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安溪铁观音茶的市场危机近年不再。安溪的铁观音行情不好。回过头来看,还是自己的问题。不要跟外人说内安溪茶比外安溪好。五年前,安溪龙涓等地的茶叶突然成为市场上最受欢迎的。铁观音太假,这是中国茶叶市场的另一个通病。安溪茶伪造的历史,清代安溪茶的歌早就有记载,而且是伪造武夷岩茶。
现在卖茶叶前,需要先去安溪贩茶吗?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福建是茶之王国,所以福建人对茶自然情有独钟。闽南民间有宁可百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的俗语闽北山民也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俗语,由此可见,福建人对茶的依恋几乎到了迷醉的地步。安溪茶叶以乌龙茶为主,主要品种有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大叶乌龙等根据您的问题寻找茶货源可以根据你店的位置和规模,如果普通的茶叶店就在当地茶城或茶叶批发地就可以了,如果做得大一些就要在产地发货了。
找货源确实是不大不小的一门功课,传统茶行业的流通环节多,价格不透明,标准不统一。好的茶叶只能靠自己试,所以,首先你要对你要做的茶叶品类有一个基本口感的判断力。中国茶叶的第一手渠道无非在茶厂或农户手上,你做哪种茶叶,无论原产地是哪里,就去哪里的茶厂和农户那里谈,不要怕麻烦!小茶农手上的茶不乏精品,但还是要试,供货量也不会太大,一般找到之后,直接谈好价格收购就是了。
安溪铁观音近年来市场不好了,为何呢?有没有方法呢?
铁观音近年市场不好,是什么原因,有什么办法振兴?福建安溪铁观音茶市场危机,已经不是近年了。它有过创历史纪录的辉煌10年,加上头尾红火,也有近20年畅销时间。这种辉煌最鼎盛时,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铁观音。炙手可热,价格一路走高。加上聪明勤劳的闽南人,一流的销售技巧,铁观音走红全国。安溪铁观音市场不好,回头看还是自身的问题。
自从感德一位叫王奕荣的聪明能人,发明创造空调制作铁观音,安溪作为新技术全面推广就埋下了危机。铁观音传统乌龙茶的制茶,劳动强度特别高。空调控制温湿度以后,由当天一口气采青摇青做青等,改为第二天甚至三天制作,还美其名曰脱酸工艺实际上是发酸废青。随着技术革新,工艺也一简再简,已经类同新绿茶,必须冰箱存放,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乌龙茶。
为了满足和适应机械化高效率的空调制做铁观音,需要大量茶青供应。安溪茶农从山脚到山顶房前屋后全都种的是茶,最兴盛时举目四望,除了种菜全种的是茶叶。即使这样无限度扩大产区,无节制施用化肥,大量投入农药,人工强制性提高茶叶产量,还是无法满足极致扩增的新派铁观制茶。安溪铁观音由传统的每年三四季采制,提高到了五六季还没底线。
茶叶采制季节越多,规律就是茶质越弱。好茶都是一年一季,如贵州最好的鱼钩茶老毛亲自改叫都匀毛尖,武夷岩茶洞庭东山碧螺春狮峰龙井等都是一年一季采制。不要再对外人说什么内安溪茶比外安溪好。五年前像安溪龙涓这些地方的茶,突然最受市场欢迎。这可是过去安溪谁要喝的茶呀!因为没人要,化肥农药用的少,居然成了铁观音宝地,真是极大的讽刺。
随之而来的是安溪铁观音无香无味,由是人工添油加醋,由是土壤板结,由是市场危机爆发…现在真不要还提什么安溪茶的工艺没任何一种茶品能比。这种说法就是井底之蛙,完全不知明末清初的武夷茶歌说的明白,武夷岩茶本来就是闽南人在闽北创制的。即使铁观音用原来传统工艺手工摇青,跟同属乌龙茶的武夷岩茶也是无法相比。岩茶菁叶茶质好比重重,机摇之后安溪铁观音用篾桶摇青,岩茶用篾桶菁叶沉底摇不上来,非铁桶不可,且更费体力更费时,精茶焙火工艺铁观音更是望城莫。
铁观音太假,这是中国茶叶市场的另一个通病。安溪茶伪造的历史,清代安溪茶的歌早就有记载,而且是伪造武夷岩茶。铁观音有好茶,但档次跟好的岩茶没法比。泉州记载安溪最大茶商吉泉茶庄。从清朝到民国,他们商人卖的茶都是武夷岩茶,安溪本地的茶一两都没卖。这是最好的解释。武夷茶和岩茶都是茶的小品种,它们的茶品种都是中国茶的标尺。
文章TAG:安溪茶叶市场 安溪 铁观音 茶叶 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