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康酒业有限公司纳税筹划,企业所得税筹划案例如下求解疑
来源:整理 编辑:美酒知识 2023-08-01 10:13:09
本文目录一览
1,企业所得税筹划案例如下求解疑
“方案二比方案一的税后收益多出56750元”,请问是不是题目错了?由题意可知:方案一的收益为136750元,方案二为120000元。
2,关于企业税收筹划的案例分析三个案例选一个写作即可字数无要
1、企业对发放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应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计算纳税,就是用一次性奖金除以12找到税率及速算扣除数,再用一次性奖金乘以找到的税率减去相应的速算扣除数,就得出企业所要扣缴的个人所得税
2、从税收角度看,以上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年终一次性发放 比分到各月发放税负要大得多
3在税收筹划中,应把全年一次性奖金分配到各月发放
3,企业设置环节的纳税筹划方式有哪些
企业设立的纳税筹划
一、企业性质的筹划
[案例分析1]有限公司与合伙制企业筹划
[案例分析2]合资企业与合作企业的筹划
二、经营地址的筹划
[案例分析1]某房地产公司经营地址的筹划
[案例分析2]税务机关行政区域划分的筹划
三、纳税身份筹划
分析: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身份的筹划。
四、机构设置的筹划
案例
1设立分公司的纳税筹划
2设立子公司的纳税筹划
3设立临时办事处的纳税筹划
4公司之间货物发送的纳税筹划
5公司之间货款结算的纳税筹划。
五、企业融资筹划 [案例分析]
六、企业投资环节筹划
分析1、投入设备的纳税筹划
2]投资税收优惠政策的纳税筹划
3成立子公司的纳税筹划
4资产增值后投入的纳税筹划
4,酒厂消费税筹划
第一、利用“价格”平台合理避税根源:——“从价计征”
税额=销售额×税率
=销售量×单位价×税率
二、利用关联方交易,“转让定价”是最常用的避税方法
三、案例:
1、消费税案例——酒厂售酒,低价售酒给经销商
2、预提所得税案例——外商技术转让费,低价转让给中方合资企业
3、关税案例——低价的抵岸价格,作为计税价格,进口商再转手给真正的进口商
4、所得税直接转移利润案例——“高进低出”将高税区的利润转移给低税区的关联方
5、所得税“搭桥”转移利润案例——如果交易双方不是关联方,可以通过在与真正交易对象所在地的关联方“搭桥”实现利润转移
6、所得税构造“信箱公司”转移利润案例——通过在避税地注册一个用来“搭桥”的信箱公司起到转移利润目的
7、所得税“膨胀成本”冲减应纳税所得额案例:
(1)工资成本膨胀案例
(2)原材料进成本膨胀案例
(3)费用成本摊销
(4)固定资产折旧成本
(5)广告宣传费进成本——如:广告费进成本控制不得超过销售收入2%总公司超过2%,子公司不足2%,就可以让总公司的广告费,由不
足2%子公司承担;又比如,如果两个子公司,甲地所得税税负重,
可以让甲公司承担
8、增值税案例
(1)利用混合销售与兼营业务税收政策区别,将混合销售产品价格转化为服务费
第二 利用“漏洞”平台避税筹划方法研究
一、漏洞三种形式
二、纳税人钻漏洞好处
1、增值税漏洞
2、消费税漏洞
3、营业税漏洞
4、关税漏洞
5、企业所得税漏洞
6、个人所得税漏洞
5,企业税收筹划案例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税收筹划是纳税人(法人,自然人)依据所涉及到的现行税法,在遵守税法,尊重税法的前提下,根据税法中的“允许”、“不允许”、及“非允许”的项目、内容等,对经营、投资、筹资等活动进行旨在减轻税负实现财务目标的事先谋划和对策。从上述概念可知,税收筹划的行为主体是纳税人或企业法人,他们本身可以是税收筹划的行为人,也可以是聘请税务顾问代理;税收筹划是以不违反国家的现行税法为前提的。税收筹划的目的是纳税人税收负担的最低化或税后财富最大化。为此,争取实现“纳税最少”、“纳税最晚”因此,任何一家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或公司,都可以通过税收筹划来合理节税或避税,从而减少税务支出,增加企业税后净利。反之,不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将会给企业或公司造成不必要经济损失。以下结合本人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发现的案例来进行税收筹划的案例分析。案例一一大型集团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在深圳设有一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A公司持有B公司75%的股权。A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B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2007年度B公司分配现金红利1亿元,A公司分得现金股利7500万元。2008年度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开始实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未对从子公司或联营企业分回的利润作出补税的规定。若进行税收筹划1.该企业做法不可行。2.该企业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原因是甲企业与购货方无实际业务关系,构成虚假业务。3.在实际筹划中要始终遵循不违背税法的前提下,合理筹划,否则将会是违法行为。1、这一做法不行。2、违法犯罪行为,属于代开虚开增值税专用发 票行为,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 票罪。3、路归路桥归桥处理,就可避免该问题的出现。甲企业将印刷品委托印刷厂印刷,不向印刷厂收纸钱,但收印刷费(印刷厂可以向税局申请开具给甲企业增值值税专用发票),再购货方向甲企业购印刷品。
