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茅台酒是最便宜的茅台酒。如果只看53度、500毫升的茅台酒,低度、小容量、系列酒不看,其实大家通常说的飞天茅台酒,已经是最便宜的茅台酒了,我倒觉得现在的白酒行业很大程度上都是茅台酒带动的,茅台是白酒行业的龙头,其它名酒也是看茅台风向走的。
1、白酒这么难喝,是怎么流行起来的?
中国几千年的国酒都是低度数的黄酒或者米酒(广义上,米酒和黄酒是同一种酒)比如曹操煮酒论英雄,或者古代小二们倒酒前都要筛酒,就是米酒饮用前用来加温或者过滤的一种方式黄酒度数低,不杀菌所以要煮酒古代状元红,女儿红,花雕等等都是指米酒,自古文人诗情画意,无酒不欢,说的都是低度数的米酒,如果是两三杯就醉的白酒,诗兴未发人就不行了,又如何写出“三杯两盏淡酒”一类的风情,就连粗犷的水浒传中所描述的酒,都是低度数的黄酒否则怎么可能大碗喝酒,豪气万丈,而高度的白酒只能小杯细抿一直到元朝蒸馏技术的兴起才开始出现高度数的白酒(烧酒),也就是说几千年的黄酒(米酒),几百年的白酒虽然明清两朝已经有了白酒,但是社会还是比较歧视白酒,认为白酒是不正经的或者劳动穷人寻求刺激才喝的但是白酒有两个优点,一是,劲大,解乏,适合劳作一天的人,二是,白酒价格便宜,用高粱就可以酿制,不像黄酒米酒那样需要用粮食主要还是因为白酒价格便宜,使白酒最终开始产量在清朝年间就超过了黄酒(米酒)但直到民国期间,上层社会和精英都是只认同黄酒(米酒)的,包括民间百姓也是平常喝白酒,而把黄酒珍藏起来白酒还是劳动者解乏用的廉价酒而白酒真正翻身是在解放后,国家整合传统酒厂,建立国营大厂,而解放后这段时间,经济困难,粮食比较紧缺,大米不够吃,国家大力推行新工艺白酒,这最终导致黄酒(米酒)彻底一蹶不振,逐渐被边缘化,而白酒占据绝对优势所以几千年国酒地位黄(米)酒突然消失了,而白酒瞬间兴起了,各大白酒厂商纷纷花巨资打造中国酒文化,白酒俨然成为新国酒的样子以至于现在说到酒,国人第一印象就是白酒,而米酒或者黄酒就边缘化了,甚至和料酒一个水平了难喝不难喝看,因人而异,其实对古人来说,白酒解乏,劲大,便宜,足够了但是现在随着中国富强,粮食危机已经解除,这些年,黄酒(米酒)似乎又有兴起的势头。
2、“酱酒热”真的是茅台带起来的吗?
很简单,没有茅台酒谁知道酱香酒?酱香酒是什么味道可能还有很多人都没有喝过吧?也不会主动去买的,但是一说起茅台酒大家都懂了~哦原来酱香型白酒就是茅台酒啊!我倒觉得现在的白酒行业很大程度上都是茅台酒带动的,茅台是白酒行业的龙头,其它名酒也是看茅台风向走的,假如飞天茅台最高市场价卖一千块一瓶,那其它白酒品牌再怎么提价也不可能超过茅台的这个价位的,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茅台酒作为目前中国最具品牌价值的白酒品牌,飞天茅台属于茅台酒的标杆产品,飞天茅台的价格都只能卖一千块,你其它白酒有什么底气卖一千一呢?所以茅台只是带动酱香酒这么简单,像茅台取消了国酒茅台这个广告,其它白酒品牌也就不好再在这个上面做文章了,毕竟茅台在国酒这个广告上这么多年也出尽风头了,广告价值也得到体现了。
3、茅台酒里有一款叫飞天茅台,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叫飞天茅台?
感谢邀请!!!茅台酒里有很多系列,有(五星,迎宾,生肖,精品)等;其中有一款是飞天茅台,然而飞天茅台是怎样来的呢?飞天茅台最早生产于1954年,是当时茅台向国外出口的时候,为了方便外销,所以就将出口的茅台酒用了敦煌壁画上的“飞天献寿”图案来作为酒的商标,图案一直从1959年使用到了现在。最开始出口茅台一直用的都是“五星”的商标,之所以改成飞天是因为当时“五星”一直被排斥,所以无奈之下只能改名,其最终的图案是两位仙女腾云驾雾的合捧金杯(寓意是仙女飞绕在天空,有的脚踏祥云,而有的腾空而上;还有的手捧鲜花,直冲云霄。
文章TAG:酱酒 茅台酒 茅台 茅台酒是怎么火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