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岑参的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寄左省杜拾遗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春梦 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的诗

2,欧阳修的御街行的赏析是什么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攲,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 欧阳修 赏析:这是一首秋夜怀思情人之作,通篇洋溢着一片柔情。 上片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或就地面刻画秋声,或就天宇描摹夜色,以寒夜秋声衬托主人公所处环境的冷寂,突出人去楼空的落寞感,并抒发了良辰美景无人与共的愁情。 范仲淹起笔写秋夜景象,只抓住秋声和秋色便很自然地导出秋思。所谓一叶落之天下秋,树叶纷纷飘落在“香砌(香阶)”之上,不言秋而知秋;写秋,切入点是秋夜,“夜寂静,寒声碎”:虽是四无人声,却不是一片死寂,仍然是寒风吹落树叶沙沙作响。其中的精妙之处,在于树叶飘落不是诉诸于视觉而是诉诸于听觉;一个“寒”字既是秋寒节候的感受,又是孤寒心境的写照。“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在空寂的高楼之上卷起珠帘看夜色,天宇空阔,银河清爽。骨子里自有一股清刚之气,笔下流淌着奔放的情怀。“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以月写相思,其声情顿挫,与温庭筠《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相比,显得骨力遒劲。这里,写珠帘、写银河、写月色,情思飞扬而又深沉激越,到此已非借景能足以表达愁思,很自然地转入下片直抒胸臆。 下片专就离情宣发,写的是酌酒垂泪之愁意、挑灯倚枕之愁态。 词人长夜不寐,无法排遣幽愁别恨。“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毫不掩饰地捧出个“愁”字,写酒虽未到愁肠,却早已化为泪,真可谓愁难堪情凄切!“残灯明灭枕头攲,谙尽孤眠滋味”:室外明月如昼,室内一盏如豆的青灯忽明忽暗,倚枕对灯寂然凝思,黯然神伤,饱尝人间孤苦的滋味。“谙尽”与上片的“年年”遥相呼应,再次说明愁绪由来已久。“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这种怀旧相思之苦,无论如何也无法回避。不是在心理隐隐作痛,就是在眉头攒聚。词的下片由景入情,从写“愁肠”到写“孤灯”,层层递进,反复咏叹,语直情真,凄楚悲凉。 纵观全词,情中有景,景中透情,其间流淌着词人的缕缕愁情,可谓情极之语。这首词在运思和谋篇方面也是自出机抒,别具一格,在写月色、写愁思等方面都有翻新之妙笔。

欧阳修的御街行的赏析是什么

3,范仲淹御街行纷纷堕叶飘香砌对译

御街行 宋·范仲淹 纷纷堕叶飘香砌, 夜寂静, 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 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 月华如练。 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 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 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 眉间心上。 无计相回避。 《御街行》注释: 1.香砌:砌是台阶,因上有落花,所以称为香砌。 2.寒声碎:寒风吹动落叶,发出细碎的声音。 3.练:素色的绸。 4.敧:倾斜的样子。 5.谙:熟悉。 6.都来:即算来。 《御街行》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夜离人相思的词。历来评词者都认为本词情景兼融。上片主要写景,而寓情其中。下片全部抒情。末三句一往情深。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即从这里脱胎。写秋夜景象,作者只抓住秋声和秋色,便很自然地引出秋思。一叶落知天下秋,到了秋天,树叶大都变黄飘落。