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的器型,瓷器行当看图识器型所有的瓶终于知道叫什么名字了
来源:整理 编辑:美酒知识 2023-08-20 05:49:44
本文目录一览
1,瓷器行当看图识器型所有的瓶终于知道叫什么名字了
你好!是的,每种器型。都有特点和流行年代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2,平底烧瓶的器形差别
平底烧瓶可以直接放置在水平面上,不可以直接加热,需要垫上石棉网。圆底烧瓶也不可以直接加热,不能直接放在水平面上。都是烧瓶,可以用来盛放溶液。
3,瓶形除了鱼尾瓶外还有哪几种 哪位高手告知一下实图相教
观音瓶,盘口瓶,天球瓶,双耳瓶,橄榄瓶,小口梅瓶好多。可惜俺没图哦!
4,中国瓷器最常见的器型有哪些
问:?答:瓷器不仅釉色种类繁多,它所流传下来的器型也是多种多样。瓷器的器型主要指器物的外观形状,如口部、颈部、肩部、底部以及足部的形状,以此来判断它烧造的时代和窑口,这些是鉴定瓷器的重要方面。常见的瓷器器型主要有:碗、盘、壶、瓶、罐等,其中还有五联罐、堆塑谷仓罐、荷叶形盖罐、蟋蟀罐、将军罐、瓜棱罐、梅瓶、贯耳瓶、蒜头瓶、花口瓶、象腿瓶、橄榄瓶、鸡首壶、双牺尊、孩儿枕等。琢器指不能在轮车上一次拉坯成型的器物,即立体型造型的瓷器,如瓶、尊、罐等。琢器业始于明代,其产品时称印器,清代改称琢器。琢器行业下分十个行业,即一、大件;二、粉定;三、调镶;四、古坛;五、官盖;六、滑石;七、淡描;八、汤匙;九、博古;十、灯盏。各业的制品称为器,如粉定器、滑石器等。圆器指能在轮车上一次拉坯成型的器物,即平面造型的瓷器,如餐具类的碗、碟、盘等。圆器斗笠型碗
5,梅瓶为什么能称为天下第一器型
梅瓶是汉族传统名瓷,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 、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丽,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梅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宋元时期各地瓷窑均有烧制,以元代景德镇青花梅瓶最为精湛,其高超的烧造技艺,不朽的艺术价值,凝聚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主要用途(1)储酒器关于梅瓶的用途,从文献记载、传世实物和古代绘画均可知,梅瓶从它产生时起,最初应为实用器,大多用于盛酒或其他液体物质。它的这种功用一直沿续到元明时期。梅瓶作为酒具的用途,在许多梅瓶的铭文中有所反映。如上海博物馆藏有两件件宋代磁州窑梅瓶白地黑花梅瓶,一件腹部开光书写“清沽美酒”,另一件腹部书写“醉乡酒海”。此外,还有另外一些铭文则是从侧面反映了梅瓶的基本功能。如桂林博物馆藏有一件出土于明墓的本地民窑生产的陶梅瓶,其肩部堆雕了“天长地久”四字。“天长地久”本身带有祈福之意,同时也隐含了“天藏地酒”之谐意,这就表明了其祈福与储酒的双重功用。(2)陈设观赏随着社会的发展,梅瓶逐渐具有了陈设装饰的功能,甚至梅瓶还常被作为冥器随葬,桂林明代藩王陵区出土了大量的梅瓶便是明证。这些梅瓶已成为上层统治者等级地位的标志和“风水”寓意的象征。明中晚期以后,梅瓶的观赏陈设作用则越来越明显。清代梅瓶多为传世品,这应与梅瓶此时主要用于陈设装饰有关。
6,玉壶春瓶和梅瓶的造型规律
梅瓶
所谓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 、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得名。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的用具。磁州窑系有一对为白地黑花梅瓶,瓶身一书"清沽美酒",一书"醉乡酒海",用途明白无疑。
宋代的梅瓶,器体一般高且偏瘦,肩部向下斜,足部长而接近于直线,底部比较小,器体的最小直径在肩部之上至口下部,处理手法多样,常有棱角分明的转折。各地瓷窑都有烧制,但以景德镇青花梅瓶最为精湛。明代的梅瓶造型,比例偏低;口部圆浑厚实,没有明显的线角转折;肩部向上抬起,线条饱满而有力;腹部之下,呈垂直状,有的微向里收;在足部的结束部分,稍向外撇。有的白釉梅瓶肩部有青花楷书"内府"二字,当属宫内用器。如果说宋代的梅瓶造型挺秀、俏丽,富于女性的特征的话,那么明代的梅瓶则是雄健、敦厚,富于男性的特征。至于清代的梅瓶,由于造型比例不当,给人以不谐调和不完整的感觉,不及明代的水平。
清新妙雅玉壶春瓶
