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瓶封口膜热缩膜,酒瓶封口用的类似塑料薄膜的物资遇火很快燃烧是甚么物资
来源:整理 编辑:美酒知识 2023-11-17 01:51:19
本文目录一览
1,酒瓶封口用的类似塑料薄膜的物资遇火很快燃烧是甚么物资
是铝箔,铝活泼性很强,不过在空气中会很快被氧化构成保护膜
2,红酒封口的那一套膜叫什么

3,大口玻璃瓶怎么封口这个封口膜是怎么封上去的请教哪里有的
封口的塑胶套是泡在酒精里的,被泡的又厚又大。封口时,拿起来套在瓶口上,酒精自然蒸发,塑胶套儿就把瓶口封得紧紧的、严严的了。叫:热缩膜,或是胶套。将其套在瓶口位置,预热后自然收缩。
4,酒瓶口封口膜机子叫什么
蜡封戳(别名为火漆,封印蜡,封蜡,火漆蜡,封口漆,封口蜡,火漆戳,火漆印,其英文为英文是seal wax,wax seals stamp, wax seal 或 sealing wax华明标注)对信封封口,大约16世纪开始兴起。 由贵族或富豪们使用,它也可用于对重要文件采取密封件的形式,或创建一个密封的容器密封。 现在主要用于装饰的目的,剪贴簿,装饰证书和密封的信封、贺卡和邀请函等。而它之前的作用最主要是用来确保信封的内容是安全的。火漆通常的形式为火漆棒(传
5,水表接头密封
是有这样的情况,最好的办法是一户一表,全装在楼道下,我们这全重新装过了用热收缩膜封装水表和燃气表连接处防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仪表附件,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靠地封装水表和燃气表连接处以达到防拆的用热收缩膜封装水表和燃气表连接处防拆的方法。即用热收缩膜将水表或燃气表的连接处进行封装。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水表和燃气表防拆的封装大多数是采用铅封的方法,也有一些是采用在其连接处固定有防拆功能的塑料卡等方法。这些方法由于结构和材料的原因,还是可将其拆下后用胶粘剂原样地装回去,而一般抄表员也不会注意细看,从而有人可将水表或燃气表拆下来反装或换装来达到偷取管网上的自来水或燃气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彻底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热收缩膜封装水表和燃气表连接处防拆的方法。它不但能完全解决水表和燃气表的防拆问题,而且其成本很低。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它是将热收缩膜做成一定长度的管状,并在其表面上印刷特定的标记(譬如商标、编码、公司名称、电话号码等)。将管状热收膜事先套在水表或燃气表的连接处旁,待其连接处连接完毕并试漏后将管状热收膜套在连接件(连接螺母)上,然后用热风筒吹管状热收缩膜(也可以用热水浇淋),管状热收缩膜就会收缩,并按连接件的形状将其箍紧。之后,不管采用任何方法,都无法在不破坏该管状热收缩膜的情况下将连接件处拆开或拆下来。从而可防止水表和燃气表被拆下来。
当然,人们会用另一段相同的管状热收膜代替被破坏的管状热收缩膜。在这里介绍一下热收缩膜的来历,它是基于酒瓶封口热收缩膜而作成的,但那种膜厚度只有3---4个丝,很容易破损,所以本品现在做成10丝厚,强度和韧性都很强,所以不容易被破坏。现在市场上还没有10丝厚的热缩膜,要仿制的话,则需另开模具,其费用一八千多元,还要在上印有特定标记,综合起来犯罪成本就达到一万多元,从而使想拆水表或燃气表的人的成本大大增加。而对水表和燃气表的管理部门,如要维修或更换水表或燃气表而要拆表而破坏管状热收膜时,则可以重新换一个印刷有与之相同标记的管热收缩膜重新套在连接件处并用热风或热水将其重新收缩即可。这种方法由于管状热收膜和在其上印刷标记的成本很低,所以其方法的成本很低。值得广大收费单位大力推广。
联系人:李先生
电话:69413068
13146953876
6,什么是标准瓶装葡萄酒
葡萄酒国家标准
3.2 特种葡萄酒 special wines
用鲜葡萄或葡萄汁在采摘或酿造工艺中使用特定方法酿制而成的葡萄酒。
3.2.1 利口葡萄酒 liqueur wines
由葡萄生成总酒度为12%(体积分数)以上的葡萄酒中,加入葡萄白兰地、食用酒精或葡萄酒精以及葡萄汁、浓缩葡萄汁、含焦糖葡萄汁、白砂糖等,使其终产品酒精度为15.0%~22.0%(体积分数)的葡萄酒。
3.2.2 葡萄汽酒 carbonated wines
酒中所含二氧化碳是部分或全部由人工添加的,具有同起泡葡萄酒类似物理特性的葡萄酒。
3.2.3 冰葡萄酒 icewines
将葡萄推迟采收,当气温低于-7℃使葡萄在树枝上保持一定时间,结冰,采收,在结冰状态下压榨,发酵,酿制而成的葡萄酒(在生产过程中不允许外加糖源)。
3.2.4 贵腐葡萄酒 noble rot wines