树叶纷纷飘坠香砌之上,不言秋而知秋。夜,是秋夜。夜寂静,并非说一片阒寂,声还是有的,但是寒声,即秋声。这声音不树间,却来自树间,原来是树上飘来的黄叶坠阶上,沙沙作响。这里写“纷纷坠叶”,主要是诉诸听觉,借耳朵所听到的沙沙声响,感知到叶坠香阶的。“寒声碎”这三个字,不仅明说这细碎的声响就是坠叶的声音,而且点出这声响是带着寒意的秋声。由沙沙响而感知落叶声,由落叶而感知秋时之声,由秋声而感知寒意。这个“寒”字下得极妙,既是秋寒节候的感受,又是孤寒处境的感受,兼写物境与心境。“真珠帘卷玉楼空”,空寂的高楼之上,卷起珠帘,观看夜色。这段玉楼观月的描写,感情细腻,色泽绮丽,有花间词人的遗风,更有一股清刚之气。   这里写玉楼之上,将珠帘高高卷起,环视天宇,显得奔放。“天淡银河垂地”,评点家视为佳句,皆因这六个字勾画出秋夜空旷的天宇,实不减杜甫“星垂平野阔”之气势。因为千里共月,最易引起相思之情,以月写相思便成为古诗词常用之意境。“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写的也是这种意境,其声情顿挫,骨力遒劲。珠帘、银河、月色都写得奔放雄壮,深沉激越。下片以一个“愁”字写酌酒垂泪的愁意,挑灯倚枕的愁态,攒眉揪心的愁容,形态毕肖。古来借酒解忧解愁成了诗词中常咏的题材。范仲淹写酒化为泪,不仅反用其意,而且翻进一层,别出心裁,自出新意。他《苏幕遮》中就说:“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首词里说:“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肠已愁断,酒无由入,虽未到愁肠,已先化泪。   比起入肠化泪,又添一折,又进一层,愁更难堪,情更凄切。自《诗经。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出,古诗词便多以卧不安席来表现愁态。范仲淹这里说“残灯明灭枕头欹”,室外月明如昼,室内昏灯如灭,两相映照,自有一种凄然的气氛。枕头欹斜,写出了愁人倚枕对灯寂然凝思神态,这神态比起辗转反侧,更加形象,更加生动。“谙尽孤眠滋味。”由于有前句铺垫,这句独白也十分入情,很富于感人力量。“都来此事”,算来这怀旧之事,是无法回避的,不是心头萦绕,就是眉头攒聚。愁,内为愁肠愁心,外为愁眉愁脸。古人写愁情,设想愁象人体中的“气”,气能行于体内体外,故或写愁由心间转移到眉上,或写由眉间转移到心上。范仲淹这首词则说“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两者兼而有之,比较全面,不失为入情入理的佳句。 御街行: http://www.gushi88.cn/LiShi/LiShiGuShi/1813.html

范仲淹御街行纷纷堕叶飘香砌对译

4,谁能赏析一下范仲淹的御街行 纷纷坠叶飘香砌

提起范仲淹,首先就会想到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一生忠正为国,从不计个人得失。想来文人出身的范公应该是个铁血男儿,他在延州守边时,被西夏称为 “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从西夏人对范仲淹的称谓中,可见他那铁骨铮铮的硬汉形象。他的边塞词一扫花间派的柔靡风气,开豪放一派词风。但“铁血柔情”一词并不是空穴来风,范仲淹不光能吟出慷慨激昂的边塞词,他同样能写出缠绵悱恻的爱情词,而且“铁石心肠人做柔情语”,别有一种深挚的滋味。  范仲淹描写爱情的词只存一首,就是《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这首词,像古代很多爱情词一样,都是通过一个女子的口吻,写相思之情。但这首词因为出自范仲淹之手,虽然也是缠绵已极,却并不流于软媚,其中隐隐透着几分英姿飒爽的苍莽气度。  词的上片也是从写景入手,首句点明时间。“纷纷坠叶飘香砌”,漫天飞舞的落叶显示出节令已是深秋,曾经繁茂的枝头再也牵不住片片树叶,只能任其纷纷飘落。这红衰翠减的深秋景色,总让人想到流逝的日子如风一样吹过,自己怎么努力也不能抓住一点影子。青春就如那昔日浓绿欲滴的树叶不得不萎去,不得不离开枝头一样,眼看着一点点逝去却无可奈何!秋夜听落叶纷纷离开枝头的声音,怎么会不心生感慨!那飘落在台阶上的片片枯叶,不就如自己曾握在手中的青春嘛!秋所以总是带给人伤感,其实并不是秋景本身带有这种感情色彩,更多的可能是因为人们对自己所珍惜的东西不能把握,而与秋天将带走美好的事物这种现象相契合而产生的感情体验吧!女主人公在秋夜里,听到“纷纷坠叶飘香砌”,想到自己流逝的青春年华,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自然会袭上心头,从而为整首词打上感伤的烙印。  “夜寂静,寒声碎”,这句词告诉我们秋夜已深,一切喧嚣都已归于无声。夜深人静,本该休息了,可女主人公却不能进入梦中,甚至还没有睡下。这落叶飘离枝头的声音虽然如此细小轻微,但在这极静的夜里却声声传入耳中,让自己的心不得安宁。想秋带走满树的繁华让自己伤感,听叶落之声更添愁绪,叹自己空看时间流逝,空生无限情思,却找不到知音,无处可诉心中的情结。夜的静,反衬出内心的波涛汹涌,心海的不平静,又怎么能让人安睡?虽说夜已深,夜已静,却只能让自己感到加倍的孤独!  在深秋带着凉意的夜里,听着那凄凉的落叶声,看自己华美的居所,虽说是“真珠帘卷”,可装饰再精致也难抵“玉楼空”,这空寂的楼阁更加深了环境的清冷。缺少温暖的“玉楼”只能让女主人更生出凄寒入骨的秋愁,只能让她更怀念昔日爱人与自己同在时的快乐!昔人已去,物是人非,睹物更加思人,更何况那亮如白昼的月华!“天淡银河垂地”,月光明亮,天空高远,而银河缓缓垂落到大地,与大地相接。每年今夜月色都皎洁如一,总是“月华如练”,月光就像雪白的丝绸,只是这柔美的月光中,心上人却总是远在千里之外,看着迷人的月光,想着不能相见的爱人,更感觉“玉楼空”。“长是人千里”明确揭示出女主人公内心不能平静,听叶落伤秋声的原因。因为“人千里”,才更觉“寒声碎”,而听到“寒声碎”,深恨“玉楼空”,少了心上人,无论是“凄凉的秋声”还是“华美的玉楼”,还是“如练的月华”,都染上了浓浓的离愁!看来心中有愁,才会入耳目而无不带愁,自然景色所折射出的只是人的内心啊!移情入景,景才会生情!  范仲淹这首词整个上片基本都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已融入了浓浓的秋思与秋愁,让读者感受到女主人公秋夜难以排遣的情思。而下片则直接一层层表现离思与离愁,既写出了离思之深,又写出了离愁之长。  秋夜月光如水,女主人公愁思萦绕于心头,看来只能借酒消愁了。可是却“愁肠已断无由醉”,本来想用酒来麻醉自己,让自己暂时忘掉这排解不掉的离愁,可这一愿望也不能达到!范仲淹在《苏幕遮》中,曾写到“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看来酒不能化解相思,只不过会更加重离愁而已。而这首词中,酒越发不能给人以安慰,先点明“愁肠已断”,还有什么理由可以让自己麻醉呢?所以“酒未到,先成泪”,点明举杯销愁却让愁思愈加深重。记得李白在《将进酒》中,曾吟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如此深重的“万古愁”都能举杯同销,可是那刻骨的思念却让人永远无法摆脱!举起杯来,酒未入口,却已是泪流满面!  这充斥于内心的离愁,借酒不能消除,那么只能满怀愁绪在若明若灭的灯火中斜靠着枕头睡下了。“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但残灯下,只有自己孤苦一人,心上人远在千里之外,这独眠的滋味早已让自己心力交瘁,这深深的离别之痛只能独自担负!女主人公在这没有希望的等待中一天天煎熬着,就如周杰伦在歌中唱的一样:  沉默年代  或许不该  太遥远的相爱  我送你离开  天涯之外  你是否还在~~  琴声何来  生死难猜  用一生去等待  在那样的时代,离别就等于断了所有的联系,一切都只能在回忆中鲜活,这太遥远的相爱让有情人时时忍受离愁的折磨。不知爱情是否飘走,不知爱人是否还在,所有的一切都是未知,只能靠心中不灭的信念维系,用自己的一生去默默等待!身在爱中的人,即使心中深情的记忆能让自己坚守爱情,但那深重的离愁却也是与日俱增,那长时间的独守也会让心疼痛伤悲!  因为心太伤太痛,所以才会有“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是啊,太多太多的离愁,早已不是能轻易掩饰住的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如春水一样滔滔不绝的离愁,自然是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了。这三句,将抽象的离思离愁具象化,虚实相生,别有情致。后来李清照的名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即出于此,但却少了几分刚气,多了几分软媚。爱太深,愁才会太浓,从这无由解脱的离愁中,我们看到的是女主人心中那深深的爱,那浓浓的情。  爱情永远没有时代距离,作为人类最深挚的感情,她永远不会过时。今天我们来读这首爱情词,依然会被女主人公那深沉的爱所感动,依然会与她产生共鸣,依然会祝福她的心上人能够感应她的期待,能够回来与她团聚。  真爱永存人间!