玉壶春瓶又叫玉壶春壶,是一种撇口、细颈、垂腹、圈足,以变化柔和的弧线为轮廊线为轮廓线的瓶类(见附图)。其造型上的独特之处是:颈较细,颈部中央微微收束,颈部向下逐渐加宽过渡为杏圆状下垂腹,曲线变化圆缓;圈足相对较大,或内敛或外撇。这种瓶的造型定型于宋代,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直至现代,成为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物。
一、"玉壶春瓶"之名因酒而来
关于“玉壶春瓶”名字的来源,一般的书籍都说是因宋人的诗句“玉壶先春”而得名,也有说是因“玉壶买春”而得名,但前者仅是四个字,完整的诗句是什么,什么人作的,题目是什么,都不得而知。进一步说,即便知道了这首诗的全部,但一句诗是如何与这种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的器物联系起来的呢?也很难说清楚。“玉壶买春”四字倒是可以查得到出处。唐代司空图的《诗品·典雅》中有“玉壶买春 ,赏雨茆屋;座中佳士,左右修竹” 的句子;"玉壶买春"四字在这里的意思是用玉壶去买“春”(“春”指酒),玉壶指玉制的壶或是指如玉一般的青瓷壶;至于这种壶的形状是否就是现在所见的“玉壶春瓶”,二者是否能够直接联系起来,均难考实;也有某种可能是后人用“玉壶买春”(或“玉壶买春”)来附会现在的玉壶春瓶,也未可知知。
“玉壶”二字出现要早于宋。或实指玉制的壶,或指如玉一般的青瓷壶,或以玉壶比喻高洁,或比喻月亮,意义随时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具有实际意义的玉壶用途也有所不同,或是一种陈设品,或装水用作报时的滴漏,或盛酒用作酒瓶,或作为照明的灯具。那么,“玉壶”与“春”联在一起为什么就指这种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的瓶类呢?玉壶春三字连在一起使用至迟在元代就出现了。《水浒传》第三十七回(有的版本为第三十八回)“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讲:“酒保取过两樽玉壶春酒,此是江州有名的上色好酒”,可见,玉壶春是一种酒的名字。同样的例子也不少见。唐代时人们多称酒为“春”,后代沿用。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诗云:“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王琦注云:“唐人名酒多带春字”。又李肇《国史补》(卷下)上说:“酒则有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武林市肆记》上也记载有海岳春、蓬莱春、锦波春、浮玉春、 秦淮春、丰和春、谷溪春等酒的名字。明代高启《客舍雨中听江卿吹萧》诗云:“恨无百斛金陵春,同上凤凰台上醉”,此处“金陵春”也是酒名。直至现在,许多酒的名字仍然叫某某春,如景阳春、五粮春等。这样,我们可以有如下推测:“玉壶春”是一种酒的名字,而这种酒在当时(宋代)是“江州(或邻近地区)有名的上色好酒”,必有一定的知名度,那么盛装这种酒的瓶子可能会是某种固定的造型(可能会是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的造型),因为这种酒长期盛行不衰,酒瓶的形状也为人们所熟悉,久而久之,人们便把这种造型的瓶子因酒而叫做“玉壶春瓶” ;而其形状是否就如同现在所见的玉壶春瓶,因缺乏直接的材料暂时还无法证明。
因此,笔者认为“玉壶春瓶”的名称是因“玉壶春”酒而来。
二、宋代以前是玉壶春瓶形成的准备阶段
一般都把玉壶春瓶的创烧年代定于宋代,但实际是玉壶春瓶定型于宋代。大约从宋代开始出现了玉壶春瓶的名称,在此之前它也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因此,这种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的形状是逐步发展、演变而定型的,从出土实物可以看到这一点。江西、福建、湖北地区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类似的瓷瓶的造型,而这些瓶又与汉、晋时期是某些瓷壶的形状很相似,其间或许有某种联系。此种瓶类的造型经隋、唐不断发展、演变而逐步定型。隋代类似的瓶类颈、腹、足都与玉壶春瓶接近,只是口仍为南北朝以来的盘口,但已颇有后世玉壶春瓶的模样了。
文章TAG:
器型 瓷器 行当 看图 瓶的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