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酒,基本上都是酿造酒。了解一下古代白酒的普遍度数,就会明白喝几坛子酒根本不是事儿,况且,古代中国种植葡萄的数量有限,葡萄酒不太流行,但其他果酒如李子酒,杨梅酒、猕猴桃酒还是很有市场的,我见过能喝的反而是一个女孩,可以说天赋异禀,有次喝酒喝了那种青啤十多瓶,这个量算不了什么,奇的是人家喝的气定神闲,厕所都不用上,只能说个人代谢功能异于常人。
1、从古至今中国人都喝什么酒?
从古至今中国人喝什么酒?网络上许多文章误导大家,尤其是白酒企业想篡改历史。中国古代酒类主要是发酵酒流行的,那我们看看历朝历代喝的什么酒。史前文明到宋代∶这个时期都是自然发酵的酒,主要是醴(li),黄酒,葡萄酒,清酒,浑浊米酒,奶酒,青稞酒,其他发酵型果酒和粮食酒,宋代以后以“黄酒”流行于民间居多。元代到民国∶蒸馏酒——烧酒(白酒),黄酒,葡萄酒(张裕),啤酒(进口),
游牧民族通过经商从中亚带来了“蒸馏”技术,极大提高酒的保质期,所以烧酒产量大又很便宜,穷人喜欢喝。文人雅士,富商巨贾不喜欢辛辣烧灼的酒,依然喜欢口感柔和,香气浓郁的发酵酒,酒席上主流还是“浙江黄酒”,稍微上档次黄酒加葡萄酒。白酒并不流行,解放后到现代∶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刚解放时期,人民吃不饱饭,喝酒是一种非常奢侈的事情,白酒产量高,保质期长,成本低廉,改革开放以前都是计划经济,供销社只有白酒没有别的酒类,所以白酒流行于民间直到现在,
2、古人喝的酒都是什么酒,为什么都那么能喝?
中国古代喝的是低度酿造酒,同时中国古代有灿烂的中医养生文化,比如唐朝刘禹锡的问刘十九一诗中写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那时酒应该是翡翠绿的颜色,为什么会是翡翠绿呢?主要是在酒中加入悬钩子叶,它有止血护肝之作用,同时还有解酒之功效,故此中国古代人很会养生,这也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的体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远远不及的,如果挖掘中国古文化,利用古代酿造技术与现代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我想中国的酒一定是世界所有的人所向往的!。
3、古代人喝的酒泛指什么酒?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萨沙第9145条回答。古人要看什么时代的古人,如果是元代之前的古人,大体喝这几种酒。第一,谷物酿造酒,酿造酒是借着酵母作用,把含淀粉和糖质原料的物质进行发酵,产生酒精成分而形成酒。中国古代的酒,基本上都是酿造酒,酿造酒制造很繁琐,通常要将薯类和谷类以及野生植物原料经过加压蒸煮,淀粉糊化成为溶解状态,然后加入酵母进行缓慢的发酵,形成酒精。
随后再进行过滤,去掉酒糟,留下含有酒精的液体,就是酿造酒了,可以说,酿造酒是纯天然的酒。谷物酿造酒就是用各种谷物制成,常见的是黄酒,不过,黄酒的原料也是不同的,南方以糯米、北方以黍米、粟、糯米为原料。一些南方人很喜欢喝的米酒,其实就是黄酒的一种,第二,水果酿造酒。常见的就是葡萄酒,水果酿造酒同谷物有些不同,主要是不需要放酵母,只需要自己发酵。
葡萄酒的度数较高,但比较酸,不太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况且,古代中国种植葡萄的数量有限,葡萄酒不太流行,但其他果酒如李子酒,杨梅酒、猕猴桃酒还是很有市场的。这就是元代之前的酒,这些酒是纯天然,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古人没有化学概念,导致酿造酒存在一些有毒的物质,比如甲醇,如果长期不做处理饮用这些酒,会有害身体。
同时,民间小店酿造酒技术不高明,往往酒中会有很多杂质,颜色也难看,所以,我们看小说《水浒传》,喝酒的时候都要首先温酒。温酒就是将酒加热,这样可以将甲醇的有害物质挥发,而不是想热着喝,随后,在端给食客之前还要筛酒,就是对酒液进行过滤,减少杂质,端上来好看一些,口感也好。酿造酒最大问题是酒精度不高,很好的黄酒也就十几度,
普通民间小店酿造的黄酒,也就几度而已,类似于今天的啤酒。所以武松能够喝十八碗还能走上景阳冈再醉倒,这十八碗大约相当于今天的7到9瓶啤酒,武松这么个大汉,喝这些酒还是没问题的,元代开始就有蒸馏酒了,蒙古人等少数民族习惯于喝烈酒,才出现了蒸馏酒。蒸馏酒是把经过发酵的酿酒原料,经过一次或多次的蒸馏过程提取的高酒度酒液。
文章TAG:古代 古代都喝什么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