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中,也有专门指导酿酒的《酒经》。这种糟粕的形成,由来已久,并不是说现在才有的,是早在酒形成的时候便有的,问题又来了,我们为什么要坚持这种适应?首先开始喝酒的灵长类动物一定是受到了某种奖励,因为它们有能力忍受酒精,并渴望找到酒精,又有哪位是通过刻意欺压、阴损别人来体现自己有情操的。

1、中国为什么会有酒文化,这种文化是不是一种落后的文化?

喝完酒就胡吹牛b的,喝酒时以上欺下的,喝得胃出血还喝的,品味的根本就不是什么酒文化,而是酒垃圾。酒文化到底是指啥?真正的酒文化,是指中国由商周时代到现代,几千年来独特的酒曲酿造法,这是工艺方面的“酒文化”,就好比你说“中国园林文化”的时候,自然也包含“中国园林造园法”,如明代计成的《园冶》,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等营造用书。

酒文化中,也有专门指导酿酒的《酒经》,其次,酒文化还包含围绕酒而形成的美食、文化、艺术、养生保健的创作与传承。其中,以长幼尊卑排序的敬酒文化和强令喝酒文化,脱胎于《礼》,然而却又完全抛弃了训责中“饮酒醉,最为丑”的劝诫,还非要说这叫文化,现在一些人口中所谓的“酒文化”,一提就让人想到过量饮酒、酩酊大醉以及强迫饮酒。

他们动辄提李白、苏轼,刘伶、杜康,可是你让他们喝醉了以后写首诗瞧瞧,那是半首也写不出来的,而将强制灌酒、过量饮酒当作“酒文化”,却一点文化都没有的人,只有三个字可以形容,那就是“羞先人”。“不喝不够意思”“不喝就是瞧不起我”这种糟粕,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不喝就是瞧不起我”,实际上是一种“服从性测试”,

所谓服从性测试,就是当你强迫一个小辈或者你觉得比你地位低的人,故意用让其难以承受的方法来测试他对你的服从,如果对方愿意以强迫自己、伤害自己为代价,那么ta对你的服从性就是足够高的。你想想看,酒桌上为何众人都灌好说话、地位低的,而不敢灌领导,只敢说“领导我干了,你随意”呢?这是下属在表忠心——我愿意通过自残来尊重领导,

反之,如果他不愿意通过自残来满足你,你就会觉得他“不够意思”“不两肋插刀”。进而分析出“他位置并不比我高,却拒绝了我!”“他也配?”这种结论,这种糟粕的形成,由来已久,并不是说现在才有的,是早在酒形成的时候便有的。“酒”也只是一个工具,一种权力宣扬、阴损旁人的工具,这就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痛恨的“酒文化”,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人们仰慕的酒仙是怎么做的?刘伶,酒鬼,自己喝自己的,哪位领导来了,绝不起身或跪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和月亮一起喝酒,天子呼来不上船,苏轼,与朋友欢饮达旦,也常常自己喝酒。你看,有哪位真懂酒懂文化的古人,是通过灌酒来展现自己对领导的忠诚的呢?又有哪位是通过刻意欺压、阴损别人来体现自己有情操的?我猜,他们非但不会如此,反而会对现在所谓的“酒桌文化”十分痛恨呢!,

2、为什么古代人类会迷恋上酒精?

简单的回答是:我们能代谢酒精靠的是ADH4酶,而之所以有这种酶是因为食用腐烂的水果(含酒精),而腐烂的水果和食物一起使用得到得到更多的卡路里,这是野外生存所必须的,从而基因遗留下来。有报道指出,中国每年有11万人死于酒精中毒,占总死亡率的1.3%,无疑中国是个酒文化很重的国度,看到这样的数字,可能很多人会想,如果我们从来没有发现酒精这东西,我们这个物种的境况是不是会更好。

但从进化生物学的角度来评估酒精的影响则是另一番景象;如果没有这些让人有爱又恨的饮料,我们可能根本不会在这里,今天,酒精是一种“毒品”,但在一千万年前,对我们一些最早进化的祖先来说,发酵的气味是水果最成熟、热量最丰富的信号。在第一家酿酒厂出现之前(很久前),我们毛茸茸的祖先就用酒精作为保持肥胖和快乐的作弊代码,

为什么我们能喝酒?如果要把酒精和进化扯上关系的话,这很容易想象,一个饥饿的远古人类把一把腐烂的水果铲进他的喉咙,几秒钟后,他意识到自己感觉棒极了,而腐烂的水果含有酒精。但事实上,人类对酒精的了解要早得多,甚至早于任何遥远的人类出现之前,我们能代谢酒精,从而有喝醉的能力,这要归功于ADH4酶,它是让我们(以及大猩猩和猴子)消化酒精的物质。


文章TAG:饮品  迷恋  酒精  人类  古代  为什么会有酒这种饮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