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以说是最早酿酒的国家,酒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所以白酒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日常饮品,更是一段文化历史,始于西汉,盛于唐宋,盛于明清。1987高温大曲酱香酒的传统酿造工艺,堪称酱香酒文化中的璀璨明星。如果你还有印象的话,应该记得我前面说过,酱香酒生产中的二次勾兑叫粗砂,粗砂香蒸馏出来的酒叫粗砂酒。
哪些算的上是酱酒文化?
12987高温大曲酱酒传统酿造工艺可以算的上是酱酒文化中璀璨的繁星。中国可以说是酿酒最早的国家,白酒文化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所以酒对我们来说不仅是日常饮品,更是一段文化历载,始于西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艺为酒之魂。千百年来茅台镇的酿酒实践积累并创造的12987酿造工艺,是中国酱酒的风味灵魂。
酱香型白酒的文化知识有哪些?酱酒的制作工艺怎么来的?
酱香型白酒是在1979年在大连召开的全国第三届评酒会上正式提出和确立的,同时在该次评酒会上,根据不同的酿酒工艺和各家送评白酒中不同风味对感官的影响,也提出和确立了浓香清香米香三种香型。这就是中国4大香型白酒产生的时间和由来。酱香型白酒,由于酿造工艺复杂,对酿造环境要求苛刻,以及对人体的低损害度是被誉为白酒中的贵族香型。
茅台酒为代表产品。其风格特点是酱香突出优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酒液清澈透明,略有微黄。酱香型白酒数产自茅台镇的最好和有名。12987是茅台镇当地人民对包括茅台酒在类的所有产自茅台镇的正宗酱香型白酒的基本酿造工艺总结即端午制曲重阳下沙1年一个生产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
1是指1年生产周期。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周期是所有白酒里最长的,从原料的下沙到最后一个出酒轮次结束至少总共需要一年的时间。2是指两次投粮。茅台镇当地群众是把酱香型白酒生产酿酒用的高粱俗称为沙。在每年的生产周期中,分两次投料,第一次投料在重阳节,即阴历的九月初九。这次下沙的投料量通常占总投料量的50%。
第二次投料称糙沙,时间一般为第一次下沙后的一个月后。此后一年时间每个轮次只加曲,不再加高粱。987指的是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一年时间通过两次投粮,生产7个轮次的白酒,再用7个轮次的酒进行陈酿再沟调,历时5年方可出厂。12987工艺是酱香型白酒的典型工艺特征。该工艺的最大特点和区别于其他香型白酒的优势是三高三长。
三高是指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馏酒三长是指制曲时间长生产周期长储存时间长。这些都是酱香型白酒的独有工艺特点和优势。另外,酱香型白酒的原酒必须经过三年以上的存放陈化才能用来勾兑,所以酱酒醅烤出来后必须经过长期储存这一道工序。酱香型白酒也是所有白酒香型中可以保存时间最长而不变质一种香型酒,即便是成品瓶装白酒只要贮存保管方法科学,放上五六十年打开喝也好喝,而其他有的普通香型瓶装白酒,时间只要稍稍有点长酒味就会变得寡淡减弱。
茅台酒对酱香型白酒的研究和香型命名功不可没。酱酒香型的确立和三种典型体的发现就是由茅台酒组织科研人员完成的。何谓酱香型白酒的三种典型体呢?即酱香醇甜和窖底香。通过查阅茅台酒的厂志发展史等资料我们得知,1965年,在四川泸州召开的全国第一届名酒技术协作会上,时任茅台酒技术员的季克良向大会宣读提交了茅台酒的该项研究成果,同年轻工部在山西召开的茅台酒试点论证会上正式肯定了茅台酒三种典型体的确立和酱香型的命名。
之后在1979年第三届全国品酒会上正式明确了酱香型白酒的风味和工艺特征。酱的核心技术是回沙技术。如果你还有印象的话,应该记得我前面说过,酱香酒生产中的二次勾兑叫粗砂,粗砂香蒸馏出来的酒叫粗砂酒。酒质甘,但钝涩酸。是每年生产周期的第二轮酒,也是第一批需要入库的原酒。粗砂酒的酒头要分开存放进行勾兑,酒尾可以倒回酒中,以补偿重新发酵产生香气,这叫回砂。
文章TAG:酱香酒文化知识 知识 酱香酒 香型 文化 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