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的邀请。我觉得红楼梦的故事发生在南京,古代也叫金陵。所以书中的十二女主角也被称为金陵十二钗。金陵十二钗存在于《红楼梦》中,金陵和南京是一个省,女人在其中。金陵指南京钗,指女人。金陵十二钗大概有几个排序标准。

金陵十二钗中的金陵是指南京吗?你怎么看这十二钗?

字面含义首指的是南京,贾家老宅就在六朝古都南京,南北二京在红楼梦中密不可分。还有一层含义暗指坟茔,金陵十二钗这些样苦命女子的香冢,黄土垄中卿何薄命,黄土垄也是金陵。十二钗并非是十二个女子,是书中隐喻的十二种含义,与贾宝玉有关系的有两位女子。一个就是潇湘妃子林黛玉,第二个就是花袭人。林黛玉的历史原型是舜的妃子女英,袭人的历史原型是娥皇。

她们是姐妹两个一起嫁给了舜帝,姐姐娥皇是舜皇后,妹妹女英是舜的湘妃。舜帝是上古圣君,一次南巡时突然病重,娥皇女英姐妹赶来相见,船行至君山被大风阻隔,姐妹二人无法前行之际传来消息,舜帝已经于苍梧驾崩。二妃悲痛欲绝攀竹痛哭,泪水洒遍了漫山遍野的竹子,遂成后来的斑竹。二妃日夜涕泣最终抑郁成疾,双双投湘水而死。

二妃被安葬于洞庭山之东麓,后为纪念姐妹二妃,此山被改为君山,因二妃埋葬于山之东麓,故此也叫东君山。现在山上有虞帝二妃之墓。墓有一对石柱,上书一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红楼梦借此隐喻的潇湘妃子,应该专指林黛玉一人,林黛玉号潇湘妃子,住在绿竹成荫的潇湘馆,黛玉是泪与竹子还有妹妹的身份,隐喻了林黛玉就是女英,说明黛玉最终之死与殉情有关。

除了洞庭湖舜帝的二妃墓,还有一处二妃墓。是吴王阖闾的两位妃子之墓,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风景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吴王阖闾拜孙武为将,孙武奉吴王之命,教习吴王宫女作战,吴王两个爱妃不听号令,孙武当即下令斩吴王二妃。吴王阖闾事后只好将二妃葬在教场山南,被当地人称为美女坟。苏州的二妃墓即被孙武所杀吴王二宠妃的墓,冯梦龙所编东周列国志记载阖闾痛此二妃,乃厚葬于(小)横山,立祠祭之,名曰爱姬祠。

吴王阖闾的二妃墓,隐喻的是花袭人之死,贾家败落后花袭人改嫁,后因丈夫蒋玉涵卷入权利斗争之中,夫妻双双死于兵刃权利之下,这符合蒋玉涵身处权利斗争漩涡中。金陵十二钗无论出身高低贵贱,都是苦命的女子,随着四大家族的败落,最终都没有逃过悲惨死去的命运,不论是贾宝玉怜香惜玉,还是作者不得不隐晦实情的需要,把十二钗葬身的黄土垄,雅称为金陵。

金陵十二钗为什么不是京城十二钗呢?

红楼梦中,对京都的描写是含糊的,让人觉得南京北京分不清楚,但正是在这种分不清中,却能让人看出一个破绽。正是因为京都又象指金陵,又象指北京,我们才能断定其主体故事隐写的是明朝,而非清朝。我们都知道,清朝从盛京沈阳迁到北京之后,一直是以北京为都城的,并且把金陵南京改称为了江宁府。所以说,写清朝的故事是不会把江宁府称作金陵和京都的。

而明朝就不同了,明太祖朱元璋开始即是在南京建都,后来朱棣把首都迁移至北京,南京就变成了留都。北京叫顺天府,南京叫应天府,并且在南京仍旧是六部齐全,有着一套完整的朝廷行政机构。正因为明朝初始建都于南京金陵,作者才以金陵隐指明朝,又因为明朝的实际都城在北京,作者才把京都的所在地写得忽南忽北的含糊不清。

这也是假作真时真亦假在部分上的一种表现。至于十二钗所指,是因红楼梦写的是末世,而在明未清初,清初显然不能称为末世的,只能是指明朝末年。作者是以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作为明朝进入末之开端的,以此为始直至永历十六年1664年南明灭亡,在这一百二十二年间选出了十二个时段或大事件,来以十二钗作隐寓。

红楼梦的故事是不是在南京发生的,为何十二钗被称为金陵十二钗?


文章TAG:南京金陵十二钗图片  十二  金陵  南京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