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浓香型的苏酒则大多是42度,试图营造“绵柔浓香”的概念。以前,也就是第一次评酒会,四大名酒几乎是清一色的六十度左右的,甚至还有六十五度,那时候人工酒精和香精还没有,特别是香精,是五几年还是六几年记不清了,由国家层面在河南尉氏县建了第一个香精香料厂,而在山东建了酒精厂。
1、为什么好酒都是52、53度?
这话并没什么完全准确。以前,也就是第一次评酒会,四大名酒几乎是清一色的六十度左右的,甚至还有六十五度,不过那时候人工酒精和香精还没有,特别是香精,是五几年还是六几年记不清了,由国家层面在河南尉氏县建了第一个香精香料厂,而在山东建了酒精厂。从那以后,才慢慢有了勾兑酒,并且,随着各大酒企忽悠消费者,说什么低度酒更健康。
而且也确实低度酒入口不辣,再加上使用酒精香精勾兑,不需要发酵期和陈放,所以低度酒完全就是酒厂成功忽悠了消费者的典型成功案例,还有,酒精度每降低一度,酒的成本就有相应的减少。毕竟酒精再便宜,也便宜不过水呀!那么到现在,酒友们经过多年的磨炼,对于衡水老白干那种动辄五六十度的酒确实很多人已经喝不习惯了,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喝这些53和52度的酒。
2、为什么大家爱喝52°白酒?
70年代,我高中毕业不久就被亲戚找在建筑工地上提灰搬砖,跟瓦匠师傅做小工,每次聚集成堆的水泥纸卖掉后,当晚下班师傅们就带我们去附近的小饭店搓一顿,几碟冷盘,再烧几碗热菜,七八人在酒桌上,你一杯他一盏,争的脸红脖子粗,互不相让,吵吵闹闹中四瓶白酒就见了底,席散人走。我们那个年代只有高度白酒,我人生初次喝的酒就是山芋干白酒,记得很清楚,一口下肚火龙龙,夹杂着丝丝的苦涩味儿,酒后上头还口渴,
市场经济后,人民富裕生活水平提高,众多品牌的高粱酒和低度白酒纷纷面市,酒精勾兑的,粮食酿造的,大酒厂,小作坊,52°的,42°的,让酒友自行选择,同时也是争对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我喝酒没有什么酒量,有时还喝醉酒,久而久之,对酒心有余悸,因此一年到头自个儿在家一般不喝酒,要喝就喝52°的高度白酒,我以为大家尤其老酒鬼爱喝52°白酒,只因长年养成的习惯使然,高度酒喝后过瘾辣馋,而低度白酒口感平淡,喝到嘴里有些水生生。
3、为什么有些名酒的酒精度是53%,而不是52%呢?
53度的一般都是酱香型白酒,而且基本产自贵州;52度的大多是浓香型白酒,基本是出自四川,同样是浓香型的苏酒则大多是42度,试图营造“绵柔浓香”的概念。我国白酒有12种香型,每种香型白酒的度数都有某个固定值,一般称为白酒的经典度数,经研究,经典度数的酒,乙醇与水结合较为紧密,达到了水酒交融的较佳状态,造就了醇厚的酒体和柔绵的口感,比如53度飞天茅台、52度的五粮液和泸州老窖、42度的洋河蓝色经典、67度的老白干等。
白酒度数的高低取决于食用酒精(乙醇)含量的多少,乙醇的含量越高,酒度越高,酒性越烈,一般来说,40度以上是高度白酒,40度以下是低度白酒。现行标准白酒通行度数一般有28度、33度、35度、38度、39度、40度、43度、45度、48度、50度、52度、53度、56度、60度、68度,某种酒如果不在经典度数,其口感就会大打折扣,价值也会相应下降。
4、中国的白酒为什么多是52度的?
白酒是中国传统蒸馏酒,以谷物及薯类等富含淀粉的作物为原料,经过糖化、发酵、蒸馏而成,酒液清澈透明,质地纯净、无混浊,口味芳香浓郁,醇和柔绵、刺激性较强,有关白酒的最早酿造时间,历来就有东汉、唐代、宋代和元代四种说法。无论如何,白酒在中国的生产历史都十分悠久,产地辽阔,但以四川、贵州及山西等地最为著名,
白酒品种繁多,制法和风味都各有特点。①按酿酒原料分,白酒可分为三类,粮食白酒:以玉米、高粱、小麦、大米等粮食为主要原料酿制,我国的大多数白酒都是粮食酒,薯干白酒:以甘薯、马铃薯及木薯为原料酿制,出酒率高于粮食白酒,但酒质稍差,其他原料白酒:以富含淀粉和糖分的农副产品和野生植物为原料酿制,如甜菜、糖蜜、大米糠等,酒质不如粮食与薯干白酒。
文章TAG:白酒 为什么是52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