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碧螺春的产地在江苏吴县。只介绍产地似乎太简单了,那就简单说说碧螺春的制作工艺吧。洞庭有两座碧螺春山,东山是半岛和碧螺春的原产地,东山的碧螺峰石壁是碧螺春野生茶的原产地。碧螺春茶园,号称果园中的茶园,长满了枇杷、杨梅、橘子等果树,茶树都躲在果树下。
碧螺春的原产地在哪里?
谢谢邀请。洞庭碧螺春的产区,是在江苏省的吴县。有洞庭东西两山碧螺春之分,东山是座半岛,也是碧螺春的原产地,东山碧螺峰的石壁,是碧螺春野生茶的发原地。由东山岛跨过太湖大桥,就是太湖第一大岛西山 。东西山茶园,都是果树间种,在茶树萌芽时,也是果树开花之际,茶树正好吸收了各种花的精华,所以碧螺春有特殊花果香。
碧螺春茶园,有果树园里的茶园之称,山头种满枇杷,杨梅,蜜橘等果树,茶树全躲在果树下。光介绍产地,看来太简单点,那就来简单说一下碧螺春的制作工艺吧。一,选料,选料比较讲究,有釆得早,摘得嫩,拣得净之说。二,萎凋,晾晒。三,杀青,抖散,团揉,平揉,做形,提毫。这道工序,全在一口大铁锅里,温度达到180度以上时完成。
制茶师手不离茶,茶不离锅,一气呵成。制茶师通过团,搓,揉等精湛手法,慢慢变成微曲的细条,就在出锅前瞬间,茶毫突然蓬松鼓起,好象变戏法一样,黛绿色弯曲的茶上遍布茸毫,这就是碧螺春茶出名的铜丝条,蜜蜂脚,。碧螺春以淡为贵,淡中寻味,入口生津回甘,果香环绕口腔中,一直挥之不去,的确是一杯好茶。最后让我们健康喝茶,喝茶健康,每天喝出好心情。
碧螺春和龙井哪个好?
这是显示我茶史才华的时候了。龙井茶和碧螺春的相生相爱,还得从这两种茶叶的历史渊源说起。在明代中前期,社会上最好的茶叶,既不是龙井茶雍正七年定工艺,也不是碧螺春清康熙赐名,而是虎丘茶,大量的茶史记载虎丘茶第一或者虎丘天池茶第一天池指苏州天池山,然后呢中国茶界陆羽之后出了第二人——大方和尚。
大方在苏州虎丘寺进修十余年,尽得虎丘茶制法,然后呢虎丘茶因为朝廷高官索贿,寺中的僧侣不堪折磨,进而毁树,这在江南才子文征明的孙子文震亨的笔记中有记载,从此虎丘茶绝迹。虎丘茶消失以后,天池茶也随之没落,随之崛起的是松萝茶。松萝茶是大方和尚从虎丘寺移居到安徽休宁松萝山以后,在松萝山建寺修行时候根据虎丘茶的技法创造改进出来的茶种,基本和现在的炒青工艺技法相同了,松萝茶的厉害之处是让茶叶脱离了产地,通过技法也可以和虎丘产地一样的口味香味,从而让这种茶叶的技法,传播到安徽,浙江,湖北,江西,福建等大部分茶区 而且是挣相学习的技法。
这些在明代的所有茶书典籍中都有记载,茶录茶疏蒙史等等随便去翻。这样的传播,自然也有回流技术到苏州,虎丘天池已经败落,苏州洞庭山的水月寺到是继承了这种工艺,然后由寺庙传给当地的山民,当地人由于这种茶叶很香取了个不雅的名字香煞人 后来康熙下江南,游太湖时任苏州知府的宋荦进香茶,康熙因为原来名字不雅赐名碧螺春。
碧螺春的来历说完就该轮到龙井茶了。大方和尚在晚年,依旧是坚持茶道,改进技法,在原有松萝茶的基础上,改曲为直,创出了一种前所未有外形的直条形茶叶 ,同样是在康熙南巡的时候进贡,由于是大方和尚所创,赐名大方茶。大方茶的品牌在黄山地区还存在,但是现在的技法和龙井已经相通了,我根据茶书记载推测过大方茶的技法,和龙井相比缺少了翻转和散热,所以外形上和龙井相似,颜色上却大有不同,大方茶於黑如铁,是深黑绿色。
徽州和杭州自古以来就由古杭徽道相连,杭州是著名佛寺集中的地方。由于寺庙之间的交流,大方茶的技术自然传到了杭州的佛教寺庙。清朝雍正年间,翁龙生茶业公司的掌柜经过三年的摸索,试图开发出一种优质名茶。雍正七年,改进了大方茶的工艺,西湖龙井的工艺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于同年上缴朝廷。因此,这一年也被称为西湖龙井元年,从那以后,西湖龙井每年都是朝廷的贡品,直到清末。
文章TAG:浙江碧螺春产地在哪里 碧螺春 原产地 产地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