天,发酵后的糯米饭会涌至上层,就要用筷子搅拌一下,把米饭压下,使其再更好的发酵,5,经过20一30天的发酵,坛内会发出浓郁的酒香,洒精逐步下沉,酒液开始澄清,发酵基本结束。


文章TAG:黄米  黍米做酒有什么功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