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心情的成语 三个

安心乐意 指心情安定,满意,很愿意如此 黯然神伤 黯然:心情抑郁沮丧的样子。情绪低沉,心神忧伤 茶饭无心 没有心思喝茶吃饭。形容心情焦虑不安 夺眶而出 眶:眼的四周。指眼泪无法控制地从眼里流出,形容心情非常激动 归心似箭 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急。形容回家心切 柳泣花啼 形容风雨中暗淡的心情 满脸春风 形容心情喜悦,满脸笑容 满面红光 满面:整个面部。形容心情舒畅,精神健旺的样子 百感交集 感:感想;交:同时发生。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悲欢离合 悲伤、欢乐、离散、聚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悲喜交集 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碧海青天 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愁多夜长 因心情愁闷而夜不成寐,感到时光悠长难遣。 春风得意 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春晖寸草 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莼羹鲈脍 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莼鲈之思 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澹泊寡欲 澹泊:恬淡;寡:少;欲:欲望。形容心情恬淡,不图名利。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低回不已 低回:徘徊留恋;不已:不停止。不停地徘徊,留恋忘返。形容伤感难忘的心情。 槁木死灰 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 归心如箭 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观望不前 不前:不敢上前。事情尚难确定时,怀着犹豫不定的心情,观察事物的发展,暂不前进。 寒毛卓竖 汗毛都竖立起来。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 近乡情怯 指远离家乡多年,不通音信,一旦返回,离家乡越近,心情越不平静,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 开怀畅饮 开怀:心情无所拘束,十分畅快。比喻敞开胸怀,尽情饮酒。 襟怀洒落 襟怀:胸怀;洒落:洒脱。心情坦率,光明正大。 惊魂未定 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久旱逢甘雨 干旱了很久,忽然遇到一场好雨。形容盼望已久终于如愿的欣喜心情。 闷闷不乐 闷闷:心情不舒畅,心烦。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 捏一把汗 因担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紧张的心情。 灭此朝食 让我先把敌人消灭掉再吃早饭。形容急于消灭敌人的心情和必胜的信心。 平心静气 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屏气敛息 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 平心而论 平心:心情平和,不动感情;论:评论。平心静气地给予客观评价。 人莫予毒 莫:没有;予:我;毒:分割,危害。再也没有人怨恨我、伤害我了。形容劲敌被消灭后高兴的心情。 迫不及待 近: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如释重负 释:放下;重负:重担子。象放下重担那样轻松。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 人琴俱亡 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赏心悦目 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赏心乐事 赏心:心情欢畅。欢畅的心情,快乐的事情。 体贴入微 体贴: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 陶情适性 陶:喜,快乐;适:舒适,畅快。使心情愉快。 肃然起敬 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痛定思痛 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 无可奈何花落去 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挖耳当招 人家用手挖耳朵,却以为是在招唤自己。