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纯粮食酒酿酒人,经常会遇到酒友提出这个问题,为什么有的粮食酒有苦涩味呢。多个国家禁止粮食出口,农民怎样储存粮食不霉变,田鼠存粮又不晒粮食,储存在洞里的粮食为何不会发芽呢,田鼠会把粮食分开放到不同的储藏室里,这样一个储藏室里储存的粮食是有限的,这些有限的粮食很难形成厚的堆积,从而产生热量和水分,这样就能保证粮食不发芽了。

1、纯粮食酒为什么有苦涩味?

我是一个纯粮食酒酿酒人,经常会遇到酒友提出这个问题,为什么有的粮食酒有苦涩味呢?根据我的经验大概说一说。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喝酒,特别是白酒,喝的就是白酒里与众不同的各种刺激味蕾的味道,这些味道自然包含有酸甜苦辣,因此纯粮食酒有微微的苦涩味是正常的,很多酒友更是觉得尝出这一点苦涩味非常好。喝酒其实就像品味人生百态,少一味都有缺陷,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当然,稍有苦涩味是正常的,苦涩味太重,脱离其他味道而显的鹤立鸡群又是不行的。这个时候问题肯定就出在了酒的品质本身,是什么导致苦涩味那么重了,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酿酒的粮食有质量问题,酿酒的粮食如果有腐烂,发霉变质的现象,那么酿造出来的酒就会有比较重的苦涩味。这样的酒质量是不过关的,不能饮用,

一个是有可能是下曲的量没有掌握好,导致酒的苦涩味比较重。这是酿酒工艺掌握的问题,很多新开始酿酒的会出现这个问题,说到酿酒的工艺,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在高温蒸馏的时候,对火候的控制不到位,也会出现酒味苦涩的问题。再一个就是酿造酒的水源问题,水的好坏能直接决定酒的质量,有些自来水酿酒的,或者其他一些水质不好的水酿酒,都会出现酒质苦涩。

2、田鼠洞里的粮食为什么不发芽?

记得小时候,放了寒假最喜欢去田里挖鼠洞了,因为冬天的鼠洞里就像个“百宝箱”,里面藏着大量花生、大豆、玉米等粮食,挖鼠洞可是一件体力活和技术活,首先你要判断哪些鼠洞里有粮食,因为一旦挖错,一上午的大汗淋漓就付诸东流了,一般情况下,洞口有新鲜的土的鼠洞里大概率会有存粮,因为田鼠到了冬天也没有冬眠的习惯,经常的外出让洞口会有些新土。

找到洞口挖鼠洞是个体力活,因为鼠洞表面上看只有一个5厘米左右的口,但是里面却别有洞天,首先,鼠洞并不是一直向里,也不是直接向下的,而是有一个与洞口平行稍微高一些的通道,挖开通道才是向下的鼠洞,一般情况下,一个鼠洞至少要50厘米深,我曾经挖过一个一米多深的,这可是一个大工程,两个人轮流挖要两个多小时。不过,这种鼠洞的收获也是很大的,那个一米多深的鼠洞,我挖出了满满一小推车的花生,

虽然现在这些粮食不缺,但是在八九十年代,缺衣少穿的当时,挖一个冬天的鼠洞得到的粮食拿回家清洗加工一下就够全家吃一段时间了。当然,现在人们生活水平高了,鼠洞也没有人挖了,众所周知,农民在收获了庄稼后,必须要经过晾晒才能够存储起来,而且如果储存的时间比较长,那么在储藏的过程中,还需要多次晾晒,其目的就是防止粮食发霉和发芽。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田鼠存粮又不晒粮食,储存在洞里的粮食为何不会发芽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个有意思的问题,粮食为什么会发芽?粮食是农作物的种子,虽然现在农民种植基本上会去粮种站买种子,但是以前人们种地基本上是自留种,自留种与留下吃的粮食一样都需要晾晒才能保证不发芽。这是因为许多粮食在发芽后是不能食用的,比如花生发芽后会生成黄曲霉素,

即便是那些发芽后不会产生毒素的粮食,比如小麦,其发芽后营养价值也大大降低了。一般的粮食储存都能满足发芽的两个要素:水分、温度,粮食集中储存时,一旦没有晾晒干,里面的水分就会聚集起来,而且粮食堆积在粮仓里,温度也比较的高,此时中心和底部的种子就会发芽。鼠洞里的粮食为何不发芽?挖过鼠洞的小伙伴都知道,里面无论有多少粮食,挖出来很少会有发芽的,这代表着田鼠有一套自己储存粮食的方法,

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说一下田鼠的存粮为何不会发芽?第一:温度。田鼠屯粮通常发生在秋末,此时秋高气爽,气温和地温都相对较低,而花生发芽的正常温度区间在25-30℃之间,大豆发芽的温度相对低一些也有18-22℃,虽然鼠洞中冬季的温度要远远高于外界环境温度(通常在5℃左右),但是这依然不满足粮食发芽所需要的温度。


文章TAG:粮食  不霉  苦涩  粮食窖为什么不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