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的游牧帝国一崛起就土崩瓦解了。阿根廷虽然是南美三强之一,但目前军事实力其实并不强。纳粹后期从德国来到阿根廷的移民大多有犯罪记录或血债,所以在阿根廷不得不保持低调。由于历史原因,阿根廷一直对英国怀有敌意或漠不关心,包括英国西部一直是欧洲和马岛争端的对手。

二战后,很多德国人加入阿根廷籍,为什么发展不了阿根廷经济?

德裔是阿根廷人口构成在仅次于西意的第三大欧裔群体,在阿人口占比最多也就7%-8%一般认为有350万或再少些。据不同材料,二战后期,纳粹德国移民阿根廷的人数有约30 万,他们为何没有带来一个工业发达经济稳定的局面?从历史看,德国人移居南美要比南欧人晚得多,也不构成人口主流权力中坚实业大亨,无权无势之下不能苛求德裔整个16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占据了南美,西班牙人成为阿根廷最早的欧裔殖民定居者。

彼时意大利被西班牙统治,意南部贫穷农民中的一部分移民南美,寻求创业和幸福,他们的后裔占当代阿根廷人的3/4。那时轮不到德意志人移民南美,西半球没有他们的立足点。据称1870-1914年间,仅有23万德国人移居阿根廷,而西意是德的近30倍。后来者政治经济地位可想而知,撼动不了南欧人。纳粹德国后期来阿根廷的移民大多有案底或血债,到阿根廷得低调因为历史原因,阿根廷对英国一直仇视或冷淡,这包括西英在欧洲一直是对手,还有马岛之争。

且阿根廷相当一段时间不睬美国主要利益与英国一致。因此,二战初期阿根廷是倾向于德国的,特别是西意后裔的母亲国与纳粹德国基本保持一致。只是在欧洲战事的后期,阿根廷才从中立转向协约国。但对纳粹德国移民,它还是敞开大门欢迎。并且长期不追究其历史罪过。至于30万左右的德国移民,老老实实低调做人是第一位,哪有时间和精力去顾及阿根廷经济?他们也不想发财,只管平安再说也没有太多机会和空间。

当年洋务运动后大清帝国崛起的速度,确实令西方人感到震惊了吗?

震惊这种事,其实有两种定义,除了普通的之外,还有一种叫做你以为别人会震惊。大清国有相当数量的一批人,姑且说他们是爱大清的吧,他们的脑子里存在一种固定的逻辑,那就是大清国一直很强,不论发生什么事,西方人都会震惊。说几个教科书不会讲的真实事件吧,譬如1643年,大清国顺治帝即位那会,俄国侵略者就已经入侵中国东北的精奇里江达斡尔族居住区,达斡尔人击退了哥萨克匪徒,而大清国不发一兵一卒北上抵御,却集中力量南下,这一段真实的历史,爱清党就会选择忽视。

又譬如1651年,俄国人再次入侵黑龙江,将661名达斡尔人全部屠杀,大清国因为忙着镇压农民起义军和攻打南明,依旧不发一兵一卒,这一段真实的历史,爱清党也会选择忽视。再譬如说,1654年,俄国人从贝加尔湖侵入中国领土,强占尼布楚,这么大的事件,爱清党依旧会忽略。1658年,尼布楚彻底被俄国人占据,强大的大清国无力夺回——爱清党也选择忽视。

在雅克萨,大清国集结了3000兵力,俄国守军仅826人,结果却是围城许久而无法攻克——爱清党居然还认为这时候大清国依旧是强盛大国。爱清党一般又是爱俄党,在他们看来,俄国可以算是强国在当时欧洲人眼里其实很菜了,那么缅甸呢?清缅战争从1762年开打,一直到1769年才结束,结果是逃往云南的所有缅属土司,清朝都要交还给缅甸,并承认缅甸对所属土司的主权——这个结果,好意思说清朝赢了?当然,如果你看的是还珠格格,那就不提了。

所以大清国打不过俄国,也打不过缅甸,更打不过尼泊尔?1855年,尼泊尔入侵青藏高原。清朝能一口气把这么小的国家打回去吗?事实是清芬又要守口如瓶了。1856年,在驻藏大臣赫塔的斡旋下,《西藏尼泊尔条约》签订。条约虽然肯定了尼泊尔对中国皇帝的尊重,但一如既往地规定,西藏地方政府每年向尼泊尔缴纳的1万印尼盾礼物,实际上是清朝对尼泊尔的赔偿,尼泊尔人民在西藏享有治外法权——你敢说吗?而回到问题本身,大清的洋务运动真的让清朝崛起了吗?为什么清人买一些洋枪,外国人会很震惊?先不说别的,洋务运动的时间点是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末。


文章TAG:阿根廷帝国崛起  阿根廷  崛起  帝国  发展  经济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