比喻希望达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万念俱灰 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形容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 惘然若失 惘然:失意的样子。心情不舒畅,好象丢掉了什么东西似的。 闲情逸致 逸:安闲;致:情趣。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望云之情 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心潮澎湃 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心里象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心广体胖 广:宽广,坦率;胖:安泰舒适。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谢天谢地 表示目的达到或困难解除后满意轻松的心情。 心宽体胖 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心平气和 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新亭对泣 新亭:古地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的南面;泣:小声哭。表示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朽木死灰 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 抑郁寡欢 由于心情不舒畅而很少高兴的时候。 娱心悦目 娱、悦:使愉快。使心情愉快,耳目舒畅。 怡情悦性 怡:和悦愉快;悦:高兴,愉快。使心情舒畅愉快。 倚门倚闾 闾:古代里巷的门。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饮冰茹檗 茹:吃;檗:俗称黄柏,味苦。喝冷水,吃苦味的东西。比喻处境困苦,心情抑郁。也形容生活清苦。 坐立不安 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坐而待旦 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心情迫切。 七拱八翘 〖解释〗形容关系不和谐或心情不舒畅。 巴巴劫劫 指心情急切的样子。 废然而反 废然:沮丧失望的样子。反:返回。怀着失望的心情而归来。形容因消极失望而中途退缩。亦作“废然思返”、“废然而返”。 凤狂龙躁 形容心情烦躁,精神失常。 感激不尽 感激的心情没有穷尽。形容非常感激。 挂肚牵心 牵:牵挂。形容忧虑不安的心情。 鹤怨猿惊 形容对官场厌倦,有意归隐的心情。 急杵捣心 形容惊异不安的心情。 满腹牢骚 牢骚:抑郁不平之感。一肚子的不满情绪。形容心情极为抑郁,很不得意。 面如死灰 死灰:冷却的灰烬。形容因心情沮丧或受惊吓而脸色灰白。 面若死灰 形容因心情极度沮丧或惊恐而脸色灰暗。 平心定气 指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泣血稽颡 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仪,屈膝下跪,以额触地。指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向前来致哀的宾客哭拜并致以谢忱。 迁延观望 谓心情犹豫而行动迟延。 求贤如渴 慕求贤人,如渴思饮。形容求贤心情十分迫切。 搔首踟蹰 搔首:用手挠头。踟蹰:来回走动。形容心情焦急、惶惑或犹豫。亦作“搔首踟躇”。 神清气爽 ①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②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爽心悦目 谓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 痛快淋漓 淋漓:心情舒畅。形容非常痛快。 徒乱人意 意:心情。只会扰乱人的心情,起不到别的作用。 吐气扬眉 形容受压抑的心情得以舒展而感到快意。 唾壶击缺 亦作“唾壶敲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王敦)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后以“唾壶击缺”或“唾壶敲缺”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 喜上眉梢 喜悦的心情从眉眼上表现出来。 掀拳裸袖 高举拳头,卷起衣袖。表示心情激动。 心焦如焚 心里焦躁,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焦灼难忍。 心焦如火 内心焦躁得如着火一般。形容焦灼难忍的心情,亦作“心焦如焚”。 欣然自得 心情舒适、自觉得意貌。 心神不宁 定:安定。形容心情不平静。 意懒心慵 懒、慵:怠倦,消沉。心情怠倦消沉。亦作“意慵心懒”。 倚闾望切 闾:古代里巷的门。靠在里巷的门口向远处殷切地望着。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心情十分殷切。亦作“倚闾而望”、“倚门而望”、“倚门倚闾”、“倚门之望”、“倚门而望”、“倚闾之思”。 