小题1:作者抓住秋声和秋色来写秋夜景象。“纷纷坠叶”则以听觉感知叶坠香阶,“寒声碎”则由秋声而感知寒意。“寒”字一语双关,既是秋寒节候的感受,又是孤寒处境的感受,兼写物境与心境。“真珠帘卷玉楼空”,“空”与“寒”字相呼应,既写景,也言情。小题2:“天淡银河垂地”,评点家视为佳句,皆因这六个字勾画出秋夜空旷的天宇。千里共月,珠帘、银河、月色都写得奔放雄壮,深沉激越。以雄阔之景写“愁思”,以乐景写哀情,更富有表现力。 略
诗词欣赏——范仲淹《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center]御街行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center]  此词是一首怀人之作,其间洋溢着一片柔情。上片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由景入情,情景交融。  写秋夜景象,作者只抓住秋声和秋色,便很自然地引出秋思。一叶落知天下秋,到了秋天,树叶大都变黄飘落。树叶纷纷飘坠在香砌之上,不言秋而知秋。夜,是秋夜。夜寂静,并非说一片阒寂,声还是有的,但是寒声,即秋声。这声音不在树间,却来自树间,原来是树上飘来的黄叶坠在阶上,沙沙作响。这里写“纷纷坠叶”,主要是诉诸听觉,借耳朵所听到的沙沙声响,感知到叶坠香阶的。“寒声碎”这三个字,不仅明说这细碎的声响就是坠叶的声音,而且点出这声响是带着寒意的秋声。由沙沙响而感知落叶声,由落叶而感知秋时之声,由秋声而感知寒意。这个“寒”字下得极妙,既是秋寒节候的感受,又是孤寒处境的感受,兼写物境与心境。  “真珠帘卷玉楼空”,在空寂的高楼之上,卷起珠帘,观看夜色。这段玉楼观月的描写,感情细腻,色泽绮丽,有花间词人的遗风,更有一股清刚之气。这里写在玉楼之上,将珠帘高高卷起,环视天宇,显得奔放。“天淡银河垂地”,评点家视为佳句,皆因这六个字勾画出秋夜空旷的天宇,实不减杜甫“星垂平野阔”之气势。因为千里共月,最易引起相思之情,以月写相思便成为古诗词常用之意境。“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写的也是这种意境,其声情顿挫,骨力遒劲。珠帘、银河、月色都写得奔放雄壮,深沉激越。  下片以一个“愁”字写酌酒垂泪的愁意,挑灯倚枕的愁态,攒眉揪心的愁容,形态毕肖。古来借酒解忧解愁成了诗词中常咏的题材。范仲淹写酒化为泪,不仅反用其意,而且翻进一层,别出心裁,自出新意。他在《苏幕遮》中就说:“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在这首词里说:“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肠已愁断,酒无由入,虽未到愁肠,已先化泪。比起入肠化泪,又添一折,又进一层,愁更难堪,情更凄切。  自《诗经·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出,古诗词便多以卧不安席来表现愁态。范仲淹在这里说“残灯明灭枕头欹”,室外月明如昼,室内昏灯如灭,两相映照,自有一种凄然的气氛。枕头欹斜,写出了愁人倚枕对灯寂然凝思神态,这神态比起辗转反侧,更加形象,更加生动。“谙尽孤眠滋味。”由于有前句铺垫,这句独白也十分入情,很富于感人力量。“都来此事”,算来这怀旧之事,是无法回避的,不是在心头萦绕,就是在眉头攒聚。愁,在内为愁肠愁心,在外为愁眉愁脸。古人写愁情,设想愁象人体中的“气”,气能行于体内体外,故或写愁由心间转移到眉上,或写由眉间转移到心上。范仲淹这首词则说“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两者兼而有之,比较全面,不失为入情入理的佳句。

5,纳兰性德的作品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虞美人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又   彩云易向秋空散,燕子怜长叹。几番离合总无因,赢得一回僝僽一回亲。   归鸿旧约霜前至,可寄香笺字。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红蕤欹侧看斜阳。    又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又 (为梁汾赋)   凭君料理花间课,莫负当初我。