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宁化有什么美食,首先想到的就是宁化老鼠干。殊不知,宁化这么一个小县城也是有的,宁化客家小吃是宁化的客家先民因常年的迁徙生活所创造出来的,很多都很有特色,宁化是客家祖地,客家小吃有300多个品种,客家烧卖、米包子等15个品种是“中华名小吃”,宁化最为著名且最具特色就是宁化“八大碗”,即白斩鸡、伊府面、炒燕、炖底肉、糖醋鱼、八宝饭、兜汤、红枣米仁汤。

1、福建宁化有什么美食可以推荐?

说到宁化有什么美食,首先想到的就是宁化老鼠干。老鼠干是用田鼠制作而成的,田鼠对农作物伤害很大,所以,把它做成老鼠干也是对农作物的一种保护,老鼠干,听上去很吓人,但是,很多人却很喜欢它,不仅仅因为它“美味可口”,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成分很高。据说,还具有一定要药用价值,对尿频或小孩尿床症具有显著疗效,

但是,对于这样的美食,只能说,我没有口福,享受不来。宁化是客家祖地,客家小吃有300多个品种,客家烧卖、米包子等15个品种是“中华名小吃”,宁化最为著名且最具特色就是宁化“八大碗”,即白斩鸡、伊府面、炒燕、炖底肉、糖醋鱼、八宝饭、兜汤、红枣米仁汤,这宁化八大碗中,我最喜欢的是兜汤!喝一口兜汤,感觉清甜爽口,特别适合下饭。

兜汤有“猪兜”和“牛兜”两种,制作简单又讲究,兜汤稍许熟了,一定要趁烫吃,汤鲜肉滑,垂涎三尺。宁化的卤驼子,也是不错的一款美食,卤驼子,其实就是特殊形状的豆腐,但是驼子含水量比普通的豆腐少,也比普通的豆腐结实。据说宁化最早做这种豆腐的师傅又是个驼背之人,所以人们为了把这种豆腐与普通豆腐区分开来,就把这种豆腐叫“驼子”了,

2、三明宁化有哪些历史名人?

三明市宁化县,地处福建省西部,武夷山东麓,是福建通往江西省的一大要冲。宁化古称黄连峒,建县至今1290余年,2011年底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认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在宁化的历史上,人才辈出,据统计,自唐至清考中举人152名、进士50名、状元1名,民国时期大学毕业的有90余人,出国留学的有10人。

以下将简要介绍下宁化的几个名人,伍正己——汀州的第一位进士伍正己,初名愿,字公谨。约生于唐贞元十年(794年),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登进士第,为汀州府第一个举进士的人。调任临州(今甘肃临洮)尉时改名正己,官到御史中丞,郑文宝郑文宝,字仲贤,宁化水茜乡庙前村郑家坊人。生于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系宋朝左千牛卫大将军郑彦华之子,

文宝从政之时,不论事之大小,都热心献策,积极力行。他的文采也毫不逊色,晏殊、欧阳修、司马光对他的诗都赞赏有加。欧阳修甚至认为“兵部风味不减少陵摩诘”,把郑文宝的诗收进他编的《归田录》,他的篆书也是造脂颇深在现存秦铭刻文中,《峄山碑》(重刻本)即为郑文宝所书(原件见于西安碑林)。黄慎——“扬州八怪”之一黄慎,原名盛,字公懋、恭寿,号瘿瓢山人、东海布衣,宁化人,清初著名画家,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生,

他的画,无论是人物还是山水花鸟都颇具特色。同为扬州八怪的郑板桥对其评价是:“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黄慎还有“诗书画三绝”的美誉。1987年8月,中共宁化县委、县人民政府隆重举行黄慎诞生三百周年纪念会,并在南大街口瘿瓢园竖立黄慎塑像,李世熊——著作《物感》被誉为我国第一部伊索式的寓言集李世熊,字元仲,号寒支,媿庵,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九月二十日出生于宁化县泉上里龙乡(今泉上镇泉上村)。

李世熊博览群书,贯通经史,有《奉行录》、《经正录》、《史感》、《物感》、《寒支初集》、《寒支二集》及《狗马史记》等著述,其中,《物感》被誉为我国第一部伊索式的寓言集,而所纂的《宁化县志》更是被誉为天下名志。雷鋐,字贯一,号翠庭,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生于宁化城关,雷鋐在理学研究上有很深造诣,极力推崇和继承程朱理学思想,他特别推崇刘宗周、黄道周等学问、人品、气节,视其为楷模。


文章TAG:宁化  三明  名人  特产  宁化有什么特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