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厂制曲工作视频全部流程,有没有能具体的介绍大曲酒的生产流程
来源:整理 编辑:美酒知识 2023-06-30 00:20:31
本文目录一览
1,有没有能具体的介绍大曲酒的生产流程
宿迁洋河镇锦洋曲酒总结:
大曲的生产工艺流程:
小麦→润水→堆积→磨碎→加水拌和→装入曲模→踏曲→入制曲室培养→翻曲→堆曲→出曲→入库贮藏→成品曲
砖块式的大曲,是由专门的制曲工人踏制的。踏曲是一项即辛苦又有趣的工作。颇有讲究。首先是其严密的组织形式及相互配合的工作方式,往往有一监工,由曲坊主人或有经验的人担任。制曲工人有严密的分工,有人专门量原料和水,有的专门拌料,有的专事搬运,曲面装入木模,由踏曲工踏实。踏曲工有十几人甚至数十入之多。每人规定踏几脚,如第一人连踏三脚,第二人接过去,同时即翻一面,再踏三脚,第三人又接下去,最多时一块曲需经过60人的踏制。然后由专入取出木模,还有专门的人从事曲块边边角角部位的踏制,有人负责修曲,使曲块平滑。由数人搬至曲室。这样严密的踏曲组织系统,其目的是为了踏制高质量的块曲。踏曲最重要的是要使曲块紧密,一方面是为了减少曲块在搬运过程中曲块的破碎,更重要的是曲块的紧密程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酒曲中所繁殖的微生物。制块曲所用的曲模,采用砖形,这大概也是数百年的经验积累下来,人们认为这是一种最佳的几何形状。前面说过,较原始的曲模较小,有园形,扁方形,而长方体的砖形则是综合了各种因素之后所确定的最佳几何形状。这些因素大致包括:曲面的粘性, 曲块水分的蒸发需要,散热的需要,踏制时的力量大小,曲块堆积的需要,搬运的需要。

2,酒曲的制作过程 请详细
一、原料:大米、辣蓼草、桂树叶、桔树叶、扁豆叶、竹叶、田边草。 二、粉碎:桂树叶、桔树叶、扁豆叶、竹叶、田边草各200克,辣蓼草4公斤切碎晒干与50公斤大米混合,用粉碎机粉碎后待用。以上是50公斤大米为标准的配比量,如少量制作即按比例缩减。 三、制丸:将上述混合粉加入37摄氏度温水搅拌,加水量以手捏成团而不滴水为宜,做成鸭蛋大小的球丸。 四、装筐:把球丸放在筐里转动,边转边撒上药头(备用的老酒曲研成的粉)。药头用量控制在使球丸表面均匀沾上一层即可。把裹上酒曲粉的球丸装进筐(或谷筛)里,每装一层铺上一层稻草,注意球丸之间的间隔不宜过密。 五、发酵:将装好球丸的筐逐只放进谷仓,或选一墙角,底下铺上稻草,将筐放上,上面盖一层稻草,用薄膜包裹(气温高时不用薄膜)。发酵24~36小时,见薄膜或稻草上有水珠时,将覆盖物掀开,降温通风,以免温度过高,烧坏酒曲。待其自然冷却后取出摊晒,干燥即为成品。 六、注意:发酵是决定酒曲好坏的关键环节,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发酵良好的酒曲球丸上遍生一层白色细绒毛;如果温度过高,没有及时通风降温,酒曲上的白色细绒毛就会变黑,有霉样斑块,严重影响质量。基本流程:泡米--蒸米--混合酒曲--密封存放--等待---开吃 原料:糯米、醪糟曲(曲子的质量直接影响醪糟的味道) 首先,选择粒大而均匀的糯米,淘洗干净放入清水淹没浸泡。注意掌握好时间:糯米夏季泡5个小时,冬季泡7-8个小时;泡好后捞出沥干水分。 蒸锅洗干净,不要有油,在蒸格内铺一层纱布,放置蒸锅上,水开后,将糯米均匀松散地舀入,加盖用旺火蒸。(不管你采用什么厨具,总之一定要把米蒸熟蒸透。) 在蒸的时候乘空档,在一碗温水(大饭碗、大约三十五度)里放入甜酒曲,令其提前繁殖;(大约提前十至十五分钟最好) 糯米蒸透后,倒在可沥水的容器内摊开,用较多的凉开水从糯米上淋下过滤,使糯米淋散沥冷。(目的在于不让糯米粘在一起,做出来后会更好,沥冷不是完全冷,四十五度左右,手摸有点烫手,太凉,很难发酵;太热,菌会被烫死) 将酒曲均匀地混入糯米饭中,手要快速的将其拌匀、压实,快速的将其放入准备好的陶瓷罐里(可采用其它材质容器,但不要使用塑料容器,另外一定要压实)。 然后,再将米抹平,于中心处挖1个园洞,手指大小即可。小洞中再加入少许曲药。盖上盖,密封好(不密封好的话,到时酒味会窜到外面来哟),外面用保温材料(如毛巾被什么的)裹上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温度一般应在30℃~32℃之间,一天左右就可吃了。注意:在醪糟做好之前,尽量不要再搬动。 取出酒酿后,如果你觉的太甜,或酒味不够浓,可以加入三、四大碗的凉开水,一、两匙的白酒再在室温下发酵一下即可。 一次吃不完的,最好蒸一下,杀死其中的发酵菌。 