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东北有句嗑叫“男人不喝酒活着不如狗,喝酒不抽烟活的像太监”,不光体现了东北人喝酒的兴趣有多大,更表现出东北人劝酒的特点。什么一心一意,好事成双,四四如意,六六大顺,八仙过海,但江苏有些地方的人比山东人更厉害,德宏以酒会友,以歌舞会友,是德宏地区民族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酒要烈、肉要香,快意、直爽是德宏人不变的标签。

1、山东人喝酒厉害还是江苏人喝酒厉害?

江苏、山東人谁喝酒厉害?整体上讲山东人厉害!但江苏有些地方的人比山东人更厉害。举一个例子;87年7月份,江苏徐州朋友邀请我去他家小聚,说他山东来了一位朋友,(我是南通人在徐州工作)去了之后酒宴中发现这位山东济宁的朋友特别能喝,六钱小酒杯来回互敬。什么一心一意,好事成双,四四如意,六六大顺,八仙过海,说实话我当时也年青,酒量也就在(白酒)一斤半左右。

一轮共21杯下来,一斤多庐州老窑酒下肚了,当时四个人共餐的,还有一位徐州当地人,他说身体不好,滴酒未沾,三人四瓶酒基本见底了。我说酒差不多了,可我徐州的朋友不同意,他说;你们今天是来我家的,得听我的,不醉不归,再来两轮。我心想再来一轮我可能就醉了,何谈两轮,可山东济宁朋友说:两轮就两轮。我此时双手抱拳向他们招呼;我醉了,(装出醉样)不能再喝了,

2、云南哪些地方的人喝酒厉害?

喝酒,之于云南的许多少数民族来说不仅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形成了一种区域性的特色文化。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纷繁复杂的多民族文化,造就了云南人对于酒的特殊的情感,无论是祭祀、节日、狂欢、交流中,就都是不可或缺的物品,表达一种情绪,宣泄一种感情,或者是对抗某一种自然的力量、一种不可得知的畏惧与崇敬之情,都是离不开酒的。

千百年来,无论男女老少,任何场合都不可缺少的酒,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物质了,它代表了一个民族的重要文化,一种古老的、世代相传的、根深蒂固而又厚重的感情,了解云南,先从了解它的酒文化开始。众所周知云南的许多地州,酒文化是异常厚重的,当然酒量也是杠杠的,这里做个简单的盘点:1、迪庆高海拔高寒气候,高原地区藏民的为了抵御寒冷,酒成为了最佳饮品,

彪悍的民风,豪爽的民族风情,喝酒成为了融入血脉的一种文化,酒量自然也是“十分海量”了。2、文山壮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大酒量是全国闻名的,进入文山境内,从清早喝到午夜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他们能从吃早点的时候就开始喝,伴着爽口的酸牛肉,一直喝到太阳落山归家睡觉。3、德宏以酒会友,以歌舞会友,是德宏地区民族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酒要烈、肉要香,快意、直爽是德宏人不变的标签,

尤其是自酿自烤的粮食酒,更是当地人的最爱,一碗一碗,不醉不休。4、普洱普洱茶名扬海内外,但是普洱铜锅酒也是一绝,普洱人喝酒也十分豪爽和海量,喜欢把聚会饮酒作为主要的娱乐活动。慢节奏的生活,因为酒,多了一份淳烈!5、楚雄作为云南省彝族的主要聚居地,楚雄人的酒量不是盖的,彝族朋友的热情和酒量就像他们的图腾火把一样炽烈、狂热,更持久。

3、东北人喝酒为什么那么厉害?

从地理条件上看,凡是高纬度地区,往往人们喝酒都是比较多的,比如战斗毛子,这跟北方气候寒冷有很直接的关系,东三省能喝的人确实有酒量,但有大酒量的人占比还真就没有内蒙、新疆等地区的人多,东北人喝酒其实表现在喝的勤、喝的频、喝的有内容上。比如东北有句嗑叫“男人不喝酒活着不如狗,喝酒不抽烟活的像太监”,不光体现了东北人喝酒的兴趣有多大,更表现出东北人劝酒的特点,

劝酒在全国各地也是很常见的一件事情,而且各地都有各地独特的劝酒习俗。有给你献歌献舞让你喝的、有引经据典吟诗作对让你喝的、有演杂技在胳膊上摆酒杯跟你喝的,东北一般就是用嘎鼓词儿,约吧嗑让你喝,比如:“你看,咱俩感情咋样?好不?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个够,感情铁喝出血”说能喝酒你就有前途“会喝一两的喝二两,这样朋友够豪爽!会喝二两的喝五两,这样同志得培养!会喝半斤的喝壹斤,这样哥们最贴心!会喝壹斤的喝壹桶,回头提拔当副总!会喝壹桶的喝壹缸,酒厂厂长让你当!”总之,在北方人里,东北人喝酒肯定不是最有酒量的,但一定是最好玩的。


文章TAG:喝酒  厉害  云南  民族  中国什么民族喝酒厉害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