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帝国的崛起,探求原因,大致上来应该有内外两个方面。中原王朝这边,隋唐王朝的先后崛起,连突厥人都不是对手,没有中原文化传来的技术工具,游牧民族很大程度上,依旧停留在如何生存的问题上,秦开始崛起是从秦孝公启用商鞅变法开始的,商鞅变法从军功爵和农工爵。
1、契丹是如何崛起的?
即使910年前后,契丹政权还是很弱小的。内部矛盾重重,周围强敌环伺,到了935年,已经可以制霸东北亚,到了947年甚至可以攻入开封。换而言之,契丹虽然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它的崛起其实也就是十世纪初几十年间的事情,如果我们回到908年,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讲,我们不会觉得契丹是个很有前途的政权。上图其实还是把契丹画得大了一些,但我们还是可以感觉到,西边河东的晋王李克用(856-908)、南边的幽州卢龙节度使,东边的渤海国,这些才是区域最强政权,
而开封的朱温对河北虎视眈眈。从政治结构来讲,上述政权中,契丹内部最为混乱,不仅三年要选一次大汗,军事也基于部落结构,不仅相比河东、幽州捉襟见肘,甚至相比渤海国也有很多劣势。在这样的背景下,耶律阿保机最终能够成功,得益于当时东亚的大环境;当然有他的决断,但也是时势造英雄,从阿保机早期来讲,他的战略可以说是河北导向。
905年他与李克用约为兄弟,随后又选择倒向朱梁;其战略目标是一致的,即远交近攻,联合河东或者中原,争取制霸幽州,这一战略的形成,既是当时文化使然,也是阿保机自己的需要。毕竟,唐兴以来,幽州才是东北亚的枢纽,是和长安分庭抗礼的中心,一旦占据幽州,就可以建立空前的权威。而在这过程中,阿保机也可以从幽州吸收了大量人才与军事、管理技术,为后来建号打下了基础,
但从地缘政治来讲,这不是很高明的策略。无论幽州本身还是河东,战斗力都很强,由于战果有限,阿保机又希望不断加强自己的权威,911至913年爆发了诸弟之乱,915年阿保机甚至还被迫交出汗位。因为阿保机陷入内部困境的时候(911-916年),李存勖大举东进,一举吞并幽州(914年),到了这个时候,李克用父子、朱温父子、阿保机的幽州争夺战似乎见出了分晓,李存勖取得关键胜利。
因此阿保机不得不调整战略重心,转而征讨室韦;利用渤海国内部的分立,向东北建立霸权,站稳脚跟,我们读诸葛亮的隆中对,核心就是讲现在不要和东吴打,打不下来的;应该江东,向荆州、益州发展,鼎足三分,徐图大业。当时阿保机也是,李存勖战力强大,陷于其中不会有实质的好处,不如向东向北开拓。这一战略调整,不仅铸就了后来契丹、大辽的版图格局,也使契丹因祸得福,
2、沙特阿拉伯是如何崛起的?
6月21日,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萨勒曼宣布废黜原王储穆罕默德·本·纳伊夫,将原副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改立为新王储。原王储穆罕默德·本·纳伊夫是萨勒曼国王的侄子,新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则是萨勒曼国王的亲儿子,萨勒曼将自己的儿子立为王储,两年内第二次打破了沙特立国王位“兄终弟及”传统,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生于1985年,是沙特阿拉伯现任王储、第一副首相兼国防大臣(世界上最年轻的国防部长)。
▼那么沙特王室为何之前要采用“兄终弟及”这种特殊的继承方式呢?沙特家族又如何一步步从半岛沙漠深处的一个部落发展为独霸阿拉伯半岛的西亚强国的呢?我局来一探究竟沙特家族的“建国大业”,政治与宗教的联合:沙特家族与瓦哈比派▼时间回到1726年,此时的沙特家族的家长穆罕默德·本·沙特登基成为了德拉伊耶酋长国的埃米尔,统领着德拉伊耶绿洲周边的一小块土地。
德拉伊耶在利雅得西北面,位于阿拉伯半岛的内志高原中心,四周均为荒漠,辽阔的荒漠里点缀着几个小的可怜的城市▼穆罕默德·本·沙特是一位年轻、富有才华且雄心勃勃的沙漠武士,他不甘就这样守着祖先的一亩三分地,在绿洲里看沙子度过一生。他渴望恢复阿拉伯人昔日的荣光,统一阿拉伯半岛再北上新月沃地,重建400多年前土崩瓦解的阿拉伯帝国。
文章TAG:崛起 牛栏 契丹 牛栏山如何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