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酿酒发酵的原理

酿酒发酵就是利用微生物,在多种酶的作用下,把糖质原料(淀粉质原料)中的糖类物质转化为酒精的过程。其中主要微生物有霉菌(把淀粉类物质转化为可发酵性糖)和酵母菌(把糖类物质转化为酒精)。其他还有如乳酸菌、丁酸菌等厌氧菌,主要作用是产生除乙醇(酒精)外的其他小分子有机酸、醇、酯等,产生酒的香味和醇厚感。
主发酵期一般7天左右,发酵瓶最好要用水封的那种,密封好。发酵快。这样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可以排除。 补充: 酒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一般含有微量的杂醇和酯类物质,食用白酒的浓度一般在60度(即60%)以下(少数有60度以上),白酒经分馏提纯至75%以上为医用酒精,提纯到99.5%以上为无水乙醇。酒是以粮食为原料经发酵酿造而成的。我国是最早酿酒的国家,早在2000年前就发明了酿酒技术,并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在已发展到能生产各种浓度、各种香型、各种含酒的饮料,并为工业、医疗卫生和科学试验制取出浓度为95%以上的医用酒精和99.99%的无水乙醇。由于酒的盛行,犯罪率急剧上升。喝酒让人容易麻痹,不清醒从而进行失去理智的行为。

酿酒发酵的原理

2,米酒的酿造工艺是什么呢

米酒的酿造工艺:1、首先,选上等糯米,清水浸泡。水层约比米层高出20厘米。浸泡时水温与时间:冬、春季15℃以下14小时,夏季25℃以下8小时,以米粒浸透无白心为度,夏季更换1~2次水,使其不酸。2、将米捞入箩筐冲清白浆,沥干后投入甑内进行蒸饭。在蒸饭时火力要猛,至上齐大汽后5分钟,揭盖向米层加入适量清水。再蒸10分钟,饭粒膨胀发亮、松散柔软、嚼不沾齿,即已成熟,可下甑。米少的话,也可直接用电饭煲煮熟。3、米饭出甑后,倒在竹席上摊开冷却,待温度降至36~38℃不烫手心时,即可入坛(瓶等容器),按每1千克原料加水1~1.5千克的比例加入冷却的温开水(不超过40℃),按酒曲说明的比例,把酵母酒曲放入不超过40℃的温开水活化溶解好后,倒入坛中,充分搅拌均匀。加盖,但不能密闭需留好气孔,静置室内让其自然糖化。4、保证发酵温度不能超过30℃,冬天气温低于20℃时,需用棉絮 等进行保温。装坛后,由于内部发酵,原料会涌上水面。因此前2天每隔12小时,要用木棒搅拌,把米饭等压下水面,使其下沉而更好地发酵。2天后品尝酒液很甜后,进行每隔24小时用木棒搅拌,把米饭等压下水面,此时每次搅拌后要进行密封不能漏气。经5~7天发酵,坛内会发出浓厚的酒香,米粒大部分沉底,说明发酵基本结束。5、压榨出来的酒密封在容器里,通过2-3天沉淀后,会变得比较清澈,如果还是比较浑浊,说明发酵不够,含糖量偏高,此时可以继续密封等待几天,时间长短和气温有关。6、此时可以开坛提料,装入酒箩内进行压榨,让酒糟分离(或用纱布等工具包成团进行手工挤压分离)。7、经过澄清的酒液装入口小肚大的酒坛内,用竹叶包扎坛口,再盖上泥土形成帽式的加封口(家庭用瓶或酒坛的话,想办法进行密封即可,找不到密封盖可用保鲜膜)。再经30天左右,即可开坛提酒。
酒酿又叫醪糟,是米酒的一种,有甜味,没有经过过滤和提纯,度数非常低,南方人用酒酿来调鸡蛋、牛奶吃,是产后补品,口感很好。 米酒泛指米类酿制的酒,稍好的米酒一般都是经过过滤提纯,甜味已经不重,酒味比较重。更适合爱喝酒的人。 用熟的糯米饭加酒药发酵做出来的,滤掉米粒是米酒,酒酿不滤掉米粒,热一热加小糯米圆子当点心吃,有点酸有点甜还有酒的味道 。 做法:糯米蒸一下(别蒸熟)加引子(又叫酒曲,用以发酵,不同的酒曲制出的酒酿风味不同,可买到),盖好。过一两天(视气温而定)即可食。南方较盛行。制作过程中必须注意容器的清洁,不可使沾生水和油腻,糯米蒸熟后必须摊开放凉至30摄氏度以下才能加引子,温度过高会发霉。

