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对联静泉山水山泉静求下联

(一)静泉山水山泉静, 响水湖里湖水响。 (注:北京怀柔响水湖)(二)静泉山水山泉静, 响石山中山石响。 (注:浙江台州响石山)

对联静泉山水山泉静求下联

2,静乐在什么地方了

静乐县地处忻州地区南部,太原市西北,位于东经110°43′--112°20′,北纬38°08′--38°40′之间。东依忻州、阳曲,南接娄烦、古交,西邻岚县、岢岚,北靠宁武、原平。全县总面积2058平方公里,辖4镇18乡,即:城关镇、杜家村镇、康家会镇、丰润镇,刁儿沟乡、堂尔上乡、中庄乡、双路乡、泉庄乡、岔上乡、段家寨乡、辛村乡、马坊镇乡、王村乡、西坊崖乡、神峪沟乡、娘子神乡、娑婆乡、赤泥洼乡、龙家庄乡、择善乡、步六社乡,共有381个行政村,450个自然村,2个街道委员会。县政府驻城关镇。 静乐县春秋为晋汾阳邑,西汉为汾阳县。晋置三堆县,北魏为三堆城。大业四年改称静乐县。唐另置北管州,五代北宋均属宪州,元为管州治,并废县入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改名为静乐县。1946年4月,静乐、静宁合并为静乐县。1958年冬,静乐、岚县合并为静乐县,1961年又分为两县。1971年,本县南部的静游、河杨树底等10个公社划归新建的娄烦县,形成现在的行政区域,属忻州地区行署管辖至今。
静乐县位于晋西北汾河上游,东部与忻府区、阳曲毗邻,南接娄烦、古交,西邻岚县、岢岚,北靠宁武、原平。全县南北长约50公里,东西宽约45公里,总面积2058平方公里。
忻州往西80公里

静乐在什么地方了

3,静乐县有汾源的别称吗

有隋大业四年(608年),炀帝为修筑汾阳宫,特划出宫室周围的汾源县、蔚汾县、秀容县组建楼烦郡。同时,改汾源县为“静乐县”;改蔚汾县为“临泉县”。改名原因可能是“汾源”、“蔚汾”两名与“汾阳宫”用字重复,同郡地名雷同。蔚汾县改名“临泉”是以县东南部大坪头山发源的临泉水(今称湫水河)为名。然而,临泉水河段主要流径今临县境,在今兴县境内仅有20公里,且距临泉县城过远。古人认为这样命名不符合实际,遂于唐武德三年(620年)在今临县境内重置临泉县,而改临泉县为“临津县”。临津,以其地处黄河津渡而命名,本来含义很贴切,但新问题又出现了,它和剑州普安郡的临津县重名!不得已,贞观元年(627年),再改名为合河县,“以城下有蔚汾河西与黄河合”,故名,至此县名才稳定下来。
静乐县位于晋西北汾河上游,东部与忻府区、阳曲毗邻,南接娄烦、古交,西邻岚县、岢岚,北靠宁武、原平。全县南北长约50公里,东西宽约45公里,总面积2058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约16万人。县境山峦叠嶂,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汾水流长,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海拔1140—2420米。静乐特产   莜面窝窝,又叫莜面栲栳栳,是用莜面(是由莜麦加工磨制而成的)做成的一种面食。   山药搿撅   “莜面”可制作十几钟花色品种供人们享受。“栲栳栳”是十几个品种的代表。   “栳栳”。是用竹蔑或柳条编制成的一钟上下粗细一致的圆框,形状象斗,是农家专门用来打水或装东西的一钟用具,因“栲栳栳”形如“笆斗”故得名。

静乐县有汾源的别称吗


文章TAG:静乐县  酿酒  酿酒厂  对联  静乐县静泉酿酒厂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