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走向国际化也是目前中国白酒企业必然要走的路。近年来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白酒如何走向国际舞台已成为行业重要课题,随着中国经济体量和影响力的提升,在“一带一路”建设和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大战略下,白酒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白酒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1、全球10大烈酒产区中国占6席,但白酒如何走向世界?
我真的很想知道,哪里来的10大烈酒产区?中国白酒又占6席,是哪6个呢?我看大家都回答很多,可是内容却是扯淡的啊。全球烈酒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全世界人们普遍熟知的烈酒是: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朗姆酒、金酒、龙舌兰酒(Whiskey,brandy,vodka,rum,gin,tequila),中国白酒的英文名字却很搞:Chineseliquor或者Chinesespirits,其实就是叫中国烈酒,就是没有名字了。
一次跟一来中国卖葡萄酒的老外介绍中国白酒,人家学半天,就是读成了“白有”,在欧洲的超市或者小店里,能看到全世界的烈酒,包括日本威士忌和清酒,却就没有“白有”。中国白酒走出国门很久,但范围不普遍,这主要是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不够,中国现在就像一个土豪。像美国威士忌虽然是非主流的产物,不正宗的威士忌却成就了美国人自己的威士忌,
2、白酒国际化,“味道战”如何打?有没有必要打?
白酒走向国际化也是目前中国白酒企业必然要走的路。白酒企业需要花精力研究白酒的风味和口味,由于特殊的酿造过程,白酒产生的香气和口味西方人会觉得不愉悦,还有其高挥发性和高酒精度让他们觉得不是那么容易接受。酿酒师、调配师需要在口味上做一定调整,让出口白酒的风味更符合西方人的口味,这对于白酒企业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3、中国白酒,为什么不能走向全世界,而俄罗斯伏特加能销向全球?
同样是烈酒,俄罗斯【伏特加】与中国【白酒】相比,确实出口量要好不少,但是,中国白酒的出口也并不差,比很多国人的预想要好。2020年数据显示,中国白酒出口量是1424.6万升,金额为45991.2万美元;从海外进口的白酒量为277.8万升,价值为1142.7万美元,俄罗斯伏特加,2019年创汇1.61亿美元,2020年受产量下降以及新冠疫情影响,稍微有所下降。
不过,俄罗斯伏特加走向世界,中国白酒也在走向世界,俄罗斯最大的优势在于,伏特加在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销量非常不错,很大一部分消费者是带着情怀在买。除此之外,中国、俄罗斯要卖出海外,都要拼营销,就地区而言,谷物为原料的白酒,海外市场主要在亚洲,欧美国家更偏好以水果为原料的酒类。就人群而言,白酒的主要海外受众是华人华侨,他们能够接受带着乡土味的白酒文化,
不过,跟伏特加相比,双方都差不多。伏特加也是谷物类为原料,同样是度数偏高的烈性酒,不适合欧美人那种“豪饮”方式,那么,中国白酒出口的症结在哪里呢?一方面是很多白酒企业更愿意深耕国内市场,为眼前利益而放弃国家市场份额,缺乏塑造国际品牌的长远谋划。可喜的是,近年来以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传统酒厂,以及以江小白为代表新兴酒厂,积极布局海外市场,白酒国际化的提升空间还很大,
另一方面是白酒出口过程里出现的贸易壁垒。我国加入WTO时,将白酒列为普通消费品,大多数国家把酒类列为特殊消费品,这种不同的眼光,导致白酒在国际的销售遭遇到各种掣肘,出口的壁垒很多。此外,各国关于烈性酒的定义差异较大,白酒出口要面临各种标准,加上,不少国家要保护本国酒企发展,对酒类产品设置较高的关税。出口成本高、赚取的利润少,白酒企业不愿意积极开拓市场,进而削弱白酒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4、中国的白酒为什么在国外火不起来?
中国的白酒在外国火不起来,一是因为外国人饮酒习惯与中国人不一样。欧美人多喜欢喝葡萄酒,俄罗斯人喜欢喝高烈度酒,日本人喜欢喝甜酿酒,其他各个国家的人大都与中国人饮酒习惯不同,二是中国的白酒企业对外宣传不够,宣传也会开辟市场,大量的巧妙的宣传,特别是把当地的文化融入广告中是打开市场的有效途径,中国白酒企业缺乏有效的海外宣传也是打不开销路的重要原因。
文章TAG:白酒 走向 国际化 世界 中国白酒酒如何走向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