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烈酒,俄罗斯【伏特加】与中国【白酒】相比,确实出口量要好不少。白酒是中国独有的烈性酒品种,技术体系一直局限在中国国内,缺乏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标准体系,这始终制约着中国白酒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中国白酒和白酒文化在国际化表达和传播上亟待由中国思维、中国语言向国际思维、国际语言转变,要用世界听得懂的方式来讲好中国白酒的文化故事。
1、中国白酒如何出口非洲?
当前,中非关系正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中非合作论坛、“一带一路”建议建设等合作平台,既是中非关系的重要支撑,又是中非合作与南南合作的成功典范。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需要一系列具有本土特色的产品,拥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作为支撑,白酒作为中国文化中最独特、最鲜明的符号之一,中国的酒文化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完全可以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友好往来、交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白酒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饮料产业的32.1%、利润总额的51%,作为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中国白酒的价值创造已超过威士忌,成为世界烈酒中价值创造最高的类别。中国白酒产量占全球烈性酒产量的比例接近40%,但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却不到8%,且主要消费群体仍集中在海外的华人华侨,远未进入世界主流消费圈和文化圈,
中国白酒“走出去”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技术标准问题。白酒是中国独有的烈性酒品种,技术体系一直局限在中国国内,缺乏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标准体系,这始终制约着中国白酒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二是政策法律问题。世界各国关于烈性酒管理的政策法律差别很大,各进口国按照本国法规将中国白酒归类于不同品类酒精饮料,执行不同的进口检验和关税标准,这导致中国白酒的出口成本较高,削弱了中国白酒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是文化融合问题。酒类是文化属性很强的商品,文化差异使得国外的主流消费群体对中国白酒不易认知和接受,肯德基国外的产品及口味与国内的相比大有不同,国内常吃的肯德基是针对中国人口味对产品进行相应改良,例如墨西哥鸡肉卷变成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老北京鸡肉卷。中国白酒在品牌度和产品知名度还未打开局面的情况下,“水土不服”的症状愈加明显,可以借鉴肯德基“本土化”的策略,了解并学习非洲的酒文化,研究非洲人民的饮食习惯和文化特色,根据当地的文化来具体分析,考虑如何能在不改变口感、包装的情况下,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入乡随俗,走出一条“非洲特色化白酒”之路,
中国白酒走出去最重要的还是文化的推广普及,让人们对白酒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白酒也可与食物搭配,或者调配成鸡尾酒,让大家更易接受;推广普及白酒文化,让消费者了解白酒是什么,比如茅台蕴藏了什么样的文化,而不仅仅是概念的推广。中国白酒和白酒文化在国际化表达和传播上亟待由中国思维、中国语言向国际思维、国际语言转变,要用世界听得懂的方式来讲好中国白酒的文化故事,
2、中国白酒在国际上有影响力吗?
2016年,我国白酒出口量与在国内产量的比重仅0.12%,出口金额占白酒当年销售收入比重仅为0.5%。从世界白酒行业的角度来看,我国白酒行业出口贸易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占比也仅在0.76%左右,且主要消费群体仍集中在海外的华人华侨,远未进入世界主流消费圈和文化圈.所以基本上是没有影响力,加上国外陈年白酒经常回流回国,所以以上数据还会更低。
每一样食材,都有其本身独特的特点,中国有白酒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白酒这个食材是经过历史大浪淘沙流存下来的,所以这料食材在国外人类的美食史一定会有更大的发挥影响。白酒做为一种文化类食材,它在国外想要更大的影响力,少不了国家的强大,还有方化输出,当中国发展到世界贸易离不开中国时,全世界的人们就会自动开始研究中国的文化,学会如何来跟中国人打交道,中国人打交道,不少事情都是饭桌上搞定,无洒不成席。
文章TAG:白酒 出口量 非洲 出口 中国白酒每年出口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