以日为年 过一日如同过一年的时间那样漫长难熬。形容心情焦急。亦作“以日为岁”。 悠然自得 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形容神态悠闲、心情舒适。 语重心沉 言辞恳切,心情沉重。 悦目赏心 看了美好景物而心情舒畅。 孜孜汲汲 心情急切、勤勉不懈的样子。 不紧不慢 〖解释〗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解释〗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屏气慑息 〖解释〗暂时止住了呼吸。形容心情紧张或注意力过于集中的情状。 人逢喜事精神爽 〖解释〗人遇到喜庆之事则心情舒畅。 若释重负 〖解释〗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同“如释重负”。 笑傲风月 〖解释〗犹言吟风弄月。形容心情悠闲自在。 熏风解愠 〖解释〗熏风:和风;愠:恼怒怨恨。温和的风可以消除心中的烦恼,使人心情舒畅。 黯然魂销 黯然:心神沮丧的样子;魂销:灵魂离开了躯壳。形容心情极其沮丧、哀痛,以致心神无主的样子 黯然无神 黯然:心情抑郁沮丧的样子。无精打采
坐立不安 :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心花怒放:形容十分开心。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喜:冁然而笑 大喜过望 大喜若狂 得意忘形 怫然不悦 抚掌大笑 鼓舞欢忻 鼓舞欢欣 忽忽不乐 欢呼雀跃 横眉吐气 欢天喜地 欢欣鼓舞 含笑九泉 欢欣若狂 欢喜若狂 皆大欢喜 酒酣耳热 惊喜欲狂 近悦远来 开眉笑眼 开眉展眼 哭丧着脸 乐极悲生 乐嗟苦咄 乐极生悲 利灾乐祸 眉飞眼笑 眉花眼笑 眉欢眼笑 眉开眼笑 亲痛仇快 人莫予毒 受宠若惊 杀风景 手舞足蹈 谈笑风生 他乡遇故知 闻宠若惊 闻过则喜 无精嗒彩 无精打彩 无情无彩 喜不自胜 喜出望外 心花怒放 心花怒发 喜眉笑眼 喜怒不形于色 喜怒无常 欣喜若狂 喜笑颜开 喜行于色 心悦诚服 心痒难挠 幸灾乐祸 笑逐颜开 一悲一喜 宜嗔宜喜 眼开眉展 扬眉吐气 悦目娱心 一嚬一笑 怡情悦性 怡然自得 怡然自乐 眼笑眉飞怒:怒不可遏 怒发冲冠 怒目而视 怒气冲冲 怒形于色 勃然大怒 藏怒宿怨 春笋怒发 东怒西怨 敢怒而不敢言 敢怒敢言 横眉怒目 赫然而怒 金刚怒目 戟指怒目 老羞成怒 怒不可遏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怒发冲冠 怒火中烧 怒目而视 怒目切齿 怒猊渴骥 怒气冲天 恼羞成怒 怒形于色 迁怒于人 室怒市色 天怒人怨 鲜车怒马 心花怒放 喜怒哀乐 喜怒无常 嬉笑怒骂 众怒难犯哀:黯然神伤 黯然失色 百爪挠心 缠绵悱恻 愁眉苦脸 愁眉锁眼 捶胸顿足 多愁善感 灰心丧气 痛定思痛 心灰意冷 泣不成声 撕心裂肺 愁眉不展 哎声叹气 闷闷不乐伤心欲绝 痛不欲声 寝食难安 忧心忡忡 愁眉苦脸 泣不成声 悲痛莫名 天下缟素 愁云惨雾 老泪纵横 心如刀割椎心泣血 痛心疾首 生不如死 如丧考妣 愈哭无泪 撕心裂肺 垂胸顿足 痛不欲生 悲痛欲绝 乐:乐不极盘 乐不可极 乐不可言 乐不可支 乐不思蜀 乐此不倦 乐此不疲 乐昌分镜 乐昌破镜 乐成人美 乐昌之镜 乐道安命 乐道安贫 乐道好古 乐道忘饥 乐道遗荣 乐而不荒 乐而不淫 乐而不厌 乐而忘返 乐而忘死 乐祸幸灾 乐极哀来 乐尽哀生 乐极悲来 乐尽悲来 乐极悲生 乐嗟苦咄 乐极生哀 乐极生悲 乐极则悲 乐极则忧 乐山爱水 乐善不倦 乐善好施 乐善好义 乐事劝功 乐天安命 乐退安贫 乐天任命 乐天知命 乐往哀来 乐新厌旧 乐行忧违 乐业安居 乐以忘忧 乐在其中
郁郁寡欢,多愁善感,心急如焚
喜出望外 波涛汹涌 触目惊心
兴高采烈,心花怒放,神采奕奕

描写心情的成语 三个

2,描写心情的成语 喜怒哀乐全都20个以上有15以上丰厚报酬

安心乐意 指心情安定,满意,很愿意如此 黯然神伤 黯然:心情抑郁沮丧的样子。情绪低沉,心神忧伤 茶饭无心 没有心思喝茶吃饭。形容心情焦虑不安 夺眶而出 眶:眼的四周。指眼泪无法控制地从眼里流出,形容心情非常激动 归心似箭 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急。形容回家心切 柳泣花啼 形容风雨中暗淡的心情 满脸春风 形容心情喜悦,满脸笑容 满面红光 满面:整个面部。形容心情舒畅,精神健旺的样子 百感交集 感:感想;交:同时发生。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悲欢离合 悲伤、欢乐、离散、聚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悲喜交集 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碧海青天 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愁多夜长 因心情愁闷而夜不成寐,感到时光悠长难遣。 春风得意 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春晖寸草 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莼羹鲈脍 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莼鲈之思 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澹泊寡欲 澹泊:恬淡;寡:少;欲:欲望。