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康里巎巎渔父词是什么时候作品

康里巎巎[náo](1295年—1345年),字子山,号正斋、恕叟,蒙古族(康里部),元代著名书法家。他的祖父燕真服侍元世祖忽必烈,征战有功,受到重用。父亲不忽木官至平章政事,为元世祖、元成宗朝的名臣,对汉文化领悟颇深。康里巎巎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博通群书。任秘书监丞、礼部尚书、监群书内司、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等职。不但亲览元内府的书画收藏,而且直接参与元朝文化制度的规划。他在推动民族文化交流,促进蒙古统治者汉化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曾任礼部尚书、奎章阁大学士,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以书名世。书与赵孟頫、鲜于枢、邓文原齐名,世称“北巎南赵”。他的成就主要在行草,代表作有《谪龙说卷》、《李白古风诗卷》、《述笔法卷》等。
康里巎巎《渔父辞》 选自《三希堂法帖》...康里巎巎(nao,二声)(1295~1345)蒙古族(康里部),元代著名少数民族书法家。字子山,号正斋、恕叟。曾任礼部尚书、奎章阁大学士,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以书名世。书与赵孟頫、鲜于枢、邓文原齐名,世称“北巎南赵”。

康里巎巎渔父词是什么时候作品

2,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作者杨慎的简介

杨慎,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 、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杨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后人论及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杨慎为第一。他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著作达四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主要作品《升庵集》《江陵别内》《宝井篇》《滇池涸》等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作者】杨慎 【朝代】明《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希望能帮助到你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作者杨慎的简介

3,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东坡频年谪居,尝作 《洗儿诗》,曰: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这首诗语言浅白易懂,虽然仅28个字,情感却跌宕起伏,表面上是为孩儿写诗,而实际上既讽刺了权贵,又是“似诉平生不得志”。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四川眉山人。与父洵、弟辙,号称三苏。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曾任凤翔判官、殿中丞等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出为杭州等地方官。后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回京,入御史台狱,释放后,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宋哲宗时,召为翰林学士。后又出知杭州,而后一再遭贬,先后贬到惠州、琼州、昌化。宋徽宗即位大赦,被召回京,病死在常州旅舍。 了解了苏轼的生平后,读这首诗就不会感觉到苏轼真正希望孩儿“愚且鲁”,而是借对孩儿智商和性格的期望,抒发自己的满腔激愤;借希望孩儿“无灾无难到公卿”,讽刺当时“愚且鲁”的公卿们。 苏轼是诗词文俱佳的大文豪,他的作品讲究炼词炼意,这首七绝也是如此。一个“望”字,写尽了人们对孩子的期待;一个“误”字,道尽了自己一生的遭遇。诗中几处转折,情味全在其中:世人望子聪明,我却望子愚蠢,一转折也;人聪明就该一生顺利,我却因聪明误了一生,二转折也;愚鲁的人该无所作为,但却能“无灾无难到公卿”,三转折也。苏轼的牢骚全在这些转折中。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文章TAG:翰林  洞天  酒厂  康里巎巎  翰林洞天酒厂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