6,对该企业筹划前后的一年的增值税税收负担及销售利润作量化分析
1、税收人筹划 为了减轻税收负担,也为了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地位,小规模商业企业应积极争取一般纳税人的身份。经营规模较大,年销售额超过180万的商业企业,可以通过健全财务核算,规范财务制度积极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而经营规模不大的商业企业(年销售额低于180万),按照规定,“一律不得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走以下几条路:(1)挂靠,既借用对方的一般纳税人身份领购、使用、开具并抵扣增值税专用发票。(2)联合,几个小规模商业企业各自注销自己的企业,然后组成联合体,共同申请认定一般纳税人身份,这样并不会有损各企业的独立性,而且都会得到好处。(3)对开、互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这里要强调一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2、关于税率筹划(分别核算的税收筹划)我举个例子好了案情说明:某企业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5年1月份机电的销售额500万元,其中农机销售额200万(销售额均不含税),企业当月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60万元。筹划分析:A、未分别核算不同税率货物销售额则: 应纳增值税=500*17%-60=25(万元) B、分别核算不同税率货物销售额则: 应纳增值税=300*17%+200*13%-60=17 (万元)可见,分别核算可以少纳增值税:25-17=8(万元)关于进项税额抵扣、专项物资、出口退税等的税收筹划我就不一一介绍了。3、我个人比较认同的一点是纳税时间的筹划。 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结算方式不同,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不同,纳税人可根据增值税纳税时间的有关规定,推迟纳税。但如不进行会计处理申报纳税,则违反税收规定,属于偷税行为。对尚未收到货物清单的货款可暂缓申报计算销项税额,也不承担增值税纳税义务。因此,对此类销售业务选择委托代销方式对企业最有利。
7,急问关于纳税筹划题目
就是这个!我给你说!
对“税收筹划”概念的定义,目前尚难以从词典和教科书中找出很权威或者很全面的解释,但我们可以从专家学者们的论述中加以概括。
荷兰国际文献局《国际税收辞汇》中是这样定义的:“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通过经营活动或个人事务活动的安排,实现缴纳最低的税收。”
印度税务专家N·J·雅萨斯威在《个人投资和税收筹划》一书中说,税收筹划是“纳税人通过财务活动的安排,以充分利用税收法规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从而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
美国南加州W·B·梅格斯博士在与别人合著的、已发行多版的《会计学》中说道:“人们合理而又合法地安排自己的经营活动,使之缴纳可能最低的税收。他们使用的方法可称之为税收筹划……少缴税和递延缴纳税收是税收筹划的目标所在。”另外他还说:“在纳税发生之前,有系统地对企业经营或投资行为作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尽量地少缴所得税,这个过程就是税收筹划。”
根据以上相互接近的表述,我们可作这样的概括,即税收筹划指的是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取得“节税”的税收利益。其要点在于“三性”:合法性、筹划性和目的性。
合法性表示税收筹划只能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违反法律规定,逃避税收负担,属于偷逃税,显然要坚决加以反对和制止。征纳关系是税收基本关系,法律是处理征纳关系的共同准绳。纳税义务人要依法缴税,负责征税的税务机关也要依法征税,纳税人偷逃税是触犯法律的行为。不过在有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时,纳税人作出选择低税负的决策,是无可非议的,征税人不应当加以反对。用道德的名义劝说纳税人选择高税负,不是税收法律的要求,因而不值得提倡。
筹划性表示事先规划、设计、安排的意思。在经济活动中,纳税义务通常具有滞后性。企业交易行为发生后才缴纳增值税或销售税;收益实现或分配之后,才缴纳所得税;财产取得之后,才缴纳财产税。这在客观上提供了对纳税事先作出筹划的可能性。另外,经营、投资和理财活动是多方面的,税收规定也是有针对性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性质不同,税收待遇也往往不同,这在另一个方面为纳税人提供了可选择较低税负决策的机会。如果经营活动已经发生,应纳税收已经确定而去偷逃税或欠税,都不能认为是税收筹划。
目的性表示纳税人要取得“节税”的税收利益。这有两层意思:一是选择低税负。低税负意味着较低的税收成本,较低的税收成本意味着高的资本回收率;另一层意思是滞延纳税时间(不是指不按税法规定期限缴纳税收的欠税行为)。纳税期的推后,也许可以减轻税收负担(如避免高边际税率),也许可以降低资本成本(如减少利息支出)。不管是哪一种,其结果都是税收成本的节约,即节税。
文章TAG:
酒业 有限 有限公司 公司 人康酒业有限公司纳税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