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经络图与现代医学上的血管图几乎是不重叠的,但在古时医疗资源匮乏的年代,无法做到如此精确,祖先们只能通过反复的实践而总结出这个结果,【黄帝内经】中也解释的很清楚,经络是通过度量活人的外表和解剖尸体发现的,并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芝麻花盛开后开始打蔫的花朵最好,糖分大,有利于酒曲的疏松。

1、农村自制的甜酒特别好吃,请问酒曲是怎么制作的?

我小时在农村,按照母亲的指点,做过酒曲。酒曲做好后,拿到县城,甚至武汉送给亲戚,他们都说效果很好,逢年过节回乡下,都到我家来讨要,下面我介绍一下。我做酒曲没有现在商家们描述的那么复杂,只需要三种原料:米粉、芝麻花和老曲,一、米粉。将普通的米淘洗干净,晾干碾碎即可,注意不要用糯米,糯米太黏,不利于菌落生长。

二、芝麻花,这是母亲教给我的绝招,芝麻花盛开后开始打蔫的花朵最好,糖分大,有利于酒曲的疏松。在不是芝麻开花的季节,用其他的植物花也可以代替,我试过农村里能摘到的所有的花,都管用,只是我觉得芝麻花的效果最好。三、将芝麻花捣碎与米粉加水混合,1斤花可以伴5斤米粉,加半个老曲搓成汤圆或元宵大小,另外半个碾成粉末洒在表面,

2、古人是怎么看待音乐的?

古之音乐,正统雅乐为官方音乐;通俗流传民间的为民间俗乐。实际上与我们现今的音乐的分类相差无几,但其中的含义却是大相径庭!古代国乐之昏昏欲睡我古之先祖认为:制作音乐的真正原因是为了节制欢乐。为什么这样讲呢?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天生皆喜好安逸,在安逸之中的生存是人之共同向往的,而人在社会中能首先感知和仰慕的是社会中的灯红酒绿、好逸恶劳之情,这种感知入深的话,它是违背天理的,会将人性泯灭。

所以,我古之先祖就创造出高尚的音乐让人们咏唱,把节制外物的诱惑、控制欲望的产生、为官要体恤百姓、为国操劳,为民要勤于劳作、积极向上的内容写入歌词之中,以警示官民,不要沉溺于人生的好逸恶劳、追求安逸之中,而失去人之本性,由于古人过于追求一种苦难之中的上进,又为了皇权,过多地强调了“礼、乐、刑、政”来使帝王之术完备,所以这种节制欢乐的音乐,自然让人咏唱中就有一种深沉与枯涩之味,让人昏昏欲睡的感觉。

现今歌曲之雄壮激荡现今的歌我祖国的红歌,是一种在为民而战的解放人类推翻旧制度,给劳苦大众当家作主的时代背景中产生;是一种在新中国民主自由,生活蒸蒸日上的幸福之中产生;是一种我们民众在歌唱之中,有一种雄赳赳气昂昂,激荡人心,激奋精神之雄壮之曲,让我民众激昂,为建设我中华美好家园而奋发向上,红歌承载着百姓之感恩之心,幸福融入了百姓之家园。

雄壮激荡的音乐,卫国爱民,是激人奋进向上的,上至国家,下至黎民,皆在雄壮、激荡的音乐中砥砺前行,为国、为民创造财富,不沉溺于消极之中,民与国同心,共创国之辉煌,喜我臣民之通俗歌曲民间之通俗音乐,歌唱爱情、歌唱生活、歌唱山水与家乡之美,是百姓从内心中发挥出的生活之美,让大众崇尚与流传。但在古代统治者的眼中,这种歌唱老百姓生活之美的音乐被视为靡靡之音,反对并禁止流传、歌唱,

但百姓之情怀的抒发,怎能是一个帝王之想能阻止的了的呢。古代帝王为了自己的皇权,宣扬“礼、乐、刑、政”之音乐,将其视为高尚之音乐;而把民间之音乐视为靡靡之音,这就是古代帝王、贵族对音乐的看待,但百姓之音乐,依旧是百姓喜闻乐见之音乐,权贵之想是无法阻止民间音乐的发展的。心无私利,全心为民,才会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3、古代中国人是如何发现遍布全身的经络并绘制出来的?

这个问题许多刚跟着我学习中医的学生也曾问过我。现在已无法考证这个答案,现代医学也无法证实经络的存在,但是从【黄帝内经】中大概能看出一些端倪,摘自【黄帝内经素问经络论】的一段对话: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歧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帝曰:经之常色何如,歧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也。


文章TAG:酒曲  古代人  古人  看待  音乐  古代人怎么发现酒曲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