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茶消失后,天池茶也衰落了,罗松茶紧随其后。黄山地区仍有大方茶的品牌,但大方茶的工艺与龙井茶相似。我根据茶书的记载推测过大方茶的技法。大方茶与龙井茶相比,缺少周转和散热,所以外观与龙井茶相似,但色泽差别较大。大方茶黑如铁,墨绿色。

碧螺春和龙井哪个好?

这是显示我茶史才华的时候了。龙井茶和碧螺春的相生相爱,还得从这两种茶叶的历史渊源说起。在明代中前期,社会上最好的茶叶,既不是龙井茶雍正七年定工艺,也不是碧螺春清康熙赐名,而是虎丘茶,大量的茶史记载虎丘茶第一或者虎丘天池茶第一天池指苏州天池山,然后呢中国茶界陆羽之后出了第二人——大方和尚。

大方在苏州虎丘寺进修十余年,尽得虎丘茶制法,然后呢虎丘茶因为朝廷高官索贿,寺中的僧侣不堪折磨,进而毁树,这在江南才子文征明的孙子文震亨的笔记中有记载,从此虎丘茶绝迹。虎丘茶消失以后,天池茶也随之没落,随之崛起的是松萝茶。松萝茶是大方和尚从虎丘寺移居到安徽休宁松萝山以后,在松萝山建寺修行时候根据虎丘茶的技法创造改进出来的茶种,基本和现在的炒青工艺技法相同了,松萝茶的厉害之处是让茶叶脱离了产地,通过技法也可以和虎丘产地一样的口味香味,从而让这种茶叶的技法,传播到安徽,浙江,湖北,江西,福建等大部分茶区 而且是挣相学习的技法。

这些在明代的所有茶书典籍中都有记载,茶录茶疏蒙史等等随便去翻。这样的传播,自然也有回流技术到苏州,虎丘天池已经败落,苏州洞庭山的水月寺到是继承了这种工艺,然后由寺庙传给当地的山民,当地人由于这种茶叶很香取了个不雅的名字香煞人 后来康熙下江南,游太湖时任苏州知府的宋荦进香茶,康熙因为原来名字不雅赐名碧螺春。

碧螺春的来历说完就该轮到龙井茶了。大方和尚在晚年,依旧是坚持茶道,改进技法,在原有松萝茶的基础上,改曲为直,创出了一种前所未有外形的直条形茶叶 ,同样是在康熙南巡的时候进贡,由于是大方和尚所创,赐名大方茶。大方茶的品牌在黄山地区还存在,但是现在的技法和龙井已经相通了,我根据茶书记载推测过大方茶的技法,和龙井相比缺少了翻转和散热,所以外形上和龙井相似,颜色上却大有不同,大方茶於黑如铁,是深黑绿色。

徽州地区和杭州古来就有杭徽古道相连,往来密切,杭州又是有名的佛寺集中的地方,由于寺庙中的交流,大方茶的技法自然也到了杭州的佛寺之中。清雍正年间,翁隆盛茶号的掌柜为了研制出一款优质的名茶,前后经过三年的摸索,在雍正七年,结合了大方茶的技法改进,西湖龙井工艺大成,同年上贡朝廷,因此这一年也被称为西湖龙井元年,从此以后西湖龙井每年都成为朝廷的贡品一直到清末。

能介绍下茶叶吗?绿茶,红茶,龙井,普洱,铁观音,碧螺春,各有什么特点?

能问出这样一堆茶叶又不会分类,是还没有入门的小白问的。第一,龙井碧螺春炒青你说的绿茶是指高山云雾高山绿茶日照绿茶等类似的吧,实际是炒青工艺,在加上一个毛峰毛尖,这些基本上就是绿茶的主要生产方式了,炒青蒸青烘青晒青四类绿茶,现在大都以炒青为主,或者结合了炒青工艺保持一点特色,你问得很好没有加前缀,因为工艺是工艺,加了地名或特殊的前缀就成了品牌,绿茶的特点是工艺价格特点公开透明,以芽级定等级,就是再不懂的小白泡开茶看看芽好不好,茶叶完整不完整,喝喝茶,苦不苦涩不涩,汤色清不清,香味浓不浓,了解一些常识就能简单分辨优劣,至少几个茶放在一起能对比一下。

第二类是红茶,中国很多地方都产。著名的红茶口感不错,有祁门红茶、英德红茶、江西宁红茶、四川红茶等等。这些茶口感好,性价比高。至于最著名的金骏眉郑山赛,一般情况下,小白应该是不会接触的。云南和武夷茶价格过高。我做批发十几年了,客户都不敢碰武夷茶。他们报的价格会是我预期的10倍、100倍。我宁愿找苏州上海南京做同样的批发。第三类不会忽悠我的茶是绿茶,铁观音,你没提的大红袍乌龙茶,还有广东的一些乌龙茶。个人接触不多,喝的也少。和广东茶比,还算实惠。福建茶天价武夷放在那里总觉得不靠谱。几万块的茶还是少接触的好。


文章TAG:龙井碧螺春属于什么茶  碧螺春  龙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