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和“洒”字今字只有一笔之别,其实最初没有那么简单,特别是“洒”字,意义和字形的变化都比较复杂。“洒”其实为“洗”的本字“洒”甲骨文从水,西声,通过字形我们可以发现,“洒”今文和古文字皆从“西”,其实这正是问题的所在,从西为什么读sǎ呢。
1、从鸡犬相闻体会到了什么?
从鸡犬相闻,就想到小时候老家的样子。那时候村子里的人家,都住的比较分散,房前屋后空地也多。大部分人家里,都有养鸡养猪的习惯,独家独户的,为了防盗还要养上一只狗。早晨四五点钟,鸡叫头遍,到天亮要叫三遍才完,这中间,鸡叫声会此起彼伏。有时狗也会凑热闹,一只狗一叫,村里的狗都会跟着叫起来,可能那时候的人起得早,也习惯了这些噪音。
2、“酒”字和“洒”字有什么区别?
“酒”和“洒”字今字只有一笔之别,其实最初没有那么简单,特别是“洒”字,意义和字形的变化都比较复杂,下面我们分别讨论二字。“酒”字为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从水从酉,酉为酒坛,为会意字,酉也兼表声,其甲骨文字形如下:至金文又以“酉”为“酒”字,字形如下:后来,古文字形开始整齐化,至篆书就不那么象形了,隶变后写作“酒”字。
《说文·酉部》:“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从水,从酉,酉亦声。”许慎这里对“酒”做了发挥解释,认为“酒”是用来迁就人性的善良和丑恶的一种饮料,此说很有意思,耐人寻味。“洒”:一个较为复杂的字“洒”字今常用义为:把水均地散布在地上、散落等意义,那么,我们知道了意义看一下“洒”字的古文字字形:通过字形我们可以发现,“洒”今文和古文字皆从“西”,其实这正是问题的所在,从西为什么读sǎ呢?“洒”其实为“洗”的本字“洒”甲骨文从水,西声。
隶变之后才作“洒”形,该字本义为“洗涤”之意,为“洗”的本字,因此,“洒”最初与洒水之意并无关系。《说文·水部》:“洒,涤也,从水,西声。”如,《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在上位者洒濯其心而后可以治人,”此“洒”即为“洗涤”之意。现在“洒”为“灑”之简体字“洒”字的洗涤之意为“洗”来表示以后,便作了“灑”的简化字,至此“洒”才有洒水之意,
“灑”字篆书如下:《说文·水部》:“灑,汛也。从水,麗声,”本义为把水泼散开。如,《通俗文》:“以水捡尘曰灑”《礼记·内则》:“灑扫室堂及四庭,”“灑”即为散水之意。因此,我们说“洒”最初并不是表示散水、散开之意,而是表示“洗”之意,“洒”字还有其他的读音,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洒”字刚才我们已经说了,读xǐ、sǎ,其实还有四个读音。
1.xiǎn,为整齐;肃敬;陡峭之意。如,《礼记·玉藻》:“君子之饮酒也,受一爵而色洒如也,”此处“洒”便是肃敬之意。《尔雅·释丘》:“望厓洒而高,”此“洒”便为陡峭之意。2.sen(三声)其义为“惊恐的样子”,如《庄子》:“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洒”便是此意,3.cui(三声)其义为高峻的样子。
《诗·邶风·新台》:“新台有洒,河水浼浼”,“洒”为高峻之意。4.读“汛”,也作“汛”此与“灑”通,大概后来“灑”字的简化字根据也当是从此处来。结语“酒”与“洒”看似只是一笔之差,其实二者并无关系,“酒”为会意兼形声,“洒”字本义为“洗涤”,与撒水、散开并无关系,后来“洒”本义为“洗”所取代后,便成为“灑”的简化字。
3、茶文化和酒文化有什么异同?
要说明酒文化与茶文化的区别,需要回归到酒与茶的功能原点,酒的功能是祭祀圣物,茶的功能是饮食佳品。为什么说酒是祭祀圣物,要从酒的作用和起源说起,酒是粮食瓜果发酵精华的液态化,在远古年代粮食是稀缺的生活资源,是最为珍贵的交换资源之一,中国古人生活中,祭祀和打仗是最重要的事情。故此有曰“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文章TAG:体会 鸡犬相闻 迎和洒体会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