米酒的酿造工艺是什么呢

3,液态酿酒的方法

固态发酵就是酿酒的原料呈固态。原料分主料和辅料,主料就是粮食,辅料是稻糠、谷糠、麸皮、高粱壳、粉碎的玉米芯。主料、辅料洒水掺和,再掺入酒曲,或压实,或疏松,或密封,或敞晾,以调节温度、湿度和空气,进而调节微生物的繁殖、微生物分泌的酶的活性和一系列生物化学的反应。这个过程就是发酵。通过发酵,粮食中的淀粉先分解为糖再转化为酒精,粮食中的脂肪先分解为各种脂肪酸再转化为脂肪酸酯和有机酸,粮食中的蛋白质先分解为各种氨基酸再转化为醇类、醛类、酮类和含氮化合物。这些成分共同组成酒,刨除水,酒精占99%,其他只占1%,但是如果没有这1%,就只是酒精而不是酒。这样酿出的酒,就是传统工艺纯粮固态发酵的白酒。 液态发酵就是酿酒的原料呈液态,水淹住了原料,所以叫液态发酵。液态发酵是新工艺,始于1959年。液态发酵的温度、湿度、空气、微生物的繁殖、微生物分泌的酶的活性、一系列生物化学的反应,与固态发酵有所不同。液态发酵生成酒精的速度快,但是其他成分很少甚至没有,那么就需要人工添加香精以补充其他成分。这样做,时间短,产量高,成本低,当然经济效益也高,所以被普遍采用。既然除了酒精,其他成分很少甚至没有,那么就没有必要用富含脂肪、蛋白质的粮食,只用富含淀粉或糖的红薯干、红薯渣、豆腐渣、甘蔗渣就可以了,这样成本就更低了。既然发酵产物是纯酒精,那么干脆买酒精厂的食用酒精吧,1斤才3块钱,这样成本最低。就这样,液态发酵一步步退化为“食用酒精+香精”。而这样做是符合行业规定的。低档酒都是“食用酒精+香精”,这已是业界共识。也有专家说:只要香精配得好,“食用酒精+香精”完全可以冒充名酒;地下作坊冒充,那是假酒;但是厂家冒充,那就是真酒。 食用酒精+香精,毕竟不好喝,于是就有了固液态发酵,其实就是在“食用酒精+香精”的酒里加固态发酵酒,按规定,须加30%,但是,这全凭自觉和诚信。加多加少,根本没法检测,就像调和油没法检测一样。既然没法检测,就敢于加得很少,却标榜五年窖藏、十年窖藏、分区窖藏。 固态发酵酒很宝贵,稍稍有点名气的酒厂,都要生产一批用于评比和装点门面,一般不舍得加到“食用酒精+香精”里去,于是就用串香白酒代替。所谓串香白酒,就是取过酒的固态发酵的酒糟的二次利用,再加入酒曲,二次发酵,然后和食用酒精一起蒸,使酒糟里残余的香味串入食用酒精。 根据以上工艺,目前市场的白酒可以分为5类: 1.传统工艺纯粮固态发酵白酒; 2.固态发酵白酒+食用酒精+食用香精+水+其他添加剂; 3.串香白酒+食用香精+水+其他添加剂; 4.串香白酒+食用酒精+食用香精+水+其他添加剂; 5.食用酒精+食用香精+水+其他添加剂。
由于酵母菌在高浓度酒精下不能继续发酵,所得到的酒醪或酒液酒精浓度一般不会超过20%。采用蒸馏器,利用酒液中不同物质,其挥发性不同的特点,可以将易挥发的酒精(乙醇)蒸馏出来,蒸馏出来的酒汽中酒精含量较高,酒汽经冷凝,收集,就成为浓度约为65-70%(v/v)的蒸馏酒。 蒸馏器的采用是酿酒工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而且蒸馏技术还可以用于其它行业。尤其是现代的石油工业广泛使用蒸馏器,这些都为现代文明立下了汗马功劳。

