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的香型取决于白酒中酯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对于白酒至关重要的是如何控制生产工艺过程,产生比较多的酯类化合物。这是因为大多数苦味物质都是高沸点物质,由于大火大汽,温高压力大,都会将一般压力蒸不出来的苦味物质流入酒中,同时也会引起杂醇油含量增加。

1、如何提高白酒中酯类物质?

白酒的香型取决于白酒中酯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对于白酒至关重要的是如何控制生产工艺过程,产生比较多的酯类化合物。白酒中能够带来香气的物质以乙酸,丙酸,丁酸,戊酸与乙醇形成的酯类化合物为主,这些酸类物质是发酵中微生物繁殖产生的,如果要相对产生多的酸类物质,需要提高发酵池的温度,并适当延长发酵的时间,使发酵时产生的酸多,并能够让产生的酸与乙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

2、白酒如何降度数?

烧酒作坊与烧瓷器一样,要有一个把头,烧窑的叫做“把庄师傅”,不得了的人物!每当出酒的时候,“酒把头”要坐着小矮脚板凳面对烧锅冷凝器上的出酒龙头,右手拿着一只带把的瓷茶杯,时不时的接上一杯酒,仅凭着观察酒花的大小及持续时间的变化就可以判断酒的度数,不必入口品尝这个关键岗位一般的都是自己人,因为直接关系到本酒坊的产品质量和名声一锅烧酒要“掐头去尾”酒头度数可达70多度但是口感并不好,酒尾也是味道不正了,且有害物质较多,所以都回收起来拌到酒糟里面重新入池发酵去了,同样的配方工艺蒸出来的白酒质量是不一样的,这在民间烧酒坊来说还有一个季节的温度控制问题,一般来说春末夏初的时候烧出来的白酒要好一些在酒锅上经过掐头去尾接出来的度数由高到低的白酒,在出厂前需要进行酒度、口感等方面的勾兑,只有这样才能适口。

勾兑低度白酒在某种程度上比高度白酒还要复杂,要用蒸馏水才行,不然的话就要引起酒液中的一些活性物质的沉淀,酒液就会混浊了普通的粮食酒加入水后就会变味和变混浊现在六十多岁的老头儿心里都明白的事情,小时候去给父亲买散装白酒,路上几乎都会偷偷地呡上那么几口儿为了掩盖真相就兑上凉水充数,那个锅都让卖家给背了,家长嗞的一盅酒下肚,酒劲儿减了“嗨,卖酒不兑水,死了对不起鬼啊!”我们要一脸无辜才好,不能笑,穿帮就是一顿臭揍现在不卖散装白酒了,调减度数的“熊孩子”也沒有了,

3、如何自己酿酒?纯高粱酿出来的酒如何降低苦味?

其实酿酒是个技术活,三言两语是很难说清楚的。要是自己不会酿的话建议先学习一下,要是自己已经会酿酒了,只是酿出来的酒不好喝有些杂味什么的,建议可以进行一下酿酒技术的系统学习和勾调技术的学习,酒发苦的原因,首先需要说明一点,纯粮酿造的酒,特别的是白酒刚开始都会带点苦,随着时间推移它的苦味会越来越淡直至消失。

白酒中的苦味,常常是过量的高级醇、琥珀酸和少量的单宁,较多的糠醛和酚类化合物而引起的。主要代表物:奎宁(0.005%);无机金属离子(如Mg、Ca、NH3等盐类);酪醇、色醇、正丙醇;正丁醇;异丁醇(最苦);异戊醇;2-3-丁二醇;β—苯乙醇;糠醛;2—乙基缩醛;丙丁烯醛及某些酯类物质,关于纯高粱酿出来的酒如何降低苦味有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原因:原辅料发霉变质在单宁、龙葵碱、脂肪酸和含油脂较高的原料产生而来的,因此,要求清蒸原辅材料。

解决方法:选择新鲜饱满无霉变的粮食,发酵前将所有接触发酵液的东西完全清洗干净并消毒,2、原因:用曲量太大酒曲用量大;配糟蛋白质含量高,在发酵中酪氨酸经酵母菌生化反应产生干酪醇,它不仅苦,而且长。解决方法:严格执行酒曲的投放比例,酒曲在做新工艺生料发酵时,100斤粮食放0.7斤酒曲;做传统熟料工艺时,100斤粮食放0.5斤酒曲。

3、原因:杂菌感染生产操作管理不善,配糟被杂菌污染,使酒中苦味成分增加,如果在发酵糟中存在大量青霉菌;发酵期间封桶泥不适当;致使桶内透入大量空气、漏进污水;发酵桶内酒糟缺水升温猛,使细菌大量繁殖,这些都将使酒产生苦味和异味。解决方法:发酵前对容器进行严格清洗消毒,发酵过程中保持室内卫生清洁,搅拌前对搅拌棍进行严格清洗消毒。


文章TAG:白酒  中酯  物质  脂类  白酒如何减少脂类物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