保温方法:如有的朋友所处的地方温度不够的话,除了包保温材料外,也可采用最简单的方法来保温,如用热水袋装入热水后贴着容器放好,再用保温材料将容器与热水袋一起包住。中途可进行换水,但换水时尽量动作小,尽量不要晃动太大。 发酵时间夏季一般24小时,冬季48小时,春秋季36小时,当醪糟在容器中浮起,可以转动,醪糟中心园洞内完全装满汁水即成。 关键在于保持发酵温度,一般应在30℃~32℃之间。 全过程中一定不能粘油,一定卫生,速度要快;家里如果请客剩下一锅剩饭,也可以拿来做酒酿,只是味道没法跟糯米做的比。 如果发酵过度,糯米就空了,全是水,酒味过于浓烈。 如果发酵不足,糯米有生米粒,硌牙,甜味不足,酒味也不足。 拌酒曲的时候,如果水洒得太多了,最后糯米是空的,也不成块,一煮就散。 原料 成品
3,酒曲的制作过程 请详细
酒曲简易制作法
一、原料:大米、辣蓼草、桂树叶、桔树叶、扁豆叶、竹叶、田边草。 二、粉碎:桂树叶、桔树叶、扁豆叶、竹叶、田边草各200克,辣蓼草4公斤切碎晒干与50公斤大米混合,用粉碎机粉碎后待用。以上是50公斤大米为标准的配比量,如少量制作即按比例缩减。 三、制丸:将上述混合粉加入37摄氏度温水搅拌,加水量以手捏成团而不滴水为宜,做成鸭蛋大小的球丸。 四、装筐:把球丸放在筐里转动,边转边撒上药头(备用的老酒曲研成的粉)。药头用量控制在使球丸表面均匀沾上一层即可。把裹上酒曲粉的球丸装进筐(或谷筛)里,每装一层铺上一层稻草,注意球丸之间的间隔不宜过密。 五、发酵:将装好球丸的筐逐只放进谷仓,或选一墙角,底下铺上稻草,将筐放上,上面盖一层稻草,用薄膜包裹(气温高时不用薄膜)。发酵24~36小时,见薄膜或稻草上有水珠时,将覆盖物掀开,降温通风,以免温度过高,烧坏酒曲。待其自然冷却后取出摊晒,干燥即为成品。 六、注意:发酵是决定酒曲好坏的关键环节,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发酵良好的酒曲球丸上遍生一层白色细绒毛;如果温度过高,没有及时通风降温,酒曲上的白色细绒毛就会变黑,有霉样斑块,严重影响质量。基本流程:泡米--蒸米--混合酒曲--密封存放--等待---开吃
原料:糯米、醪糟曲(曲子的质量直接影响醪糟的味道)
首先,选择粒大而均匀的糯米,淘洗干净放入清水淹没浸泡。注意掌握好时间:糯米夏季泡5个小时,冬季泡7-8个小时;泡好后捞出沥干水分。
蒸锅洗干净,不要有油,在蒸格内铺一层纱布,放置蒸锅上,水开后,将糯米均匀松散地舀入,加盖用旺火蒸。(不管你采用什么厨具,总之一定要把米蒸熟蒸透。)
在蒸的时候乘空档,在一碗温水(大饭碗、大约三十五度)里放入甜酒曲,令其提前繁殖;(大约提前十至十五分钟最好)
糯米蒸透后,倒在可沥水的容器内摊开,用较多的凉开水从糯米上淋下过滤,使糯米淋散沥冷。(目的在于不让糯米粘在一起,做出来后会更好,沥冷不是完全冷,四十五度左右,手摸有点烫手,太凉,很难发酵;太热,菌会被烫死)
将酒曲均匀地混入糯米饭中,手要快速的将其拌匀、压实,快速的将其放入准备好的陶瓷罐里(可采用其它材质容器,但不要使用塑料容器,另外一定要压实)。
然后,再将米抹平,于中心处挖1个园洞,手指大小即可。小洞中再加入少许曲药。盖上盖,密封好(不密封好的话,到时酒味会窜到外面来哟),外面用保温材料(如毛巾被什么的)裹上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温度一般应在30℃~32℃之间,一天左右就可吃了。注意:在醪糟做好之前,尽量不要再搬动。
取出酒酿后,如果你觉的太甜,或酒味不够浓,可以加入三、四大碗的凉开水,一、两匙的白酒再在室温下发酵一下即可。
一次吃不完的,最好蒸一下,杀死其中的发酵菌。
保温方法:如有的朋友所处的地方温度不够的话,除了包保温材料外,也可采用最简单的方法来保温,如用热水袋装入热水后贴着容器放好,再用保温材料将容器与热水袋一起包住。中途可进行换水,但换水时尽量动作小,尽量不要晃动太大。
发酵时间夏季一般24小时,冬季48小时,春秋季36小时,当醪糟在容器中浮起,可以转动,醪糟中心园洞内完全装满汁水即成。
关键在于保持发酵温度,一般应在30℃~32℃之间。
全过程中一定不能粘油,一定卫生,速度要快;家里如果请客剩下一锅剩饭,也可以拿来做酒酿,只是味道没法跟糯米做的比。
如果发酵过度,糯米就空了,全是水,酒味过于浓烈。
如果发酵不足,糯米有生米粒,硌牙,甜味不足,酒味也不足。
拌酒曲的时候,如果水洒得太多了,最后糯米是空的,也不成块,一煮就散。
原料
成品
文章TAG:
酒厂 制曲 工作 视频 酒厂制曲工作视频全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