液态酿酒的方法

4,酒的酿造方法

葡萄酒的酿造方法一.酿酒前的准备;1. 容器及工具:大口瓶;酒瓶;软木塞或橡皮塞。玻璃弯管;橡皮管;或塑料管;纱布,玻璃棒。2. 酿酒所用的工具必须是陶瓷,无毒塑料,玻璃器皿等;切不可用铁和其他金属制品。因为葡萄酒和铁器接触以后,酒会变黑变味;铅锌有毒会损害人体健康。3. 容器消毒:所有用具用沸水浸洗。4. 原料选择:用做酿酒的葡萄必须充分成熟,剔除青果,病果及腐烂果。二.发酵1.原理将果汁中的葡萄糖和果糖经过发酵,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2. 程序:葡萄---去梗-----破碎---前发酵-----后发酵。3. 去梗:把葡萄果粒从果穗上去下,因为果梗含单宁较多,如果带果梗发酵,会给葡萄酒带来涩味。4. 破碎:把已去梗的果粒,置于双层清洁纱布中,用手挤压,使葡萄皮层破裂,果汁流出。酿制白葡萄酒时,只取果汁发酵,果皮残渣废弃不用,酿红葡萄酒时,可将果汁连同果皮一起发酵。5. 发酵是酿酒中的关键,发酵的好坏,决定酿酒的成败。发酵可分成前发酵和后发酵。前发酵又称主发酵,是使葡萄糖和果糖转化成酒精,从发酵开始至液面浮渣下沉,不再发生气泡,有酒味散出即算完成。前发酵有散开和密封2种。家庭用的多为散开发酵。在发酵容器口蒙一层纱布,发酵时的二氧化碳可直接从纱布空隙中散溢,液温受气温调节不易上升很高。但缺点是酒精和芳香物易挥发。另一种是密封发酵:在容器口上端装上发酵栓,使发酵时的二氧化碳经过发酵栓散溢。密封发酵的优点是酒精和芳香物不易挥发。要注意的是:葡萄经过破碎放在发酵容器中时,要留出1/3至1/4的空间,以免发酵液膨胀外溢。另外,影响发酵的主导因素是酵母菌的繁衍活动。对于家庭酿酒,影响发酵有2个主要因素:糖分和温度。首先要选择糖份较高的葡萄原料;如果葡萄含糖量较低,可以在发酵2~3天后,糖份已大部分消耗掉时,加入一些蔗糖。以增加酵母菌的营养,同时可以提高酒精度。酒精度越高越不利于杂菌的发生。气温在25~30度是酵母菌活动最适宜的温度。经过破碎处理的葡萄置于容器中24小时后,液面发生泡沫,发酵变开始,。如果带皮发酵,则皮渣浮于液面。当温度超过30度时,酒精易于挥发,必须立即置于阴凉处降温发酵。发酵的液面产生厚厚的浮渣,隔断的二氧化碳的排出和氧的进入;不利于热量的散发,而且是有害菌体的繁殖场所,影响正常发酵。因此,每天要用玻璃棒搅拌数次。后发酵:是将发酵完成的后的原酒,用纱布过滤,除去渣滓,将原液装入酒瓶中,作后发酵处理。后发酵的目的是使原酒的生葡萄味消失。而具有醇厚的葡萄酒香气。并逐渐澄清透明。秋季经过后发酵的葡萄酒,当年冬季就应换瓶,来年春;秋;冬3季各换瓶一次。换瓶的方法是;先把空瓶经过实用酒精消毒;或者放在沸水中浸泡20分钟。用虹吸管把原瓶中的酒吸入空瓶;待原瓶底的渣滓移动时立即停止虹吸,以免把渣滓带入空瓶。还要注意;空瓶装酒一定要装满,不留空隙,以免空气中的杂菌带入瓶内。然后用瓶塞塞住瓶口。密封。三.加糖与加酒精的计算方法:1加糖:家庭酿酒时要尽量提高前发酵的原酒酒精含量,以免酒病发生。由于酵母活性的限制,家庭葡萄酒的酒精度一般只能达到12~13度。要达到这酒精含量水平,葡萄原汁的含糖量必须达到22度。如果葡萄含糖量低于22度,就需补加蔗糖发酵,加糖的依据和计算方法:凡每公斤葡萄原汁中含糖17克时,经发酵后能增加1度的酒精度。如果,需葡萄的原汁中酒精度达到13度,则需要每公斤葡萄汁含糖13 X 17=221克。这一数值相当于含糖22度的葡萄原汁,在实际情况中,大部分的葡萄含糖达不到这个水平,故需要加糖发酵。家庭酿酒不可能用仪器来测定含糖量,只能凭经验,一般含糖14度左右的葡萄吃时感觉甜味上课尚可。以手指的感觉,葡萄汁粘手的葡萄;含糖在17度左右。这些情况均需加糖。所以一公斤葡萄汁加糖=221-葡萄原汁含糖率X 1000例:假如葡萄原汁含糖14度(14克/100毫升),欲发酵后的酒精度13度,应在发酵时加多少糖? 221-14/100 X 1000=81克也就是说:含糖14度的葡萄原汁,添加81克白砂糖参与发酵,才能获得含酒精度13度的葡萄干酒。2. 加酒精的计算由于含13度酒精的葡萄干酒仍不易保存,故在前发酵完毕后添加食用或(药用酒精)。使调整到16度。添加酒精的计算公式如下:需加酒精量=需增加的原酒精度X原酒容量(升)/ 所用酒精度数-成品酒精度数例:现有13度的葡萄原汁,10公升;欲调制16度的葡萄酒,需加96度的酒精多少公升?需加酒精=(16-13)X 10公升/(96-16)=0.375公升葡萄酒的调配;经过一段时间的储藏;已澄清老熟,即可进行调配,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风格来调配。调配时可以先倒出少量原汁溶解蔗糖,然后再把这种糖溶液导入原来容器中,切不可用水来溶解糖。无论是加糖或者加酒精调配,调配后必须经过过滤才可以装瓶密封放置,供随时饮用。