眼看鸡犬上天梯,黄九自招秦七共泥犁。   瘦狂那似痴肥好,判任痴肥笑。笑他多病与长贫,不及诸公衮衮向风尘。   又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判叫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南乡子   飞絮晚悠飏,斜日波纹映画梁。刺绣女儿楼上立,柔肠,爱看晴丝百尺长。   风定却闻香,吹落残红在绣床。休坠玉钗惊比翼,双双,共唼苹花绿满塘。   又   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著分携泪暗流。   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将酹石尤。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   又 (为亡妇题照)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一斛珠 (元夜月蚀)   星毬映彻,一痕微褪梅梢雪。紫姑待话经年别,窃药心灰,慵把菱花揭。   踏歌才起清钲歇,扇纨仍似秋期洁。天公毕竟风流绝,教看蛾眉,特放些时缺。   踏莎行   春水鸦头,春山鹦嘴,烟丝无力风斜倚。百花时节好逢迎,可怜人掩屏山睡。   密语移灯,闲情枕臂,从教酝酿孤眠味。春鸿不解讳相思,映窗书破人人字。   又 (寄见阳)   倚柳题笺,当花侧帽,赏心应比驱驰好。错教双鬓受东风,看吹绿影成丝早。   金殿寒鸦,玉阶春草,就中冷暖和谁道?小楼明月镇长闲,人生何事缁尘老。   临江仙 (寄严荪友)   别后闲情何所寄,初莺早雁相思。如今憔悴异当时,飘零心事,残月落花知。   生小不知江上路,分明却到梁溪。匆匆刚欲话分携,香消梦冷,窗白一声鸡。   又 (永平道中)   独客单衾谁念我,晓来凉雨飕飕。椷书欲寄又还休,个侬憔悴,禁得更添愁。   曾记年年三月病,而今病向深秋。庐龙风景白人头,药炉烟里,支枕听河流。   又 (谢饷樱桃)   绿叶成阴春尽也,守宫偏护星星。留将颜色慰多情,分明千点泪,贮作玉壶冰。   独卧文园方病渴,强拈红豆酬卿。感卿珍重报流莺,惜花须自爱,休只为花疼。   又   丝雨如尘云著水,嫣香碎拾吴宫。百花冷暖避东风,酷怜娇易散,燕子学偎红。   人说病宜随月减,恹恹却与春同。可能留蝶抱花丛,不成双梦影,翻笑杏梁空。   又 (塞上得家报云秋海棠开矣,赋此)   六曲阑干三夜雨,倩谁护取娇慵。可怜寂寞粉墙东,已分裙钗绿,犹裹泪绡红。   曾记鬓边斜落下,半床凉月惺忪。旧欢如在梦魂中,自然肠欲断,何必更秋风。   又 (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又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小阑干外寂无声。几回断肠处,风动护花铃。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如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奈尘缘空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又   眼底风光留不住,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欲倩烟丝遮别路,垂杨那是相思树。   惆怅玉颜成间阻,何事东风,不作繁华主。断带依然留乞句,斑骓一系无寻处。   又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踏莎美人 (清明)   拾翠归迟,踏青期近,香笺小叠隣姬讯。樱桃花谢已清明,何事缘鬓斜亸宝钗横。   浅黛双弯,柔肠几寸,不堪更惹青春恨。晓窗窥梦有流莺,也说个侬憔悴可怜生。   (按此调为顾梁汾自度曲)   苏幕遮    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   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又 (再送荪友南还)   人生南北真如梦,但卧金山高处。白波东逝,鸟啼花落,任他日暮。别酒盈觞,一声将息,送君归去。便烟波万顷,半帆残月,几回首,相思苦。   可忆柴门深闭,玉绳低、翦灯夜雨。