在葡萄的成熟后期,葡萄果实感染了灰绿葡萄孢,使果实的成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用这种葡萄酿制而成的葡萄酒。
3.2.5 产膜葡萄酒 flor or film wines
葡萄汁经过全部酒精发酵,在酒的自由表面产生一层典型的酵母膜后,加入葡萄白兰地、葡萄酒精或食用酒精,所含酒精度等于或大于15.0%(体积分数)的葡萄酒。
3.2.6 加香葡萄酒 flavoured wines
以葡萄酒为酒基,经浸泡芳香植物或加入芳香植物的浸出液(或馏出液)而制成的葡萄酒。
3.2.7 低醇葡萄酒 low alcohol wines
采用鲜葡萄或葡萄汁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采用特种工艺加工而成的、酒精度为1.0%~7.0%(体积分数)的葡萄酒。
3.2.8 脱醇葡萄酒 non-alcohol wines
采用鲜葡萄或葡萄汁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采用特种工艺加工而成的、酒精度为0.5%~1.0%(体积分数)葡萄酒。
3.2.9 山葡萄酒 V.amurensis wines
采用鲜山葡萄(包括毛葡萄、刺葡萄、秋葡萄等野生葡萄)或山葡萄汁经过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的葡萄酒。
3.3 年份葡萄酒 vintage wines
所标注的年份是指葡萄采摘的年份,其中年份葡萄酒所占比例不低于酒含量的80%(体积分数)。
3.4 品种葡萄酒 varietal wines
用所标注的葡萄品种酿制的酒所占比例不低于酒含量的75%(体积分数)。
3.5 产地葡萄酒 origional wines
用所标注的产地葡萄酿制的酒所占比例不低于酒含量的80%(体积分数)。
注:所有产品中均不得添加合成着色剂、甜味剂、香精、增稠剂。
葡萄酒是一种滋味美好的饮料,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现在已知葡萄酒中大约含有600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其营养价值得到充分肯定。葡萄酒的包装多数以玻璃瓶为主,玻璃瓶包装既具有优良保质性,保香性,又可添加各种颜色,与葡萄酒本身颜色交相呼应、相得益彰,因此玻璃容器被认为是葡萄酒包装的最佳选择。
对于葡萄酒的金属盖封装密封的结构一般是瓶盖里的顶密封垫和瓶口的密封内塞。密封垫靠瓶口顶端对密封垫的挤压变形起密封作用;内塞是靠其外径与瓶口内径的过盈配合起密封作用,实现了饮料和外界的隔离。外面用金属螺旋帽瓶盖旋紧后再用热缩膜封装完成封口。从生产工艺看,内塞瓶盖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重新旋紧的密封性变化少,因此在葡萄酒包装中使用广泛。从其密封原理看,其密封性与瓶盖的最终旋紧扭力没有关系,实际生产旋盖要求的最终旋紧扭力仅防止瓶盖的意外返松,但这种这种接触式配合难以有效避免保存过程中氧气的渗透。尽管如此,大多数厂家对于成品封口性好坏的评判还只是检查产品有无泄漏,方法就是对瓶子外面环境抽真空,保持一段时间看有无液体渗出来判断包装的密封性,但对于氧气渗透问题却被厂家忽略。
通常人们认为玻璃瓶的透氧量为零,灌装成品只要不发生液体泄漏就合格,后期氧气渗透完全可以忽略。其实并非如此,实验表明由瓶口部位带来的透氧量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大的多。以铝质瓶盖封装的玻璃瓶成品为例,在标准试验室环境下,应用ASTM D1307(包装容器氧气透过率测定方法—库仑法)方法进行测试,得出的透氧量与饮料灌装常用的PET塑料瓶瓶体(无涂层)的透氧量对比数据如下:
在空气中(ml/pak.day)
在纯氧中(ml/pak.day)
玻璃瓶(铝质瓶盖)3.1 15.3
PET塑料瓶瓶体(无涂层)0.3 1.5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玻璃瓶(铝质瓶盖封口)的透氧量远远大于PET塑料瓶瓶体的透氧量。通常PET饮料瓶被认为是一种中阻隔材料,即使加上涂层阻隔性也不会太高。玻璃瓶氧气的渗透显然就是通过瓶盖处透过,其透氧量非但不能忽略,到要引起厂家的高度重视,如果封装技术不高阻隔性会比PET瓶还要差。因此,葡萄酒封口的透氧量是否合适对于厂家来说是确保葡萄酒的口感、营养成份和保鲜期的一项重要指标。
对于一个葡萄酒包装容器来讲,瓶体与瓶盖并非是一体的,即使瓶体和瓶盖都具有很高的阻隔性能,包装成品整体的阻隔性也不可单凭臆断,必须借助专用设备进行标准检测,以达到准确控制葡萄酒包装成品的氧气透过量。
以上数据借助labthink兰光TOY-C1容器/薄膜透氧仪进行测试。
