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坟早在清明之前选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有几位大伯叔叔带着,每人一把铁锨,从村南面开始,说是以前的故人,把坟上树枝枯草清理一下,从田里刨土,尽量不能把麦苗弄到,防止田地的主人会讲闲话,坟里若是一个人就用铁锨切一个坟头,找有结把草的地方,切一个圆锥形,如果是夫妻合葬,就切两个,一般不烧纸,只上坟,我族里坟比较多,一般到12点左右才能全部上完,也有个别人上坟烧纸一块完成的。
1、清明上坟有哪些讲究?
我们老家的清明习俗是早清明,晚十一,清明去上坟祭拜一定在清明之前完成,越早越好。十一,老家土话叫十来忆,就是十月份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给去世的父母祭典,当然清明出嫁的女儿也会回娘家给去世的父母烧纸,一般是煮一块肥瘦各半的猪肉,煮个半熟,不能放盐,圆馒头4个,一些冥币和专门祭典的纸,个别儿女为了显示孝心,会折些金箔和银箔的元宝,烧纸时在坟的南面,把地上画个圆,意思是给父母的,不让别人抢走,个别女儿也会哭几句,“俺的娘呀,你咋走恁早呀,留下俺咋办呀”江南常州镇江一带以前属于齐梁故里,有农历七月半,十月半鬼节之说,豫东老家没这个习俗。
上坟早在清明之前选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有几位大伯叔叔带着,每人一把铁锨,从村南面开始,说是以前的故人,把坟上树枝枯草清理一下,从田里刨土,尽量不能把麦苗弄到,防止田地的主人会讲闲话,坟里若是一个人就用铁锨切一个坟头,找有结把草的地方,切一个圆锥形,如果是夫妻合葬,就切两个,一般不烧纸,只上坟,我族里坟比较多,一般到12点左右才能全部上完,也有个别人上坟烧纸一块完成的,
2、老人忌日有什么讲究?
我记得母亲去世头年忌日那天,在长辈们的叮嘱下,让我这个孝子包一碗素食水饺,炸碗萝卜坨和母亲生前喜欢吃的几样小菜和水果,外加十块水糕,一瓶酒,带上盛满热茶的水瓶、火纸、纸钱、元宝,我又自作主张顺带母亲最爱看的二付小纸牌。中午来到母亲墓前摆上所带祭品,打开酒瓶斟满一杯白酒,倒一碗热茶,家人全部跪下,焚烧冥品送钱送物,各自口中叙诉与老人阴阳两隔一年来的思念怀念之衷肠,情不自禁潸然泪下,大哭一场,随着冥品燃尽,家人们怀着沉痛心情向母亲大人磕四个头,起身后恋恋不舍与母亲告别,许诺下次再来以上关目就是我的家乡对已世老人头年忌日那天的讲究,
3、今年清明节上坟用的馒头拿几个?有啥讲究?
在我们这里是要供四个的。俗话说:“神三鬼四”,意思是说如果要“敬神”的话,供品数字一律都是“三”,如三碗菜、三杯酒、三碗水饺或是三个馒头;如果是给故人上坟,都是按四个数上供品:四碗菜、四盅酒、四碗水饺或四个馒头。为什么这样呢?因为这是古人留下的“遗训”吧,“四”的谐音为“死”,也就是代表已故去之人,这种“遗训”就给我们“规定”了要用“四”的数字,一直延用至今,
由于生与死的区别(活着的和故去的人),平时我们这里吃饭、喝酒、待客也是有讲究的,那就是一律用“吉祥”数字:“三、六、九、八、十”等,如最少要三个菜,多的可达到六至十个,喝酒劝酒最少要喝三个或者是六、九个以上,而绝对忌讳“四”字,认为这是不吉利的数字!这些古老的习俗也不知来自哪朝哪代,虽说是具有明显的唯心和迷信色彩,可是直到今天,人们仍然认真遵循着而不曾违背!可见旧有的传统习俗对我们的影响之深!谢谢邀请!。
文章TAG:上坟 讲究 撒酒 清明 上坟撒酒有什么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