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流行高粱酿制的烧酒,南方流行稻谷酿的黄酒。好不好喝不知道,这得看个人口味了,此时中国白酒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南北方分支,白酒的规模和影响开始逐渐超越黄酒,随着白酒酿造技术的不断提升和销售规模的不断放大,白酒的口感和利润也有了质的飞越,在需求和利润的双重刺激下,反过来又更加巩固了白酒在当今的社会地位。

1、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喝白酒?

(以下内容酒评网原创,欢迎酒友交流观点)中国最早出现的酒是米酒和在米酒基础上进化而来的黄酒。数千年的酿造和饮用历史,使黄酒深入中国人的血液,成文中国文化中最醇香的一部分,而我们知道的历史上几乎所有关于酒的人、事、传统、风俗、仪式、礼节,以及诗词歌赋基本上说的都是黄酒,而白酒的流行,则是相当晚近的事。明清时期白酒才兴盛起来,但其规模和影响仍不足以超越黄酒,

大约元朝的时候,随着蒸馏器的引进,蒸馏酒才逐渐出现,我们现在所说的白酒才初具雏形。但这时候黄酒依然有很大的市场,明朝时黄酒达到了鼎盛时期,并逐渐出现了南酒北酒之分。随着南酒逐渐向北方推广,南酒逐渐成为主流,而北酒逐渐走向了没落,直到今天,黄酒的主要产地仍然主要分布的江、浙、沪、闽等地区,而北方,也只有山东即墨老酒、河北北宗黄酒、陕西稠酒和大连黄酒比较出名。

黄酒的兴衰离不开技术、经济、政治乃至文化的推动和左右,清末民初,战争频繁,当时的北方盛行烧酒,而南方以黄酒为盛——南方的黄酒,家家可酿,而购买烧酒则需到烧房酒肆方可。整个民国时期有关白酒的主流观念是酿酒耗费粮食,因此在酿酒原料的选择上,通常选择高粱、谷子等杂粮,彼时,高粱被普遍认为是酿酒的上佳选择,由于酿酒粮食与食用粮食没有过大冲突,政府也便逐渐放宽限制,开始鼓励和支持酿酒业的发展。

此时中国白酒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南北方分支:白酒产量北多南少、东多西少,北方流行高粱酿制的烧酒,南方流行稻谷酿的黄酒。民国时期,中国白酒的酿造技艺已然成熟,全国各地涌现出各大名酒的产地,当时白酒著名产区主要有汾阳地区、凤翔地区、洋河地区、泸州地区以及茅台地区,此外,还有牛庄地区、天津地区以及山东地区。至此,白酒的规模和影响开始逐渐超越黄酒,

白酒全面超越黄酒,应该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儿。建国初期,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面临的首要问题仍然是温饱问题,而更加节省粮食的白酒,以及后来被酒友们广为诟病的液态法白酒(酒精酒)便成为那个特殊历史时期解决人们对酒精饮料需求的权宜之计。白酒的度数高,易于保存和运输,非常适合原理商业节点的人群,兵卒、旷工、脚夫、拓殖者等;白酒口感烈,一小口就能满足人们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里对感官刺激的需求;而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从南向北的迁移,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白酒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人们的饮食偏好和味觉记忆是可以被改变的,尤其是在特殊的情况下。随着白酒大面积的普及,之前喜欢低度黄酒的人们开始逐渐适应并喜欢了这种口感更重、味道更浓、刺激更强的高度烈酒,随着白酒酿造技术的不断提升和销售规模的不断放大,白酒的口感和利润也有了质的飞越,在需求和利润的双重刺激下,反过来又更加巩固了白酒在当今的社会地位。

2、天津经常喜欢喝白酒的朋友,你们感觉天津哪一款白酒好喝一些?

天津本土品牌的白酒有:津酒,芦台春,义聚永等,好像还有一个牌子叫大津酒,应该是蹭津酒的热度,各个品牌的酒也都涵盖高中低端各个档次,至于哪个好喝,这个见仁见智,每个人的口味和口感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就算是同一品牌的酒,价格区间跨度也很大,就拿津酒而言,分了好多系列,扁凤壶,帝王风范,津酒年份酒等等,好多档次,几十到上千的都有,不同价格的酒口味和口感差别也很大,通常而言,一分价钱一分货,价格高的肯定口感也好一些,天津酒以高粱酒居多,天津也不是酒文化的聚集地,其实中国好酒还是在川贵一带,当然也有很多其他的地方酒驰名全国,但天津酒在全国的知名度并不高,作为一个跨区域的特色产品,旅游或者回老家倒是可以带一点,至少体现了天津特色!就个人而已,我觉得津酒的口感更好一些,仅代表个人观点,没有任何广告嫌疑[笑]小酌怡情,贪杯误事,酒这个东西,好喝难喝都不要多喝,不是李白,斗酒也诗不出百篇,喝多了还得吐,空胃也难受[呲牙]。


文章TAG:白酒  天津  天津流行喝什么白酒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