生物酶法酿造蓝莓酒的方法:将其破碎后利用果胶酶、果胶酯酶、聚半乳糖醛酸酶、半纤维素酶和纤维素酶等进行生物酶解,灭酶、澄清处理后脱臭酒精浸制或酵母菌发酵、酯化、冷处理、过滤、调配等工艺。酿造的蓝莓干酒、半干酒、半甜酒、甜酒和含气酒,果香浓郁、清澈明亮、营养丰富、口味纯正。
白酒制作方法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据原料特性,粉碎的细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过20孔筛者占60%以上。 2.配料。将新料、酒糟、辅料及水配合在一起,为糖化和发酵打基础。配料要根据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气温、生产工艺及发酵时间等具体情况而定,配料得当与否的具体表现,要看入池的淀粉浓度、醅料的酸度和疏松程度是否适当,一般以淀粉浓度14~16%、酸度0.6~0.8、润料水分48~50%为宜。 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杀死杂菌。蒸煮的温度和时间视原料种类、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压蒸料20~30分钟。蒸煮的要求为外观蒸透,熟而不粘,内无生心即可。 将原料和发酵后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时进行,称为"混蒸混烧",前期以蒸酒为主,甑内温度要求85~90℃,蒸酒后,应保持一段糊化时间。 若蒸酒与蒸料分开进行,称之为"清蒸清烧"。 4.冷却。蒸熟的原料,用扬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却,使之达到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若气温在5~10℃时,品温应降至30~32℃,若气温在10~15℃时,品温应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温不再下降为止。扬渣或晾渣同时还可起到挥发杂味、吸收氧气等作用。 5.拌醅。固态发酵麸曲白酒,是采用边糖化边发酵的双边发酵工艺,扬渣之后,同时加入曲子和酒母。酒曲的用量视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为酿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为总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养酒母用)。为了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在拌醅时应加水(工厂称加浆),控制入池时醅的水分含量为58~62%。 6.入窖发酵。入窖时醅料品温应在18~20℃(夏季不超过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压的紧,也不能过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积内装醅料630~640公斤左右为宜。装好后,在醅料上盖上一层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层糠。 发酵过程主要是掌握品温,并随时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淀粉残留量的变化。发酵时间的长短,根据各种因素来确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当窖内品温上升至36~37℃时,即可结束发酵。 7.蒸酒。发酵成熟的醅料称为香醅,它含有极复杂的成分。通过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级醇、酸类等有效成分蒸发为蒸汽,再经冷却即可得到白酒。蒸馏时应尽量把酒精、芳香物质、醇甜物质等提取出来,并利用掐头去尾的方法尽量除去杂质。

文章TAG:酿酒  发酵  发酵技术  技术  酿酒发酵技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