形容心情恬淡,不图名利。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低回不已 低回:徘徊留恋;不已:不停止。不停地徘徊,留恋忘返。形容伤感难忘的心情。 槁木死灰 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 归心如箭 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观望不前 不前:不敢上前。事情尚难确定时,怀着犹豫不定的心情,观察事物的发展,暂不前进。 寒毛卓竖 汗毛都竖立起来。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 近乡情怯 指远离家乡多年,不通音信,一旦返回,离家乡越近,心情越不平静,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 开怀畅饮 开怀:心情无所拘束,十分畅快。比喻敞开胸怀,尽情饮酒。 襟怀洒落 襟怀:胸怀;洒落:洒脱。心情坦率,光明正大。 惊魂未定 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久旱逢甘雨 干旱了很久,忽然遇到一场好雨。形容盼望已久终于如愿的欣喜心情。 闷闷不乐 闷闷:心情不舒畅,心烦。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 捏一把汗 因担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紧张的心情。 灭此朝食 让我先把敌人消灭掉再吃早饭。形容急于消灭敌人的心情和必胜的信心。 平心静气 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屏气敛息 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 平心而论 平心:心情平和,不动感情;论:评论。平心静气地给予客观评价。 人莫予毒 莫:没有;予:我;毒:分割,危害。再也没有人怨恨我、伤害我了。形容劲敌被消灭后高兴的心情。 迫不及待 近: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如释重负 释:放下;重负:重担子。象放下重担那样轻松。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 人琴俱亡 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赏心悦目 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赏心乐事 赏心:心情欢畅。欢畅的心情,快乐的事情。 体贴入微 体贴: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 陶情适性 陶:喜,快乐;适:舒适,畅快。使心情愉快。 肃然起敬 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痛定思痛 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 无可奈何花落去 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挖耳当招 人家用手挖耳朵,却以为是在招唤自己。比喻希望达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万念俱灰 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形容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 惘然若失 惘然:失意的样子。心情不舒畅,好象丢掉了什么东西似的。 闲情逸致 逸:安闲;致:情趣。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望云之情 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心潮澎湃 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心里象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心广体胖 广:宽广,坦率;胖:安泰舒适。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谢天谢地 表示目的达到或困难解除后满意轻松的心情。 心宽体胖 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心平气和 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新亭对泣 新亭:古地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的南面;泣:小声哭。表示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朽木死灰 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 抑郁寡欢 由于心情不舒畅而很少高兴的时候。 