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愁对西轩,荔墙叶暗,黄昏风雨。更那堪几处,金戈铁马,把凄凉助。   齐天乐 (上元)   阑珊火树鱼龙舞,望中宝钗楼远。靺鞨余红,琉璃剩碧,待属花归缓缓。寒轻漏浅。正乍敛烟霏,陨星如箭。旧事惊心,一双莲影藕丝断。   莫恨流年似水,恨消残蝶粉,韶光忒贱。细语吹香,暗尘笼鬓,都逐晓风零乱。阑干敲遍。问帘底纤纤,甚时重见?不解相思,月华今夜满。   又 (洗妆台怀旧)   六宫佳丽谁曾见,层台尚临芳渚。露脚斜飞,虹腰欲断,荷叶未收残雨。添妆何处,试问取雕笼,雪衣分付。一镜空蒙,鸳鸯拂破白频去。   相传内家结束,有帊装孤稳,靴缝女古。冷艳全消,苍苔玉匣,翻出十眉遗谱。人间朝暮。看胭粉亭西,几堆尘土。只有花铃,绾风深夜雨过天晴。   又 (塞外七夕)   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桥又迎河鼓。清漏频移,微云欲湿,正是金风玉露。两眉愁聚。待归踏榆花,那时才诉。只恐重逢,明明相视更无语。   人间别离无数。向瓜果筵前,碧天凝伫。连理千化,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今夜天孙,笑人愁似许。   沁园春   试望阴山,黯然销魂,无言徘徊。见青峰几簇,去天才尺;黄沙一片,匝地无埃。碎叶城荒,拂云堆远,雕外寒烟惨不开。踟蹰久,忽冰崖转石,万壑惊雷。   穷边自足愁怀。又何必平生多恨哉?只凄凉绝塞,蛾眉遗冢;销沉腐草,骏骨空台。北转河流,南横斗柄,略点微霜鬓早衰。君不信,向西风回首,百事堪哀。   沁园春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装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戏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金缕曲 (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又 (再赠梁汾,用秋水轩旧韵)   酒涴青衫卷,尽从前、风流京兆,闲情未遣。江左知名今廿载,枯树泪痕休泫。摇落尽、玉蛾金茧。多少殷勤红叶句,御沟深、不似天河浅。空省识,画图展。   高才自古难通显。枉教他、堵墙落笔,凌云书扁。入格游梁重到处,骇看村庄吠犬。独憔悴、斯人不免。兖兖门前题凤客,竟居然、润色朝家典。凭触忌,舌难翦。   又   生怕芳尊满。到更深、迷离醉影,残灯相伴。依旧回廊新月在,不定竹声撩乱。问愁与、春宵长短。燕子楼空弦索冷,任梨花、落尽无人管。谁领略,真真唤。   此情拟倩东风浣。奈吹来、余香病酒,旋添一半。惜别江淹消瘦了,怎耐轻寒轻暖。忆絮语、纵横名碗。滴滴西窗红蜡泪,那时肠、早为而今断。任角枕,欹孤馆。   又 (简梁汾,时方为吴汉槎作归计)   洒尽无端泪,莫因他、琼楼寂寞,误来人世。信道痴儿多厚福,谁遣偏生明慧。莫更著、浮名相累。仕宦何妨如断梗,只那将、声影供群吠。天欲问,且休矣。   情深我自拚憔悴。转丁宁、香怜易爇,玉怜轻碎。羡杀软红尘里客,一味醉生梦死。歌与哭、任猜何意。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闲事。知我者,梁汾耳。   又 (慰西溟)   何事添凄咽?但由他、天公簸弄,莫教磨涅。失意每多如意少,终古几人称屈。须知道、福因才折。独卧藜床看北斗,背高城、玉笛吹成血。听谯鼓,二更彻。   丈夫未肯因人热,且乘闲、五湖料理,扁舟一叶。泪似秋霖挥不尽,洒向野田黄蝶。须不羡、承明班列。马迹车尘忙未了,任西风、吹冷长安月。又萧寺,花如雪。   又 (寄梁汾)   木落吴江矣。正萧条、西风南雁,碧云千里。落魄江湖还载酒,一种悲凉滋味。重回首、莫弹酸泪。不是天公教弃置,是才华、误却方城尉。飘泊处,谁相慰。   别来我亦伤孤寄。更那堪、冰霜摧折,壮怀都废。天远难穷劳望眼,欲上高楼还已。君莫恨、埋愁无地。秋雨秋花关塞冰,且殷勤、好作加餐计。人岂得,长无谓。   又 (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琵琶仙 中秋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纳兰,清朝第一词人

文章TAG:岑参  御香行  岑参的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