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自酿酒一般做不到工业酿酒那样精准去甲醇的程度,所以不建议自酿白酒。要想去除甲醇,得明白甲醇的生成途径,国家标准规定,以谷类为原料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0.04g/100ml(折成酒度为60度计,下同),以薯干及代用品为原料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0.12g/100ml。
1、自酿白酒怎样去甲醇?
谢邀自酿酒一般做不到工业酿酒那样精准去甲醇的程度,所以不建议自酿白酒。要想去除甲醇,得明白甲醇的生成途径,酿酒原料中含有的果胶质是甲醇诞生的基础。一般酿酒原料中果胶质含有量最高的是薯类、其次是麸皮、谷糠、腐败的水果,这些原料长期蒸煮后就会分解出甲醇。怎样去除甲醇?原料蒸煮时其实是能排除部分甲醇的,蒸馏排除。
大酒厂在白酒蒸馏取酒时控制蒸馏温度在50度上下,可排除大部分甲醇,如果不能一次除尽,一般酒厂都会用专门去甲醇的装置去除杂醇。(杂醇含量少的酒不容易上头)用吸附甲醇的天然沸石或人造分子筛进处理,尽量不用薯类酿酒。薯类物质太容易分解出甲醇了(酒精酒的原料食用酒精大多都是用薯类酿造的,所以人喝了患病的风险很大),
2、买了几十斤农民自酿纯粮食酒,感觉不错,他们是怎么去除甲醇的?
1,高度酒都是蒸馏获得的,因为自然发酵的酒度数低。原理是酒液的度数到一定度数,酵母菌就自己承受不住死去,发酵过程就自然停止了,2,在蒸馏过程中,自然去除甲醇了。因为甲醇沸点是65度,低于乙醇的78度,当酿造的酒液加热到65度时,甲醇优先沸腾蒸发,气化出来,此时酒体温度停留在65度,等甲醇走完了,酒体温度继续上升,到78度附近,大部队出来了,这就是我们需要的美酒,收好储存,让酒体继续熟化后提升口感,
等大部队都走完了,酒体温度又上升了,此后就无需再蒸馏,可以停止蒸馏作业了。所以,掐头去尾,中间段的蒸馏的酒都是好酒,储藏好,等酒质熟化归顺就好,当然决定酒质的还有好多其他因素,粮食的好坏和新鲜度和干净度,制曲的窍门,发酵的窍门等等。只要头酒不要,就能去除甲醇,这是蒸馏的功劳,化工厂专门有精馏工艺,把不同沸点的物质充分拆分开,所以沸点相差这么大的甲醇和乙醇的分离不是难事,根本无需从技术上担心,要担心的是作坊老板的良心。
3、自制白酒在哪里检验甲醇及重金属?
12月24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2020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意见的公告》,甜蜜素、酒精度、甲醇、糖精钠、三氯蔗糖等被列为白酒的主要抽检项目,含有食用香料的白酒品牌并未标明具体含有的是哪些添加剂,那么,什么样的酒类品种允许使用食用香料?哪些实用香料可以被加入白酒中?对于消费者而言,是否会造成健康影响?下面,黄老师就跟大家聊一聊白酒食品添加剂的那些事。
甜蜜素的化学名称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分子式C6H11NHSO3Na,是一种常用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消费者如果经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标的饮料或其他食品,就会因摄入过量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特别是对代谢排毒的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明显。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添加剂,但按照规定,白酒中不得检出,
据了解,甜蜜素虽然溶于水和丙二醇,但几乎不溶于乙醇(也就是酒精)、乙醚、苯和氯仿等。“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出台,明确规定白酒中不允许添加甜蜜素,甲醇和乙醇(即酒精)虽同属脂肪醇,结构上仅有一碳之差,但其毒性却大相径庭。甲醇是有着严重毒性的有机化合物,少量饮用后轻则失明,重则致死,
甲醇加水稀释后与酒精有相近的气味,且售价远低于食用酒精,严格地讲,甲醇兑的产品纯属毒液。饮料酒(包含各种蒸馏酒及发酵酒)都含有极微量的甲醇,白酒自然也不例外,国家标准规定,以谷类为原料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0.04g/100ml(折成酒度为60度计,下同),以薯干及代用品为原料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0.12g/100ml。
文章TAG:自酿 甲醇 白酒 检查 怎么检查自酿白酒甲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