娱心悦目 娱、悦:使愉快。使心情愉快,耳目舒畅。 怡情悦性 怡:和悦愉快;悦:高兴,愉快。使心情舒畅愉快。 倚门倚闾 闾:古代里巷的门。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饮冰茹檗 茹:吃;檗:俗称黄柏,味苦。喝冷水,吃苦味的东西。比喻处境困苦,心情抑郁。也形容生活清苦。 坐立不安 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坐而待旦 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心情迫切。 七拱八翘 〖解释〗形容关系不和谐或心情不舒畅。 巴巴劫劫 指心情急切的样子。 废然而反 废然:沮丧失望的样子。反:返回。怀着失望的心情而归来。形容因消极失望而中途退缩。亦作“废然思返”、“废然而返”。 凤狂龙躁 形容心情烦躁,精神失常。 感激不尽 感激的心情没有穷尽。形容非常感激。 挂肚牵心 牵:牵挂。形容忧虑不安的心情。 鹤怨猿惊 形容对官场厌倦,有意归隐的心情。 急杵捣心 形容惊异不安的心情。 满腹牢骚 牢骚:抑郁不平之感。一肚子的不满情绪。形容心情极为抑郁,很不得意。 面如死灰 死灰:冷却的灰烬。形容因心情沮丧或受惊吓而脸色灰白。 面若死灰 形容因心情极度沮丧或惊恐而脸色灰暗。 平心定气 指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泣血稽颡 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仪,屈膝下跪,以额触地。指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向前来致哀的宾客哭拜并致以谢忱。 迁延观望 谓心情犹豫而行动迟延。 求贤如渴 慕求贤人,如渴思饮。形容求贤心情十分迫切。 搔首踟蹰 搔首:用手挠头。踟蹰:来回走动。形容心情焦急、惶惑或犹豫。亦作“搔首踟躇”。 神清气爽 ①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②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爽心悦目 谓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 痛快淋漓 淋漓:心情舒畅。形容非常痛快。 徒乱人意 意:心情。只会扰乱人的心情,起不到别的作用。 吐气扬眉 形容受压抑的心情得以舒展而感到快意。 唾壶击缺 亦作“唾壶敲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王敦)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后以“唾壶击缺”或“唾壶敲缺”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 喜上眉梢 喜悦的心情从眉眼上表现出来。 掀拳裸袖 高举拳头,卷起衣袖。表示心情激动。 心焦如焚 心里焦躁,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焦灼难忍。 心焦如火 内心焦躁得如着火一般。形容焦灼难忍的心情,亦作“心焦如焚”。 欣然自得 心情舒适、自觉得意貌。 心神不宁 定:安定。形容心情不平静。 意懒心慵 懒、慵:怠倦,消沉。心情怠倦消沉。亦作“意慵心懒”。 倚闾望切 闾:古代里巷的门。靠在里巷的门口向远处殷切地望着。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心情十分殷切。亦作“倚闾而望”、“倚门而望”、“倚门倚闾”、“倚门之望”、“倚门而望”、“倚闾之思”。 以日为年 过一日如同过一年的时间那样漫长难熬。形容心情焦急。亦作“以日为岁”。 悠然自得 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形容神态悠闲、心情舒适。 语重心沉 言辞恳切,心情沉重。 悦目赏心 看了美好景物而心情舒畅。 孜孜汲汲 心情急切、勤勉不懈的样子。 不紧不慢 〖解释〗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解释〗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屏气慑息 〖解释〗暂时止住了呼吸。形容心情紧张或注意力过于集中的情状。 人逢喜事精神爽 〖解释〗人遇到喜庆之事则心情舒畅。 若释重负 〖解释〗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同“如释重负”。 笑傲风月 〖解释〗犹言吟风弄月。形容心情悠闲自在。 熏风解愠 〖解释〗熏风:和风;愠:恼怒怨恨。温和的风可以消除心中的烦恼,使人心情舒畅。 黯然魂销 黯然:心神沮丧的样子;魂销:灵魂离开了躯壳。形容心情极其沮丧、哀痛,以致心神无主的样子 黯然无神 黯然:心情抑郁沮丧的样子。无精打采
悲欢离合,喜气洋洋,哀恸不已亲满意望采纳