近日,记者从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获悉,备受关注的葡萄酒国家标准(GB/T 15037-1994)已修订完成,目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已将报批稿递交WTO通报。业内人士认为,修订后的葡萄酒国家标准对行业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但葡萄酒质量管理标准体系亟待升级。
由于葡萄酒国家标准对葡萄酒标签标注年份没有明确规定,近年来,葡萄酒生产企业对虚标年份现象司空见惯,其中以标注1992年至1996年最为常见。对此,中国葡萄酒专家陈泽义表示,我国1996年才出现葡萄酒发展的浪潮,1998年开始大面积种植葡萄。我国大量葡萄酒应是2001年后所产葡萄酿造,不能排除没有1992年、1993年的葡萄酒,但数量肯定不多,消费者随处可买的情况是不可能的。
据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主任郭新光介绍,修订后的葡萄酒国家标准增加了年份葡萄酒、品种葡萄酒、产地葡萄酒的定义。按照新修订的葡萄酒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如果厂家要在酒瓶标签上标明年份,那么,该酒瓶里面当年生产的酒不应该少于80%;如果在酒瓶标签上面标明品种,该酒瓶里所标注品种的酒不应该少于70%;如果在酒瓶标签上面标明产地,该酒瓶里所标注产地生产的酒不应该少于80%。
对于修订后的标准,郭新光认为,该标准将有利于提高生产企业的公平竞争能力,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而提高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从长远看有助于企业与国际接轨。郭新光同时强调,虽然修订后的葡萄酒国家标准对葡萄酒的年份做出了明确规定,但在技术检测方面仍然存在一定难度。目前,我国还没有葡萄酒年份的检测技术和设备,甚至国际上其他葡萄酒生产大国也没有成熟的检测技术。根据专家品尝的方法认定葡萄酒年份也并不准确,质量检测部门只能依据厂家的生产配方、台账、生产数量等对葡萄酒年份进行相关判断。因此,葡萄酒行业要规范化发展,单靠国家标准并不能解决行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葡萄酒生产企业、葡萄酒行业协会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
“我国葡萄酒产品标准已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在质量管理上与欧美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国家葡萄酒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马佩选认为,我国现行的质量管理体制不利于提高葡萄酒的质量,主要存在没有质量分级的机制、质量与定价及售价不衔接、种植葡萄和酿酒不衔接等3个主要问题。
据了解,目前,中国葡萄酒尚未形成自己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之分。消费者选购葡萄酒时,只能凭借消费习惯和品牌简单辨别好坏。而在国外,消费者除了考虑品牌等因素外,选购葡萄酒有明确的质量等级可供参考。
记者在调查时也发现,目前市面上的各品牌国产葡萄酒的质量分级方法可谓五花八门:有的企业称自己的葡萄树有几十年的树龄,并强调外国是以树龄为葡萄酒质量划分标准;有的品牌声称自己拥有多个优良产区,产区的等级就能代表葡萄酒的质量等级;有的则以窖藏方式作为评价质量好坏的标准。马佩选表示,这样混乱的标准让消费者眼花缭乱,也让一些果农和企业不是考虑如何提高质量,而是更多地考虑如何钻管理制度的空子,以降低葡萄和葡萄酒质量为代价来赚取更大的利润。
尽管如此,我国葡萄酒市场前景依然广阔。目前,世界人均葡萄酒年消费量为7升,而我国人年均消费量只有0.3升,不足世界水平的7%。据统计,2004年我国葡萄酒年产量达36.7万吨,同比增幅达14.7%,完成销售收入74.34亿元,比上年增长17.06%;2005年产量高达43.43万吨,比上年增长25%。据业内专家预测,未来5年内,葡萄酒行业将以15%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到2010年,葡萄酒行业总产量将突破80万吨,而其中高档酒的需求量将达到50%。按世界人均消费量和2004年城市化率保守计算,我国葡萄酒市场容量至少也有6倍的增长空间。
文章TAG:
酒瓶 封口 热缩 类似 酒瓶封口膜热缩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