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酒文化,山东酒文化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气质。山东酒文化是齐鲁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孔孟礼仪的延续。我从山东回来不喝酒,不仅仅是因为山东人酒量好,还因为山东酒文化博大精深。我是江苏徐州人,紧挨着山东。我想谈谈我个人对山东酒文化的看法。

流行的酒文化顺口溜有哪些?

酒装在瓶里活像水,喝到口中会辣嘴。串进肚里会闹鬼,走起路来打软腿。说起话来屚嘴,醒过酒来又后悔。喝酒的五种语言,豪言壮语,酒壮英雄胆。花言巧语,劝友多喝点。胡言乱语,神智无深浅。不言不语,进入梦里面。自言自语,醒来悔不断。喝酒的五步曲,斟酒时,和风细雨。劝酒时,甜言蜜语。喝酒时,豪言壮语。喝多了,胡言乱语。

到最后,倾盆大雨。喝酒的四种醉,想醉,把酒留在胃。怕醉,水往酒里兑。真醉,敢喝敌敌畏。装醉,不想给小费。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其中藏。能到墙外走一走,不是神仙命也长.。饮酒不醉最为高,見色不乱是英豪。无义之财君莫取,忍气绕人祸自消。酒是串肠毒药,色是剐骨钢刀。财是下山猛虎,气是祸害根苗。看来四字无用,不如一笔勾销。

你如何看待山东的酒文化?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与众聚饮,独自小酌,无酒不欢婚丧嫁娶,践行接风,更是无酒不成席。酒是社交的工具,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酒文化,而山东酒文化独具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气质。好客山东,孔孟之乡。山东人善饮,注重酒场礼仪,更讲究酒局的规矩。入座分主宾,各司其职饮酒序长幼,敬罚有据。

在酒场上,每一个山东人都是斗酒学士。山东酒文化,是齐鲁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孔孟礼仪的延续。我是江苏徐州人,和山东省挨着,浅谈一下个人对山东酒文化的一些见解。一,好山好水出好酒山东自古就是出产好酒的地方,有着悠久的制酒历史。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酒仙李白诗中的兰陵美酒就产自山东,是中国古代顶级门阀兰陵萧氏的家酿。

此外,现在的景芝酒孔府酒等,也是驰名中外。二,酒量同海量山东人善饮,酒量好。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大碗喝酒,大快朵颐,算是山东人酒量的真实写照。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山东人性情豪爽,酒风亦豪爽。三,酒后守礼论语中曾提到山东人酒后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其意为在举行乡饮酒礼后,要等拄拐杖的老年人走出去后,自己再出去。

今天所说的山东人淳朴热情,其实表达的就是山东人自古以来的优良酒德。四,嘉肴美馔山东人的好客,不只因为酒喝的多,更多的是山东人待客的菜品丰盛。鲁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首,春秋时期的易牙,更是中国第一个私人饭馆经营者,是奠定了中式烹调技法基础的人。得惠于此,山东人也是中国最早享用宫廷美食的人。美肴必配佳酿,古今皆是如此。

五,雅客咸集山东酒文化最出名的就是劝酒词了,当然不会像范伟在电影手机说的俺河南穷,好不容易买点酒,自己舍不得喝,得一杯一杯端给客人喝!战国时期,齐国创建的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官办高等学府。名仕聚集,则百家争鸣。自然而然,山东人的劝酒功力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了。据说中国劝酒开山人,就是山东人诸葛恪,酒量绝等,口才一流。

山东归来不喝酒,不只因为山东人酒量好,更多的是山东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附三国志又一日,大宴官僚,孙权命恪把盏。巡至张昭面前,昭不饮,曰此非养老之礼也。权谓恪曰汝能强子布饮乎?恪领命,乃谓昭曰昔姜尚父年九十,秉旄仗钺,未尝言老。今临阵之日,先生在后饮酒之日,先生在前何谓不养老也?昭无言可答,只得强饮。

山东人的酒文化有何表现?

山东人豪迈,铁血男儿多。水浒里其他八将有100个,都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我和山东人接触真的不多。公公是山东即墨人,身高八米。他不喝酒,所以他喝茶时喝花生。早年冒险闯关东,为黄金革命挖坑伐木!我婆婆是东北人,满族。姐夫酒量惊人,中石化采购,客户从酒到酒来来往往。我老婆也有酒量,中石化芳村油库几年都过不了安全检查。我老婆被当局派到油库工会,一个星期喝了一大碗酒,神仙都服从!村里出名了,把你姐夫弄回家问你想不想死!说起来,大量喝酒解决问题成了中国交际中的绝活,被视为不正之风。它已经成为一个故事,蓝梅酒,梅酒和其他许多珍贵的药材仍然浸泡在家里。


文章TAG:山东酒文化顺口溜  有何  山东人  文化  顺口溜  山东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