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酒厂,出酒多的酒厂,他的酿酒设备都是大型的,而且品种不同的酒也会在不同的酿酒车间生产的,酒的度数的高低也就是酒的先出后出的事了,比如二锅头,他就是第二次出来的酒,或者说是第二锅出来的酒,比如第二锅出来的酒是60度,那么第一锅出来的酒可能就是70度。
1、现在的酒多少是纯粮食酿造的?
在市场买酒最简单的鉴别方法有三个,分享如下:第一个,瓶装酒。主流商品,牌子非常多,价格区间完全,从几块到千多块应有尽有,辨别纯粮食酒,也是三个主要方法:①看标牌标注的工艺;②看价格;③凭经验。工艺代号见下图,每瓶50元一下只有极个别的牌子是粮食酒,百元以上多了些,300元以上才多了,高档白酒都是粮食酒。
瓶装酒最要注意的是包装,“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现象很普遍,最容易上当,第二个,散装酒。这个好辨认,因为可以尝尝,真酒假酒老酒鬼入口便见分晓,只是要注意粮食酒里有好坏,大厂和严格传统工艺酿造的酒还行,其他的要提高警惕性,买之前多问问,仔细品品再决定要不要。第三个,酒厂自销酒,这个板块的酒比较有信誉度,大多情况货真价实。
但是要注意三点:①很多销售商家或个体商户冒充酒厂,这个是要严加警惕,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出在他们那里,所以一定要和厂家取得直接联系;②确切清楚自己要的酒并落实价格;③提防个别不良厂家的造假,其中最坏的是串香造假。拉来别家的酒糟,兑进去酒精,再蒸馏出来勾兑成酒,这种酒必须要经验老道的酒鬼才能分辨得出,最简单的办法,喝到嘴里,尝到酒糟味道不正,和该厂大多数酒的味道不一样。
2、大家喝的“酒”是怎么酿出来的?
“如果世上没有美酒,男人还有什么活头?如果男人不恋美色,女人还有什么盼头?”传言莫言所作的《酒色赋》,道出了“酒”之魅力!酒这个字,真是中国文化里最为博大精深的汉字之一,那么,“酒”字是怎么来的呢?一、民间传说传说古代一农夫(一说杜康),家里的粮食被雨淋了,舍不得扔,于是受了神仙的旨意,到村头去等(但不能过酉时)人,只要遇到三个人,就向他们每人要一滴血,取回来加入粮食中就不会浪费了。
农夫照办,果然在酉时之前收集到三滴血,加入粮食中后发生了奇妙的反应,变成了芳香无比饮料,一时不好叫什么,于是就用酉时的“酉”加三点水就有了“酒”字,据说三人中,一人是教书先生、一人是领兵打仗的将军,第三个是个疯子,结果酒里面就有了这三种血性,后来人们每每喝酒之时,开始就如先生一样礼让,文质彬彬,三杯过后,像将军一样豪气冲天,喝高了以后就像疯子一样胡言乱语、烂醉如泥。
二、酒之起源以上只是传说,我们言归正传,其实酒最早是天然产物,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中不经意间发现粮食可以变成酒。据《神农本草》所载,酒起源于远古与神农时代,晋人江统在《酒诰》记载:“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说明煮熟了的谷物,丢在野外,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可自行发酵成酒。
人们受这种自然发酵成酒的启示,逐渐发明了人工酿酒,三、酒字来源1、人们用坛子盛酒,于是最早的酒字就是酒坛的象形——“酉”字酉字,象形兼会意字。甲骨文、金文字形像酒坛,酉字下面是西,上面是一。“西”本指“西方”,在我国古文化中,西方与“秋季”搭配。“秋季”意味着“庄稼成熟”,故“西”转义指“谷物成熟”,其字形像酒坛。
“一”指“酒坛里的内容物”,2、由于酉字还表示时间(酉时)和方位(西方),为了不混淆,后来“酉”字加三点水成了“酒”字《汉语字典》中说:酒,会意字,从水,从酉(yǒu)。“酉”本义就是酒,“酉”亦兼表字音。酒的本义:用高粱、大麦、米、葡萄或其他水果发酵制成的饮料,《汉书·食货志》中说“酒,百乐之长。又,酒者,天下之美禄,
”可见自古美酒就是看作好东西。《说文解字》中也说:“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没有想到,古代一开始就讲“酒德”,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酒品看人品!!四、酒字文化中国是酒之大国,酒对于各阶层人士来说既爱又恨,一个酒字,几乎可以贯穿整整一部中国历史!有网友写的酒诗非常精彩,不妨一起来欣赏其中一段——让你若梦若醒飘飘欲仙让天地颠倒让世界旋转把人类历史浇灌得跌宕起伏将琴棋书画熏染得色彩斑斓......醉了刘伶狂了诗仙张扬了曹孟德书写了鸿门宴湿了清明杏花雨瘦了海棠李易安景阳冈上助武松三拳毙虎浔阳楼头纵宋江题诗造反你啊你成全了多少英雄豪杰放倒了多少村夫莽汉歌舞与你相佐美色与你为伴催诗情万丈壮文人斗胆有人借你发疯有人借你夺权有时你只是一个道具烘托一下谈判桌上的氛围有时你更像一种暗器把贪杯的对手麻翻......诗里提到刘伶,一般读者不太熟悉,需要交代一下。
文章TAG:酿造 粮食 现在的酒是什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