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他煮的是黄酒,因为白酒饮前是温酒,而黄酒需要煮才能饮用。酒这东西,伴了人类几千年,人们熬酒煮酒也已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我认为这里的熬酒煮酒,指的就是温酒的过程,不是指酒厂酒坊做酒的过程,高手背后有高手,温酒也就是熬酒煮酒的本领,能温出最好喝的酒来,谁都不敢称第一。

1、《三国演义》里面的“煮酒论英雄”,煮的是什么酒?

华夏酒文化,远运流长。按制酒工艺分三类,既,勾对酒,蒸留酒,发酵酒,勾对酒用食用酒精和水混合而制成。原料经发酵再上蒸锅蒸制成的就叫白酒,原料经发酵制成的酒叫黄酒,也叫稠酒。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关云长温酒斩华雄,他温的就是白酒,酒状英雄胆,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他煮的是黄酒,因为白酒饮前是温酒,而黄酒需要煮才能饮用。

2、农村老话“熬酒煮酒,谁也不敢称老手”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熬酒煮酒,谁也不敢称老手”,是用来比愉做人的道理的。过去人们喝酒,特别是喝白酒,主要是为了暖身子的,因而在喝之前,都要温酒,先把酒倒在一个铜制的酒壶里,然后放进热水中,将酒温热。我认为这里的熬酒煮酒,指的就是温酒的过程,不是指酒厂酒坊做酒的过程,酒这东西,伴了人类几千年,人们熬酒煮酒也已有了几千年的历史。

温酒虽然很简单,但惹能温出酒的最佳味道,也是很不容易,高手背后有高手,温酒也就是熬酒煮酒的本领,能温出最好喝的酒来,谁都不敢称第一。“熬酒煮酒,谁都不敢称老手”,是告诉人们,人在世间做事要谦虚些,要知道世界上能人很多,不能自己有点本事,就觉得了不起,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认真向别人学习,自己才能不断的进步,

3、古代的酒到底多少度,为何古人动不动喝好几坛都不会醉呢?

古人动不动喝几坛酒还不醉,这样的情况多见于史书记载和文学作品,说明可信度还是比较高得。实际上,这点不值得奇怪,且不说元代之前,酒的酒精含量普遍较低,就在今天,好酒量的人也不算稀奇,比如之前我喝酒的时候,多的时候喝过大概有七八斤啤酒加半斤二锅头,当然中间少不了几次厕所。而我见过能喝的反而是一个女孩,可以说天赋异禀,有次喝酒喝了那种青啤十多瓶,这个量算不了什么,奇的是人家喝的气定神闲,厕所都不用上,只能说个人代谢功能异于常人,

而能喝的人有次在一个节目上介绍一个酒神,是鲁豫主持的一个节目,那人可以一顿喝七斤白酒,这可是货真价实的白酒,平均度数怎么也要四十度以上,古人喝酒小坛子也就两三斤的量,加起来也可以算是几坛子了。像名人里面,能喝酒的也屡见不鲜,比如最喜欢写酒的古龙大侠,他的作品里几乎每个大侠都爱酒,更有诸多酒量惊人的奇人异士,

古龙大侠自身那个酒量也是骇人听闻,当年古龙大侠多数作品都拍成电影,他自己也是个编剧,他的酒量武行的壮汉见了都怕,据洪金宝回忆说古龙喝威士忌都是一杯一杯的灌,就算他们有功夫在身也不是古龙的对手。也许正因为古龙喝酒太甚,所以英年早逝,让人可惜,再一个能喝酒的比如俄罗斯人,他们的酒量是普遍较高,高度难喝的伏特加,他们可以面不改色的喝下一大瓶,而且是空口喝,什么下酒菜什么的是不需要的。

说了现代喝酒的众生相,其实是想说明一个道理,就算在今天这个人的体质,加上现在普遍较高的白酒度数,一次喝个几坛子酒都不算回事,何况是在一贯喜欢夸张的历史记载和文学作品里呢,这事不值得称奇,在元明清时代已经有了蒸馏酒,但是民间普遍流行的还是一般家庭式作坊酿造的酿造酒,比如大名鼎鼎的二锅头成形于清中期,已经接近于近现代了。

了解一下古代白酒的普遍度数,就会明白喝几坛子酒根本不是事儿,我们古人善于发展技术,不注重理论研究,所以没有确切记录酒精含量的记载,对于酒的描述多是老陈醇香等不牵涉量化的词,根据古人酿酒方式的记载和相关遗址的挖掘,可以推演出古代人相当一部分酿酒跟今天家庭酿米酒的基本方式和理论是完全一致的。我们今天酿酒度数最低的可以算是酒酿了,算是一种米水混合物,超市里冷藏区经常有卖,有些小孩子也喜欢买来吃,过滤掉大米,可以算是一种酒了。


文章TAG:煮酒是多少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