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以上三种列入中国十大名茶的安徽茶,还有安徽十大名茶。在中国十大名茶中,安徽拥有四大名茶。除了以上十大名茶,安徽还有很多名茶。祁门红茶祁门红茶主要产于黄山市祁门县,属于红茶的范畴。四次入选中国十大名茶,也是所有上榜十大名茶中唯一的红茶。
安徽名茶很多,为什么感觉还是比不过浙江和福建?
我们刚刚去过一次黄山的茶叶之路,时间也不算长,就五天吧跑了休宁的松萝山,祁门的闪里箬坑,黄山下的西镇可能有错,黄山茶市,太平的猴坑,谢裕大的茶博馆等等一些原产地,有时甚至在当地的农家乐里面住下,村里面转转看人家聊天做茶,也算是很接地气的了解吧,关键是我自己有二十年的制茶售茶经验,这样交流起来更方便一些。
安徽皖南的茶叶在过去非常辉煌,徽商的一部分业务就是茶叶,松萝茶还是绿茶的师祖,祁红还是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甚至连现在六大茶类的分类都是安徽农大的教授发明的等等,徽茶的历史沉淀是没有问题的,总得来说和浙江比起来,第一是缺少一个真正的龙头,浙江现在是以龙井工艺为龙头,过去像我们老家做珠茶的都淘汰了,以香味口味嫩度为轴线,这样的分等级很容易推广,而安徽茶相对来说比较碎片,每个县都有自己工艺,然后越弄越小众,说实话这次比较失望的是黄山毛峰,去谢裕大结果展示厅泡的是陈茶,去茶厂茶农家遇上一两款香味不错的,但是没有量,没有批量的等级茶叶是无法做市场推广的。
第二是管理的落后,去黄山可以遍地看见插的粘虫板,对生态管理还不错,但是看到最多的是茶园的修剪管理,尤其是一些毛峰产地,说实话茶园都是老化的,这样导致茶叶的芽性不够,一发芽就张开,其实茶园老化在湖北江西包括江苏都很严重,老化的茶园茶叶外形不好,口味也是偏苦涩,尤其是新入手的客户是不喜欢的。第三是观念上的落后,像一些早茶种的推广,我认为是不够的,在浙江乌牛早虽然是饱受一些不公正的批评,但是从种植面积产量上来说是成功的,福建这一点做得比浙江还要好。
第四是市场机制的研究,说实话推广小众茶小众品牌有一个好处,就是价格相对比较高,但是那样无法做大市场,同样以浙江来说,没有浙江龙井的广大产量和大众价格,只靠西湖龙井的两万多亩茶地和五六百吨产量给谁喝?谁有机会买到,要知道现在中国的龙井茶市场消费超过十万吨,不知道现在杭州在西湖龙井上折腾什么?暂时就先聊这些 有不同意见和感想的请留言评论,谢谢!。
安徽是个出茶叶的地方,种类繁多,你心目中最好喝的茶是哪种?
吴敬梓儒林外史: 传杯换盏,吃到午后,杜慎卿叫取点心来,便是猪油饺饵鸭子肉包烧麦鹅油酥软香糕又是雨水煨的六安毛尖,每人一碗。 安徽茶叶,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门红茶等都很著名,但我还是钟情于毛尖。毛尖属性兼于绿茶黄茶之间,茶形细直,圆润光滑,外带白毫,香气悠长。黄山毛尖,采摘在清明至谷雨之间,特级: 初展的一芽一叶,一级: 初展的一芽一叶和一穿二叶外形紧结挺直,色泽油润,且带银毫冲泡汤色青翠明亮,清香浓郁,滋味纯爽。
请介绍一下安徽茶?有何分享?
安徽,简称皖,地跨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流域,处长江三角洲腹地,地貌呈现平原丘陵山地等多种类型,土壤多为红壤黄壤和棕壤等,适宜茶树生长。安徽南部的黄山和大别山山脉,土质适宜气候温润,云雾缥缈,自然环境极为适宜茶树生长,是安徽的主要产茶区。安徽是传统产茶大省,名茶辈出。中国十大名茶中,安徽茶叶就占了三个席位,包括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自然条件非常优越,茶树被云雾滋润,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黄山的毛峰细平微弯,像麻雀的舌头,带着白兰花的清香,醇厚甘甜,因此受到爱茶人士的喜爱。太平魁也产于安徽黄山,具体是黄山区,在黄山北麓。这里环境低湿,土壤肥沃,所以这里出产的茶叶品质得天独厚。
文章TAG:安徽茶名茶 名茶 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