栩栩如生,心乱如麻,依然如故,始终如一,宾至如归,... 文思如泉 目光如炬 栩栩如生 执法如山 用兵如神 忧心如捣 一清如水 亦复如是 应对如流 忧心如焚 有眼如盲 兴高采烈 手舞足蹈 兴致勃勃 黯然无神 黯然:心情抑郁沮丧的样子。无精打采 黯然魂销 黯然:心神沮丧的样子;魂销:灵魂离开了躯壳。形容心情极其沮丧、哀痛,以致心神无主的样子 熏风解愠 〖解释〗熏风:和风;愠:恼怒怨恨。温和的风可以消除心中的烦恼,使人心情舒畅。 笑傲风月 〖解释〗犹言吟风弄月。形容心情悠闲自在。 若释重负 〖解释〗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同“如释重负”。 人逢喜事精神爽 〖解释〗人遇到喜庆之事则心情舒畅。 屏气慑息 〖解释〗暂时止住了呼吸。形容心情紧张或注意力过于集中的情状。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解释〗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不紧不慢 〖解释〗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孜孜汲汲 心情急切、勤勉不懈的样子。 悦目赏心 看了美好景物而心情舒畅。 语重心沉 言辞恳切,心情沉重。 悠然自得 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形容神态悠闲、心情舒适。 以日为年 过一日如同过一年的时间那样漫长难熬。形容心情焦急。亦作“以日为岁”。 倚闾望切 闾:古代里巷的门。靠在里巷的门口向远处殷切地望着。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心情十分殷切。亦作“倚闾而望”、“倚门而望”、“倚门倚闾”、“倚门之望”、“倚门而望”、“倚闾之思”。 意懒心慵 懒、慵:怠倦,消沉。心情怠倦消沉。亦作“意慵心懒”。 心神不宁 定:安定。形容心情不平静。 欣然自得 心情舒适、自觉得意貌。 心焦如火 内心焦躁得如着火一般。形容焦灼难忍的心情,亦作“心焦如焚”。 心焦如焚 心里焦躁,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焦灼难忍。 掀拳裸袖 高举拳头,卷起衣袖。表示心情激动。 喜上眉梢 喜悦的心情从眉眼上表现出来。 唾壶击缺 亦作“唾壶敲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王敦)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后以“唾壶击缺”或“唾壶敲缺”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 吐气扬眉 形容受压抑的心情得以舒展而感到快意。 徒乱人意 意:心 喜:冁然而笑 大喜过望 大喜若狂 得意忘形 怫然不悦 抚掌大笑 鼓舞欢忻 鼓舞欢欣 忽忽不乐 欢呼雀跃 横眉吐气 欢天喜地 欢欣鼓舞 含笑九泉 欢欣若狂 欢喜若狂 皆大欢喜 酒酣耳热 惊喜欲狂 近悦远来 开眉笑眼 开眉展眼 哭丧着脸 乐极悲生 乐嗟苦咄 乐极生悲 利灾乐祸 眉飞眼笑 眉花眼笑 眉欢眼笑 眉开眼笑 亲痛仇快 人莫予毒 受宠若惊 杀风景 手舞足蹈 谈笑风生 他乡遇故知 闻宠若惊 闻过则喜 无精嗒彩 无精打彩 无情无彩 喜不自胜 喜出望外 心花怒放 心花怒发 喜眉笑眼 喜怒不形于色 喜怒无常 欣喜若狂 喜笑颜开 喜行于色 心悦诚服 心痒难挠 幸灾乐祸 笑逐颜开 一悲一喜 宜嗔宜喜 眼开眉展 扬眉吐气 悦目娱心 一嚬一笑 怡情悦性 怡然自得 怡然自乐 眼笑眉飞怒:怒不可遏 怒发冲冠 怒目而视 怒气冲冲 怒形于色 勃然大怒 藏怒宿怨 春笋怒发 东怒西怨 敢怒而不敢言 敢怒敢言 横眉怒目 赫然而怒 金刚怒目 戟指怒目 老羞成怒 怒不可遏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怒发冲冠 怒火中烧 怒目而视 怒目切齿 怒猊渴骥 怒气冲天 恼羞成怒 怒形于色 迁怒于人 室怒市色 天怒人怨 鲜车怒马 心花怒放 喜怒哀乐 喜怒无常 嬉笑怒骂 众怒难犯哀:黯然神伤 黯然失色 百爪挠心 缠绵悱恻 愁眉苦脸 愁眉锁眼 捶胸顿足 多愁善感 灰心丧气 痛定思痛 心灰意冷 泣不成声 撕心裂肺 愁眉不展 哎声叹气 闷闷不乐伤心欲绝 痛不欲声 寝食难安 忧心忡忡 愁眉苦脸 泣不成声 悲痛莫名 天下缟素 愁云惨雾 老泪纵横 心如刀割椎心泣血 痛心疾首 生不如死 如丧考妣 愈哭无泪 撕心裂肺 垂胸顿足 痛不欲生 悲痛欲绝 乐:乐不极盘 乐不可极 乐不可言 乐不可支 乐不思蜀 乐此不倦 乐此不疲 乐昌分镜 乐昌破镜 乐成人美 乐昌之镜 乐道安命 乐道安贫 乐道好古 乐道忘饥 乐道遗荣 乐而不荒 乐而不淫 乐而不厌 乐而忘返 乐而忘死 乐祸幸灾 乐极哀来 乐尽哀生 乐极悲来 乐尽悲来 乐极悲生 乐嗟苦咄 乐极生哀 乐极生悲 乐极则悲 乐极则忧 乐山爱水 乐善不倦 乐善好施 乐善好义 乐事劝功 乐天安命 乐退安贫 乐天任命 乐天知命 乐往哀来 乐新厌旧 乐行忧违 乐业安居 乐以忘忧 乐在其中
