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开高端的青花汾,从传统的中低端汾酒来看,汾酒从香气上就十分干净利落,粮香和酒糟香特别明显。汾酒仍然是国内清香型白酒的领头羊,其拥有汾酒和竹叶青两大国家级名酒,北大仓酒属于麸曲酱香酒,而汾酒属于大曲清香酒,两者在工艺和香型上几乎完全不同,汾酒的产品结构比较完善,从百元以下有着很多品质不错的口粮酒,像黄(红)盖玻汾、乳玻汾、出口汾、出口瓷汾、地球汾等等。
1、出口汾酒和国内汾酒有什么区别?
1、容量不同。汾酒53度475ml黄盖是475ml,53度500ml出口型是500ml,上图为:汾酒53度475ml黄盖。下图为:53度500ml出口型,2、瓶标设计不同。汾酒53度475ml黄盖为红色底色瓶标,53度500ml出口型为黄色底色瓶标,上图为:汾酒53度475ml黄盖。下图为:53度500ml出口型,
3、瓶盖材质不同。汾酒53度475ml黄盖为塑料瓶盖,53度500ml出口型为铁盖,上图为:汾酒53度475ml黄盖。下图为:53度500ml出口型,在产品系列上来说,两者同属于汾酒集团的玻汾系列,因此在工艺、原料、酒精度上,并无太大差别,消费者可根据喜好及需求自行选购。扩展资料汾酒的酿造工艺酿造汾酒是选用晋中平原的“一把抓高粱”为原料,用大麦、豌豆制成的糖化发酵剂,采用“清蒸二次清”的独特酿造工艺,
2、茅台和汾酒有什么区别?
茅台酒是酱香型白酒,汾酒是清香型白酒,这是两种香型截然不同的白酒。茅台酒石头窖池发酵,采用高温堆积、高温发酵、高温流酒、长期贮存的白酒,主体香现在还没有研究清楚,很多专家认为是吡嗪类、呋喃类形成的复合香气,汾酒清香型白酒酿造采用地缸发酵,发酵周期28天,二次清工艺的低温发酵。主体香是乙酸乙酯为主的复合香气,
3、北大仓和汾酒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
北大仓和汾酒,几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酒类,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比以下来说说两者的差距。从工艺和香型上看:北大仓酒属于麸曲酱香酒,而汾酒属于大曲清香酒,两者在工艺和香型上几乎完全不同,按曲种来分,一个是麸曲、一个是大曲,本身清香酒的出酒率就很高,而麸曲酒的出酒率则是更高、制作周期短、损耗率低。这就注定了无论是大曲清香还是麸曲酱香酒,他们部分产品的成本并不高,
汾酒采用传统的“清蒸二次清”、地缸、固态、分离发酵法。所用原料和辅料分别用蒸汽常压清蒸,然后使用,一般原料蒸煮后,加曲放入陶缸中发酵28天,再取出蒸馏,把蒸过的醅再加曲发酵28天,再蒸馏,充分利用了原料中的淀粉,然后把酒糟作为饲料。北大仓最早的时候是引进了茅台系列的酿造工艺,但是因为当地的气候等自然条件不适宜,所以只能改革工艺,
例如增加麸曲酱酒勾调等,成为与茅台不同的麸曲酱香酒,北大仓酒也是国内最早的麸曲酱香酒。另外在制曲中加入了大豆,减少发酵和制曲轮次,克服了地理环境带来的劣势,同时也节省了成本,从酿造历史来看:在这一点上汾酒无疑是远超北大仓酒。汾酒有着4000年左右的历史,早在1500多年前的汾清酒还是北齐的宫廷御酒,杜牧后来有诗写到“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但是古代的这些汾清酒之类的均属于黄酒。
到了明清时期,汾酒便衍生出了白酒的产品,此时正值晋商鼎盛时期,晋商四处江上青,也将汾酒的制作技艺带到了全国各地,汾酒的技艺和思想影响了一大批酒类,包括像后来的茅台、黄鹤楼等名酒。1948年汾阳市解放,杏花村汾酒收归国有,并且还成为了开国大典上的国宴用酒,而北大仓酒的历史就要短很多了。北大仓酒前身为创制于民国三年(1914年)的“聚源永”烧锅,采用酱香型白酒传统工艺技术创建的一家酒坊,
1946年聚源永烧锅成为公私合营,1951年正式收归国有。现代意义上的北大仓酒是1958年正式开始研制成功的,当时是为了纪念开垦北大荒的官兵、学生、知青、党员干部等等,正式将这款酒命名为北大仓,从白酒界的地位来看:在这方面北大仓也比不过汾酒,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鼻祖,与茅台有着国酒之争,1915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甲等金质大奖章,在建国后的五届名酒评选上均被评委国家级名酒。
文章TAG:汾酒 藏有 茅台 汾酒和汾藏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