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健皇帝朱允炆死在云南,这是他众多结局中较为可信的说法之一。整个大观楼描绘了滇池之美,却不知道滇池和西山也是传说中的。文健在滇期间住在狮子山,还游览了琅琊、洱源、鹤庆和通海。据明朝的传说,当时的将军穆英决定好好修建云南府城,但是一直没有什么好主意,直到有一天晚上,他梦见一条蟒蛇在吸取昆明的金银财宝,他大怒,质问为什么要让城里的人变穷。
有人说建文帝朱允炆在云南终老,真的吗?他为什么要跑到云南来?
建文帝朱允炆终老于云南,当是他众多结局的说法中较可信的一种。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孙。皇太子朱标因病早亡,朱元璋便将朱标之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朱允炆即位,称建文帝。但其在位仅三年半,其叔叔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率军攻破南京篡位。相关建文帝结局的说法,较可信的有两种,一说是他在城破之日自焚,据说朱棣进宫后,派人四处搜捕建文帝,最后在灰烬中找到几具面目焦烂残缺不全的尸体,有人指认其中一具就是建文帝。
朱棣于是对外宣布,帝后已死于火中,八天后安葬。明史明史稿明实录等书都有此类记载。明史记事本末却提供了另一种说法,因为除了史料记载,还有实物佐证,应是朱允炆结局中第二种较可信的结局城破后,宫中火起,皇后马氏自焚,危急之时有谋臣忽想到朱元璋曾留有遗箧,说日后有急变时可打开一观。急忙取来打开,见内装度牒袈裟剃刀等物和宫中暗道地图。
于是建文帝削发僧装,自称应文,与程济杨应能叶希贤等二十余臣从宫中地道逃走,至城郊神乐观,然后昼伏夜行,经两湖巴蜀,到达云南。在朱元璋义子沐英后人的帮助下安顿下来。建文帝主要住在今楚雄州武定县城西狮山,并在狮山坐化。狮山正续禅寺,如今仍保留着一些建文帝为僧后的遗迹,其藏经楼下有帝王宫,神龛内有三尊塑像,大小与真人相仿,正中为建文帝,披袈裟而坐,两边龛柱上各雕一金灿灿的天龙,相向而立。
楼两侧的配殿中还供着随建文帝出亡护驾诸臣的牌位。建文帝在云南的日子,除了住狮山,也到过浪穹今洱源鹤庆通海等地。而洱源眠龙洞建文帝具体所住的地方,还刻有据说是建文帝的遗作我行至东,山高水穷,虎迹蛟踪我行至南,地炎河干,貐猰巢环我行至北,黑雾白雪,独龙沉色我行至西,阴雨霏霏,弓矢野施我凄我惶,何地为行。
我凄我惶,何地为行当是建文帝流亡生活的真实写照。距眠龙洞不远,也就数十里内,尚有建文帝从亡大臣杨应能叶希贤的墓,墓旁二忠祠内供有建文帝白发僧服铜像,祠内有题联二副,其中一副祖以僧为帝,孙以帝为僧,转眼看兴亡,法席难追皇觉寺君不死竟归,臣不归竟死,抚膺悲宇宙,梵钟莫认景阳宫。看来,建文帝逃出宫后居云南之说,并非空穴来风。
昆明都有哪些故事传说?
昆明建城于公元前227年,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称之一。昆明市的一些传说可从大观楼长联中窥得一斑。大观楼长联被誉为古今天下第一长联,上书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说的是昆明的四座山金马山碧鸡山蛇山白鹤山。这句话里含着两个传说。第一个金马碧鸡。
传说有一天太阳从东面升起,发出了隆隆的巨响,原来是一匹金马从太阳中奔驰而出而当夜晚降临,月亮出来的时候,发出了哗哗的声音,原来是一只金雕玉琢的雄鸡从西面飞来。后来在昆明城中心建造了金马碧鸡坊,更有金马朝辉碧鸡秋色的胜景。第二个昆明城——灵龟城。昆明老城是依山势而建,搭建完成后,整个城池仿若一只灵龟。
据明朝的传说,当时的将军穆英决定好好修建云南府城,但是一直没有什么好主意,直到有一天晚上,他梦见一条蟒蛇在吸取昆明的金银财宝,他大怒,质问为什么要让城里的人变穷。蟒蛇变成了黑面人,和他打了起来。幸运的是,翠湖九龙池的九条龙骑着乌龟前来助阵,最终拦住了蟒蛇。醒来后,将军叫来当时著名的风水先生王占海,恳求他解决他的梦想。王占海指着北方的蛇山说,这是麻烦的原因,威胁要吞噬古城。
文章TAG:云南阿诗玛的故事 云南 阿诗玛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