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是如何把葡萄变成葡萄酒的呢。那为什么还会有甜酒、冰酒等甜型葡萄酒呢,比如用于酿造甜酒、冰酒等甜型酒的葡萄原料一般要比酿造干红干白等干型葡萄酒的葡萄原料糖度高,发酵过程中,当一定量的糖转化成酒精后,人为的中止酵母的活动,将还没来得及转化的一部分糖保留下来。
1、为什么葡萄酒要脱糖?
“干红、干白就是把葡萄酒里的糖脱掉,甜酒就是没脱糖的”,“没脱糖的葡萄酒就是果汁饮料”身边总会有些人这样大谈葡萄酒,之后还不忘补充一句“我说的对吧!”。关于葡萄酒脱糖的说法,我想从专业的角度阐述一个事实,就是从葡萄到葡萄酒到底是个怎样的过程,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首先我要介绍一下酵母,酵母是一类微生物。
有人要问,你说的酵母是家里发面用的那个酵母吗?发面的酵母和发酵酒的酵母都属于酵母类,但各自吸收的物质和产生的物质都是有各自特点的,酵母在从葡萄转变成葡萄酒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那么,酵母是如何把葡萄变成葡萄酒的呢?葡萄成熟的时候,主要成分包括水、糖、酸及其他微量物质,当酵母进到葡萄中,吸收其中的糖,并且代谢产生酒精和水。
整个葡萄酒发酵过程就是由酵母重复着这样一个简单的过程,直到将葡萄中的全部糖分转化成酒精,例如干红、干白等,那为什么还会有甜酒、冰酒等甜型葡萄酒呢?这是因为不同葡萄原料其含糖量也有很大区别。比如用于酿造甜酒、冰酒等甜型酒的葡萄原料一般要比酿造干红干白等干型葡萄酒的葡萄原料糖度高,发酵过程中,当一定量的糖转化成酒精后,人为的中止酵母的活动,将还没来得及转化的一部分糖保留下来,
2、为什么喝红酒前要醒酒呢?
打个比方,许多葡萄酒在酒瓶里沉睡着,就像人刚睡醒时无法进入最佳状态一样,刚被打开的酒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迷糊”,而醒酒,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唤醒葡萄酒。简单来说,醒酒有两大目的:一是除酒渣,二是让酒与空气接触,进行一定程度的氧化,散掉浊味,打开香气,改善口感,我们先说除酒渣的功能。酒渣就是酒中物质的沉淀,本质是葡萄酒中的酒石酸结晶、色素和单宁结合在一起的结果,
酒渣常存在于陈年后的老年份葡萄酒和装瓶前未经过滤的葡萄酒中,例如年份波特酒和自然酒。在倒酒的时候,如果不经醒酒,酒渣很容易就和酒液一起被倒入杯中,葡萄酒不仅看起来浑浊,尝起来也会有明显的颗粒感,影响味觉体验,所以,人们对于酒渣往往是又爱又恨,爱它标榜一瓶酒活过的漫长年月,又恨它太容易把这酝酿许久的味道给毁了。
如果想喝美酒又不想受到酒渣的影响,喝前醒酒确实是不错的选择,除了去除酒渣外,醒酒对葡萄酒的香气和口感也会造成很明显的影响。首先,醒酒可以散去酒中的某些浊味,比如说,葡萄酒中常出现的臭鸡蛋、点燃的火柴、烧焦的橡胶、煮烂的卷心菜味,这些气味源于含硫化合物,在葡萄酒中非常常见,会让人恶心,掩盖果香。而醒酒,是可以一定程度上让其挥发掉的,
不仅如此,不少人也认为,葡萄酒在醒酒的过程中由于一直和氧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这种氧化作用,对于一些单宁强劲的新酒尤其明显,当这些葡萄酒刚被打开时,香气和口感被单宁紧紧裹住,无法展现自己的潜在魅力。在醒酒过程中,氧气会使单宁变得更加柔和,抹去口感中的粗糙与尖刻,让隐藏的香气释放出来,甚至逐渐发展出更多新的香气,
随着时间的流逝,葡萄酒如同一张被攥成团的纸逐渐展开,就像是两个人互相熟悉了之后,放下拘谨与戒备,慢慢敞开了心怀,成为真正的朋友。如何醒酒?醒酒是一门学问,醒酒根据酒的类型(酒龄、酒体轻重、葡萄品种、存储状况等)和个人喜好来定,在此不做过多讲解;通常年轻且单宁较重的干红需要醒酒时间相对较长,可提前1-2小时开瓶,而处于成熟期的陈年佳酿提前30分钟已足够;建议使用醒酒器进行醒酒操作,理论上,腹部越大的醒酒器醒酒时间越短,
3、不明白为什么葡萄酒一定是干红。葡萄中的糖为什么去除,去除后还剩下什么了?
文章TAG:脱糖 红酒 葡萄酒 红酒为什么要把糖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