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走进澳洲”、“走进非洲”走进了中国,据茅台营销公司通知。茅台“走进非洲”与“走进澳洲”纪念酒是茅台集团为纪念2017年“香遇金色非洲——文化茅台走向‘一带一路’品牌推介活动”与“2018年文化茅台走进澳洲品牌推介活动”特别发行的纪念酒,旨在进一步推动茅台以及中华文化在当地的传播。
1、茅台走进澳洲、走进非洲纷纷停产已成绝版,你觉得值得采购吗?
茅台“走进非洲”与“走进澳洲”纪念酒是茅台集团为纪念2017年“香遇金色非洲——文化茅台走向‘一带一路’品牌推介活动”与“2018年文化茅台走进澳洲品牌推介活动”特别发行的纪念酒,旨在进一步推动茅台以及中华文化在当地的传播。“走进澳洲”、“走进非洲”包装外观在保持了茅台酒白瓷瓶身与中国元素的基础上,按照非洲和澳洲当地特色进行精心设计,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与收藏价值,
此酒分为375ml与750ml两种包装。这款酒挺尴尬的,375Ml款,上市价格大约在3500元人民币/瓶,因为开始没有在国内销售,很快突破了4000元/瓶,高点接近5000元左右/瓶。随后“走进澳洲”、“走进非洲”走进了中国,据茅台营销公司通知:375Ml版走进澳洲、走进非洲,限量供给全国专卖店(含连锁)及特约经销商,每家一次性限购各20箱,不占茅台酒合同计划,
坊间有传这款酒产量160吨,感觉不止这么多。随后去年下半年,经济不景气,股市不景气,甚至茅台都“一字板”跌停了,走进澳洲、走进非洲也节节败退,很快就跌破了3000元/瓶、2500元/瓶,甚至有人以不到2000元/瓶成交。更尴尬的是,2018年底,走进澳洲、走进非洲,因为“错版地图”全网下架,本以为价格可以有个像样一点儿的反弹,殊不知,依然只是勉强守住了2000元/瓶整数关口,
2、作为非洲石油产量较高国家、非洲第一经济体的尼日利亚,却不是发达国家,是什么原因呢?
1914年英国合并南北方组成统一国家(英属殖民地)至今,尼日利亚人文的鸿沟一直未平。这是该国发展不畅的主因,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面积近92.4万平方公里,人口1.86亿(2016年),为非洲第一人口大国,多于第二、四位的埃塞与刚果(金)之和。尼日利亚资源得天独厚,南部沿海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中部高原又是富矿地带,金属、非金属、放射性矿产和煤炭等种类齐全,英国殖民者曾沿着矿产网修建铁路,只是当时尚无油气开采,
全境地形与气候适宜农业生产,出产薯类、玉米、水稻、小米、花生等粮食作物,盛产可可、橡胶、棉花、棕榈等经济作物。这个国家的奇妙之处在于地理与人文的有机结合,西北/东南走向的尼日尔河在与自东向西的贝努埃河交汇后,一路向南直入大海,勾画出一个大大的“Y”形。它也勾勒出这个国家人文的三部分:北部豪萨—富拉尼族穆斯林占主导,西(南)部约鲁巴族,东(南)部伊博族,东、西两部分共同构成基督徒占多数的南部地区,
史上北部就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而南部在近现代更多接受英国势力的熏陶,尼日利亚的南北之争更多地体现在宗教上,同时,民族差别、权力分配和经济利益特别是石油美元的去向,成为影响尼日利亚稳定的诸多方面。该国一位政治人士20世纪50年代曾夸张地把该国东、西差别比作爱尔兰和德国,更把北部与南部的不同形容为中国与德、爱间的差异,
尼日利亚的民族和语言多种多样,宗教种类繁多混杂。全国有250个族群,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豪萨(约占21%)、约鲁巴(20%)、伊博(17%)和富拉尼(9%),再有10个左右中等族群,语言(包括方言)远多于族群数,有529种,现以英语为官方语言,豪萨、约鲁巴和伊博三种语言通用于生活和商业。宗教简而言之三大块:穆斯林占人口的50%,基督教信徒占40%,其他为土著宗教,
各宗教分支多,彼此混杂,从地域看,北部有基督徒,南部也有不少穆斯林,南北交界的中部地区各种信仰混合,同一家族中常见多信仰,约鲁巴人即以混合宗教信仰著称,再有基督教中的教派至少有5个。人们曾以纹身区分识别不同族群,现在只能从服饰和姓名中找答案,这般奇特人文景象何以呈现在尼日利亚,答案只能从历史中寻找,公允地讲,尼日利亚是英国人为制造的一个国家,统一的尼日利亚历史只有百多年。
文章TAG:茅台 走进 澳洲 非洲 产量 走进非洲茅台产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