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甚至一直到汉代,龙的形象一直以卷龙为主,这其间开始有S形和各种弯弯曲曲形状的龙,但从来没有直龙,西汉以前就没有过直的龙。青岛龙是一种恐龙,是在山东东部青岛附近的莱阳市金岗口村西沟发现的,发掘出来后便以青岛龙命名,它是一种存在,至少是一种不可否认的文化存在。
1、青岛龙是一种什么恐龙?听说有个大鼻子很独特,真的吗?
青岛是我们都熟悉的城市,就位于山东半岛南部。但是说到青岛龙,可能大多数朋友都没有听说过,青岛龙是一种恐龙,是在山东东部青岛附近的莱阳市金岗口村西沟发现的,发掘出来后便以青岛龙命名。这种恐龙全名叫棘鼻青岛龙,属于鸭嘴龙的一种,其最独特的地方就是头顶的正前方长了一条被叫做“棘鼻”的东西,就像犀牛头部前面的大角一样,使得它看上去就像一只独角兽,
棘鼻青岛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是我国发现的最著名的有顶饰的鸭嘴龙化石,而且化石骨架非常完整,测量发现它的身长为6.62米,身高4.9米,棘鼻实际上是在相当靠后的鼻骨上面长出的一条带棱的棒状棘,生长目的可能是为了对付天敌和同性间争取异性时打斗用的。青岛龙的体重为6-7吨左右,和现在的大象差不多大,但它的脑子很小,大约只有200~300克重,从其体型和身体构造上来看,这种恐龙并不善于奔跑,一般认为它是一种半水生的恐龙,从其长长的背脊来看,它也是很适合水中活动的,古生物学家认为这种恐龙小时候多在陆地上生活,长大后则经常在淡水湖泊中活动和觅食,
白垩纪晚期的时候,山东东部的莱阳—青岛地区—诸城沿线是一片沉积盆地,被叫做胶莱盆地,地表上有湖泊,湿地,森林存在,有不少种类的恐龙和其他动物都生存在这里。除了头顶的棒状物,棘鼻青岛龙外表与典型的鸭嘴龙并无多大区别,但奇就奇怪这种恐龙为什么头顶上会有一只那样的角,因为看上去它并不像是一种武器,因为它的中间是中空的,如果受力较大的话,也是有可能会折断的,然而又没有其他用处,古生物学家们对此也是众说纷纭,至今未有定论,
2、“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据说“龙”的形象正是由伏羲确定下来的,并且伏羲用龙的名字来给他的百官命名:青龙官、赤龙官、黄龙官《千字文》中有“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其中的龙师是指伏羲。谁也不知道伏羲所创制的龙形究竟是什么样子,但从不文化时期所遗留的实物来映证内涵丰富的龙文化,龙的形象在不同文化时期又有很大的差别,经历了完善的过程。
上古时期传说中的神或英雄似乎很多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人首蛇身,包括传说中的伏羲自己,这恐怕是“龙”这种神兽创制出来的观念源起,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唐代伏羲女娲图,伏羲和女娲都是人首蛇身。龙的主体就是蛇,龙以蛇为身,又加了兽足、马毛、鹿角、鱼须等因素,下图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伏羲女娲图,阿斯塔那是唐代高昌国故址。
在伏羲和女娲的周围遍布星辰,这种画在当地出土三十多幅,为麻布或绢所制,用木钉钉在墓室顶部,画面向下对着被葬者的脸。甘肃省博物馆有一个鲵鱼彩陶瓶,属于距今五千五百年到六千年的仰韶文化中期,这只瓶子上的鲵鱼就有如蛇一般的长长身体,绘画在陶器上的纹饰应该是当时原始人对自己周围事物的认知。最原始的简单认知在思维进化的过程中被加以想象,可能就成了“龙”,
下图仰韶中期鲵鱼瓶。原始时期的“龙”不但没有神兽之风,反而是萌宠之风,真正的“龙”起源于红山文化,红山文化中龙的躯体都是蜷曲的。身体蜷曲的龙叫作“蜷龙”,也叫作“猪龙”,红山文化现出土的玉质蜷龙都是随葬器,放在墓主人胸前,这种玉饰的珍贵可见一斑。用这种玉饰作葬器的墓主人的身份也一定不普通,下图红山玉龙,辽宁朝阳牛河梁出土。
后世的升龙、降龙、行龙、蟠龙都是从蜷龙演变来的,殷周时期龙的形象仍然是卷龙。殷商武丁时期的王后妇好墓出土过玉卷龙,周代天子祭天的衮服上的龙也是蜷曲的,《周礼*春官*司服》郑玄作注“卷龙衣也,”春秋战国,甚至一直到汉代,龙的形象一直以卷龙为主,这其间开始有S形和各种弯弯曲曲形状的龙,但从来没有直龙,西汉以前就没有过直的龙。
文章TAG:龙是 龙江 恐龙 青岛 龙江龙 是一种什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