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脸红”或“脸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喝酒“脸红”或“脸白”,哪种对身体伤害大,对于喝酒脸白的人,喝酒就会造成更明显的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有人喝酒上脸(也就是喝酒容易脸红)是代谢旺盛的表现,说明可以多喝酒;也有人喝酒上脸是因为喝得少,多喝点就没事了。
1、喝酒上脸是怎么回事?
有人说,喝酒上脸(也就是喝酒容易脸红)是代谢旺盛的表现,说明可以多喝酒;也有人说,喝酒上脸是因为喝得少,多喝点就没事了。是不是这样呢?喝酒上脸,是怎么一回事呢?好了你们都知道,放在第一段的一般是反面教材,事实上,喝酒上脸是一种酶缺乏的症状,通常代表他/她不适合喝酒。让我来仔细为大家说道说道,大家都知道,但凡食物进了我们的口腹之中,必要被分解消化。
我们常说“喝酒伤肝”,其实就是因为酒精是在肝脏中分解,酒精进入我们人体之后,第一位杀手“乙醇脱氢酶”横空出世,一通乱砍,把酒精分解成乙醛。乙醛让皮下血管扩张,使人看起来脸部发红——这就是喝酒上脸了,注意,人体依然是不能直接消化利用乙醛的。这时候只能藉由另一个朋友“乙醛脱氢酶”动手,将乙醛分解成乙酸,乙酸转化为乙酰辅酶a,才能参与三羧酸循环,为我们提供能量,
喝酒上脸的人体内正是缺乏这种“乙醛脱氢酶”,乙醛根本无法被分解,只好一直撑着血管扩张,直到被排出体外,就呈现出一直脸红的状态,其实说明了乙醛在体内积累。如果发现喝酒上脸特别厉害,还是要把握好酒量,明确自己真的喝不了多少;因为能喝多少是由基因决定的,可不是真的靠练出来的,参考文献:[1]罗怀宋等.乙醛脱氢酶2研究进展及其与饮酒行为的关系[J].遗传,2004,(26):263-266作者:梦婷赵力超。
2、喝酒“脸红”或“脸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哪个对身体伤害大?
谢邀!喝酒“脸红”或“脸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哪个对身体伤害大?喝酒后,有的人脸色会明显变红,而有的人脸色变白,这是为什么呢?酒后脸色变红,已经被很多人反复介绍,大家并不陌生,有的人为什么脸色变白呢?目前,网络上几乎没有文章涉及这方面的科普,答主今天做重点介绍。酒后为什么有的人脸色变红?酒后脸色变红,也叫“喝酒上脸”,这主要是由于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扩张皮肤血管导致,
因此,酒后脸色变红的人,严重的全身皮肤都会变红。特别是在亚洲,约15~40%的人编码负责分解乙醛为乙酸的乙醛脱氢酶(ALDH)基因发生变异,表达的被称为ALDH2*2的酶失活不能分解乙醛,从而导致肝脏乙醛聚集,并大量释放进入血液,导致血液乙醛浓度显著升高,引起面部及身体皮肤血管扩张充血,潮红,由于这种基因变异主要见于东亚人,因而也称为“亚洲潮红”。
有人喝酒脸色为什么变白?有的人,喝酒后脸色不但不会变红,反而会变白,这又是为什么呢?关于这一点,早在上世纪80年代,在喝酒导致血压升高的机制研究中已经做了很好的阐述,很多人都说喝酒可以导致血管扩张,降低血压,活血化瘀。实际上,更多的人喝酒会造成血压升高,酒精导致血压升高的一种机制是酒精中枢神经抑制造成的,具体来说包括抑制被称为baro受体反射的降压调节机制,和升高交感神经活性的传出。
baro受体反射,也叫降压反射,是指血压升高可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baroreceptorreflex),引发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我们知道,酒精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因此在体内可以与体液一起进入任何空间,因而对几乎所有脑神经活动都有抑制。脑内的baro受体主要存在于孤束核和延髓头端腹外侧区,也难逃酒精的抑制,导致减压反射弱化,是喝酒升高血压,加快心跳,导致血管收缩的的主要机制之一,
皮肤血管的收缩自然就表现为脸色变白。酒精中枢性升压的另一机制是引起交感神经传出活性的升高,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就会引发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当然,交感神经活性增加的外周效应在不同人存在一定差异,这主要是由于释放的神经递质(统称儿茶酚胺)不同,不同的儿茶酚胺神经递质,对血管的作用不尽相同,其中,大家熟知的去甲肾上腺素就有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而肾上腺素则既有收缩作用也有血管舒张作用。
文章TAG:回事 喝酒 脸白 喝酒脸白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