喜:冁然而笑 大喜过望 大喜若狂 得意忘形 怫然不悦 抚掌大笑 鼓舞欢忻 鼓舞欢欣 忽忽不乐 欢呼雀跃 横眉吐气 欢天喜地 欢欣鼓舞 含笑九泉 欢欣若狂 欢喜若狂 皆大欢喜 酒酣耳热 惊喜欲狂 近悦远来 开眉笑眼 开眉展眼 哭丧着脸 乐极悲生 乐嗟苦咄 乐极生悲 利灾乐祸 眉飞眼笑 眉花眼笑 眉欢眼笑 眉开眼笑 亲痛仇快 人莫予毒 受宠若惊 杀风景 手舞足蹈 谈笑风生 他乡遇故知 闻宠若惊 闻过则喜 无精嗒彩 无精打彩 无情无彩 喜不自胜 喜出望外 心花怒放 心花怒发 喜眉笑眼 喜怒不形于色 喜怒无常 欣喜若狂 喜笑颜开 喜行于色 心悦诚服 心痒难挠 幸灾乐祸 笑逐颜开 一悲一喜 宜嗔宜喜 眼开眉展 扬眉吐气 悦目娱心 一嚬一笑 怡情悦性 怡然自得 怡然自乐 眼笑眉飞怒:怒不可遏 怒发冲冠 怒目而视 怒气冲冲 怒形于色 勃然大怒 藏怒宿怨 春笋怒发 东怒西怨 敢怒而不敢言 敢怒敢言 横眉怒目 赫然而怒 金刚怒目 戟指怒目 老羞成怒 怒不可遏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怒发冲冠 怒火中烧 怒目而视 怒目切齿 怒猊渴骥 怒气冲天 恼羞成怒 怒形于色 迁怒于人 室怒市色 天怒人怨 鲜车怒马 心花怒放 喜怒哀乐 喜怒无常 嬉笑怒骂 众怒难犯哀:黯然神伤 黯然失色 百爪挠心 缠绵悱恻 愁眉苦脸 愁眉锁眼 捶胸顿足 多愁善感 灰心丧气 痛定思痛 心灰意冷 泣不成声 撕心裂肺 愁眉不展 哎声叹气 闷闷不乐伤心欲绝 痛不欲声 寝食难安 忧心忡忡 愁眉苦脸 泣不成声 悲痛莫名 天下缟素 愁云惨雾 老泪纵横 心如刀割椎心泣血 痛心疾首 生不如死 如丧考妣 愈哭无泪 撕心裂肺 垂胸顿足 痛不欲生 悲痛欲绝 乐:乐不极盘 乐不可极 乐不可言 乐不可支 乐不思蜀 乐此不倦 乐此不疲 乐昌分镜 乐昌破镜 乐成人美 乐昌之镜 乐道安命 乐道安贫 乐道好古 乐道忘饥 乐道遗荣 乐而不荒 乐而不淫 乐而不厌 乐而忘返 乐而忘死 乐祸幸灾 乐极哀来 乐尽哀生 乐极悲来 乐尽悲来 乐极悲生 乐嗟苦咄 乐极生哀 乐极生悲 乐极则悲 乐极则忧 乐山爱水 乐善不倦 乐善好施 乐善好义 乐事劝功 乐天安命 乐退安贫 乐天任命 乐天知命 乐往哀来 乐新厌旧 乐行忧违 乐业安居 乐以忘忧 乐在其中【沫浅゛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追问】

描写心情的成语 喜怒哀乐全都20个以上有15以上丰厚报酬

3,我最欣赏的孔子格言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曾今说过自己是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由此可见“论语”一书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社会中起着相当大的一个作用,,作为治国之本的“论语”被世人所推崇,而它的作者——孔夫子,在数千年之后的现在依然是万人敬仰的至圣伟人,因为他的经典儒家思想陶冶了整个中国的核心。简而言之,中国的文化极大地受到了孔圣人的影响。世上的所有真理都是经历时间的磨砺才站稳脚跟的,正如孔子的儒派思想;并且所有的真理都不张扬,它是慢慢潜入人们的思想之中,所以朴素的也只有是真理了。最主要的,真理其实很普通,正如春耕,秋收,日起月落它不会披上羊皮,迷惑人们,它只是支持着事物最根本的本质,而没有半点虚假.。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地心说虽被天主教支持但最终却被日心说压倒一样。孔圣人便是真理的缔造者,如果我们去看他的画像的话,很易看出他具备着所有智者和长者的气质,朴素无华,简简单单的衣着,就像个极普通不过的老人,孔子之所以比凡人更高一层次,因为他是安贫乐道之人且早已领悟天地人之道,应该说这就是君子的表现,所注重的是心灵世界,而凡人为名利操劳,图的是物质世界,简而言之:凡人的眼睛看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由此一想,要是没了孔子,这个世界将会怎样?古典文化研究者——于丹在她的著书中这样写道: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也就是说,论语是人们通向幸福的航标。正是有了孔子的真理,世界变得靓丽了起来,
记得孔子说过:“不强不远,不劳无功,不忠无亲,不信无复,不恭无礼”慎此五者可长久矣。 其意思是:不坚强不能致远,不勤劳不能成功,不忠诚无人亲近,不守信无人回报,不恭敬没有礼节。请谨慎按这五条去做,就可以长久立世。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内容涉及许多方面,概括地说,不外乎俩个方面:一是如何做人,一是如何成事。 先来看看强不远。孔子说,做人“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这就是一种刚毅之强。唯有“强”,才有恢弘,高远之情怀。 其次看看不劳无功。从某种意义上说,苦难是人活着的证明,人死了便没有苦难,不想出力而想获益者,除非是遇上了守株待兔式的好运,否则想要不劳而获那是异想天开。 再来看看不忠无亲。人与人之间整天处在尔虞我诈的环境里,要么整天算计别人,要么整天防备被别人算计。那还有什么忠可言。对人应该竭心尽力,真诚无私,这才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 关于不信无复,我一直理解不透。大概是为人处事,必须自己首先讲信用,才能有回报吧。大概是这个意思。 最后不恭无礼。就是待人处事恭敬,严肃,尊重人,这就是礼吧。把人当人看,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对人傲慢无礼。这就是我的理解。如有不对之处,敬请指正。
《论语》全文 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第二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八佾第三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汝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若林放乎!”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子曰:“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或问谛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也。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子语鲁太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徼如也,绎如也。以成。”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里仁第四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公冶长第五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琏瑚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宰予旦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伥。”子曰:“伥也欲。焉得刚!”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悦,何如其知也。”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至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醢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雍也第六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问子桑伯。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庚。”冉子于其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锌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伯牛有疾,子问之,至牖执其手,曰:“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明灭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子曰:“不有祝跎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子曰:“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子曰:“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述而第七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之所慎:齐,战,疾。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泰伯第八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思,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悖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倥倥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夫!”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子罕第九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遂欲从之,末由也已。”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闲,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温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衣敝韫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祈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是室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
(优等生专用)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了贤哉回也, (后进生专用)颂诗三百,使于诸侯不达,始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奚以为

我最欣赏的孔子格言


文章TAG:乐山  乐山市  志远  酒厂  乐山市志远酒厂怎么样  三个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