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个姓氏来自于哪里,是什么意思呢。「社稷」表示「国家」就是一种代喻,跟「规矩」「干戈」的意思一样,以实物表达一个很抽象的意思,“觉罗”就是满语“远支”(gioro)的意思,“爱新觉罗”翻译成汉语就是“远房金家”的意思,「尞(燎)于土(社)」——意思在神社举行燎祭。
1、爱新觉罗是什么意思?
百年前“爱新觉罗”这个顶着光环的姓氏随着清王朝的覆灭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现如今,偶尔有号称是爱新觉罗后裔的人冒出来,短暂地吸引一下大众的注意,更多的是顶着这个姓氏的清帝们仍活跃在各种大热的清宫剧里,这一切都让“爱新觉罗”这个古老的姓氏充满了神秘和贵气的味道。那这个姓氏来自于哪里,是什么意思呢?满族的姓氏包括两部分,一个是姓,满语叫“哈拉”,一个是宗族分支,满语叫“穆昆”,
一个姓氏可以有很多的分支。先说姓,为了生存需要,古人喜欢群居,一个群体可以是一个村,或者一个部落。在东北女真族有很多的部落,姓氏都冠以部落名,当时比较有名的部落有:“完颜氏”,“瓜尔佳氏”,“钮钴禄氏”,“叶赫氏”“富察氏”,“佟佳氏”等。这些部落都是后来满族比较有名的姓氏,就像汉族的很多村子,都姓一个姓,比如什么“张家村”,“王家村”之类的。
所以“爱新”就是满语“金”(aisin)的意思,实际上就是一个部落名,这个部落里的所有人都姓“爱新”,再说分支。一个姓氏可以繁衍很多的后代,第一辈儿几个兄弟,再往下就会有很多表兄弟,就比如我们有很多远房亲戚之类的,所以“觉罗”就是满语“远支”(gioro)的意思。那么“爱新觉罗”翻译成汉语就是“远房金家”的意思,
2、“社稷”的“社”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来源?
「社稷」表示「国家」就是一种代喻,跟「规矩」「干戈」的意思一样,以实物表达一个很抽象的意思。这是汉语词汇很常见的一种修辞方式,凡是汉字从「示字旁」,一定跟宗教祭祀有关,「社」也是一样。「社」大致上可以说是一种「土地神灵」,反应了华夏先民的土地崇拜,《說文》:社,地主也。从示、土,《春秋傳》曰:共工之子句龍爲社神。
《白虎通.社稷》:社者,土地之神也,人非土不立,非穀不食,土地廣博,不可徧敬也。五穀眾多,不可一一而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穀之長,故封稷而祭之也,「社、土」是同源字,古无舌上音,二者的古音是一样的,鱼部字,禅透邻纽。「社」在甲骨文中就写作「土」,像「土堆」之形:引自:《字源》,页12如:《甲骨文合集456》:「尞(燎)于土(社)」——意思在神社举行燎祭,
《甲骨文合集846》:「(禱)年于封土(社)」——在神社祈祷祭祀。其实,「土、社」同源其实是训诂学中的常识,本来没必要强调,但还是诉诸权威,引用一下王力先生的解释吧:引自,王力,《古汉语字典》,第827页综上,要说「社」的来源就是「一堆土」:立土而祭,封土立社,我们是几千年的农耕国家,先民们以土为本,五谷为土地所育。
所以,古代的农业社会的先民,祭祀土神是必须的,「土神」开始就是用「土」字表示,后来加「示」部分化出「社」,所以,「土」是初文,「社」就是后起字。北京的社稷坛:先民在土地神社祠周围结社而居,在《周礼》中二十五家为「社」,这个词后来继续引申,继而表示「社会」,其实周礼成书比较晚,有很多是儒家理想化成分,不一定是二十五家就结社,大致是这个意思。
3、“齐大非偶”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
齐大非偶,这典故的背后还真是有一段孽缘,周王朝礼制森严,社会生活都被安排管理的妥妥帖帖,连宗庙祭祀的昭穆制度都被安排好了。周礼和宗法制度联系在一起,就形成了周天下的国际社会的《联合国宪章》,周天子作为当时的超级大国维护这套礼法制度,后来经济发展了,发动战争的成本越来越高,而且人心也开始不再古朴,不愿意再打仗,周王室维护这套国际秩序越来越吃力(跟现在的美国相似),所以周王室渐渐不大方了,要各地索要方物和财物。
文章TAG:社是 萨瓦 社稷 萨瓦涅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