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些奇葩,泡鲜果酒,用52度白酒;泡药酒,却又弄成了42度以下的低度白酒。用高度酒,而且是非谷物酿造的白酒泡药酒最好,虽然药酒有一定功效,但并非人人适宜,再怎么香,跟药用价值扯不上一毛钱的关系,如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肝肾疾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者,都不宜饮酒;妊娠期、哺乳期的女性都不适宜饮用药酒;服药期间的人群要暂停饮用药酒。
1、泡药酒用哪种白酒最好呢?
用高度酒,而且是非谷物酿造的白酒泡药酒最好。高度酒,是说50度以上的白酒,看过一些奇葩,泡鲜果酒,用52度白酒;泡药酒,却又弄成了42度以下的低度白酒。其实,只要喝酒,不论高度还是低度,酒精本身该有的问题都会有,但是,非高度白酒不足以保存和激发药性,讲到保存,一是药材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二是药材本身的水分。
高酒精浓度可以杀菌杀微生物,更主要的是,可以忽略药材中的水分,如此才不易变质;激发药性方面,主要是因为高度酒的醇含量更高,这样才足已使药材中的醇溶性物质逸出,渗透到酒中去,接下来,就是非常非常多的人容易走进的误区,也就是,大部分人以为,用纯粮食酒泡药酒才最好。正好错了,纯粮食酒好,好在哪?好在它的酯类物质含量比较高。
酯类物质是白酒的重要香味成分,换句话说,纯粮食酒很香,但是再怎么香,跟药用价值扯不上一毛钱的关系。就像以上讲过的,泡药酒,需要的是酒里的醇类物质含量足够多,才能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于酒中,醇类也是酯类的前驱物质,粮食酒里,醇类物质转化为酯类物质转化得比较多,相对的,用于溶解药材中成分的量就比较少了,这样是不利于药酒整体的功效的。
泡药酒,看重的就是酒的功效,如果仅仅是为了喝起来香,那直接喝酒得了,还泡哪门子药呢。还有不少人认为,酒越陈越好,药酒都是积年存货,——当你泡的是福尔马林呢?其实一般来说,药酒泡制超过一个月后,即使药材没有取出,也已经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反而还会造成药物有效成分被水解,损失药效。即使是质地坚硬的高密度药材,泡两个月也已够了,
而且,药酒也会变质,有些变质是不能目测到的,喝下去会对身体造成损害。虽然药酒有一定功效,但并非人人适宜,如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肝肾疾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者,都不宜饮酒;妊娠期、哺乳期的女性都不适宜饮用药酒;服药期间的人群要暂停饮用药酒。而且,药酒不宜长年服用,饮用时间过长会影响人体新陈代谢,造成蛋白质丢失,
2、大家喝的“酒”是怎么酿出来的?
“如果世上没有美酒,男人还有什么活头?如果男人不恋美色,女人还有什么盼头?”传言莫言所作的《酒色赋》,道出了“酒”之魅力!酒这个字,真是中国文化里最为博大精深的汉字之一。那么,“酒”字是怎么来的呢?一、民间传说传说古代一农夫(一说杜康),家里的粮食被雨淋了,舍不得扔,于是受了神仙的旨意,到村头去等(但不能过酉时)人,只要遇到三个人,就向他们每人要一滴血,取回来加入粮食中就不会浪费了,
农夫照办,果然在酉时之前收集到三滴血,加入粮食中后发生了奇妙的反应,变成了芳香无比饮料,一时不好叫什么,于是就用酉时的“酉”加三点水就有了“酒”字。据说三人中,一人是教书先生、一人是领兵打仗的将军,第三个是个疯子,结果酒里面就有了这三种血性,后来人们每每喝酒之时,开始就如先生一样礼让,文质彬彬,三杯过后,像将军一样豪气冲天,喝高了以后就像疯子一样胡言乱语、烂醉如泥,
二、酒之起源以上只是传说,我们言归正传。其实酒最早是天然产物,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中不经意间发现粮食可以变成酒,据《神农本草》所载,酒起源于远古与神农时代。晋人江统在《酒诰》记载:“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说明煮熟了的谷物,丢在野外,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可自行发酵成酒,
人们受这种自然发酵成酒的启示,逐渐发明了人工酿酒。三、酒字来源1、人们用坛子盛酒,于是最早的酒字就是酒坛的象形——“酉”字酉字,象形兼会意字,甲骨文、金文字形像酒坛,酉字下面是西,上面是一,“西”本指“西方”。在我国古文化中,西方与“秋季”搭配,“秋季”意味着“庄稼成熟”,故“西”转义指“谷物成熟”,其字形像酒坛。
文章TAG:药酒 白酒 白酒药酒怎么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