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也很明显。老岩茶的香气和口感其实不如新岩茶。岩茶的精制和烘焙是形成武夷岩茶独特滋味、去除青味和滋味醇厚、提高武夷岩茶独特香气的关键技术。岩茶的传统干燥方法分为一次烘焙和二次烘焙。根据产地,武夷岩茶分为很多种。岩茶前几冲注意快速排水。沸水倒入装有岩茶的盖碗中,然后大部分茶汤迅速倒入公平杯。整个过程要控制在7-8秒。

岩茶如何焙火?

武夷岩茶火功的高低,取决于焙火的程度。清代茶人梁章钜先生曾经赞岩茶的焙火功夫武夷焙法,实甲天下。岩茶的传统干燥法分为初焙复焙。温度应掌握先高后低的原则,采用烘笼焙茶,先初烘,后摊晾,簸拣,再复焙。1初焙每笼摊叶1.0—1.5斤,温度100—140。每隔4—5分钟翻拌一次。烘至7—8成干起焙摊晾,再进行簸拣。

簸去黄片蜡片茶片,拣去梗片老叶茶头和毛杂物。毛火温度160—180。摊叶厚度4—5cm,掌握高温快速的原则。不加簸拣。2复焙每笼摊叶3斤左右,每隔20分钟左右翻拌一次,烘笼足火温度80左右。岩茶的精制焙火是形成武夷岩茶特有的滋味,去除青味杂味滋味醇厚,改善武夷岩茶特有香韵的关键工艺。

精制工艺的焙火具有极高的技术含量。焙火的技术要求火候能影响外形色泽叶底汤色以及耐泡度。火候掌握适当可以弥补茶叶品质某些不足,掌握不当会降低岩茶品质。茶为君,火为臣,君臣佐使。烘焙总是以文火慢炖为好。品饮岩茶时不是焙火程度越高越好,最佳状况应该是有火功香而没有火气和火味。碳焙的茶1香型好,能保留原有的香,并有碳香味2耐储,不易返青或变味。

火功的高低是烘焙的温度和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焙火能改变苦涩味和醇厚度,但不能完全消除,苦涩就体现为厚重。焙火后,随存放时间的延长,火功的高低和滋味都会逐渐改变退火醇厚回青,苦涩味也会改变。茶叶越高级越需文火低温长焙,而低档茶和茶头炉温则可适当高些。实践说明,茶叶的蜜糖香及其他一些香气的形成,常产生于低温长焙过程,低温烘焙还有促进糖的焦化作用,产生麦芽糖的香味。

若用低温长时烘焙,则茶叶吃不进火。——因温度太低,只起烘干茶叶的效果,而起不到吃火的作用,烘过的茶叶内没有明显的火功,所以说茶叶吃不进火。简单地按焙火时间把岩茶的火功分为轻火中火和足火是不确切的。焙火程度的高低要根据茶叶基本特性销区习惯和消费者的特殊需要来掌握。火候的掌握要注意不同品种新旧茶不同不同发酵程度不同含水量火候轻重程度亦不同,内质越好的茶越耐焙。

岩茶是什么茶?

岩茶是什么茶?顾名思义,岩茶是指生长在岩石上的茶。茶圣陆羽在茶经一之源有云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岩石上生长的茶,品质最佳。岩石上生长的岩茶,究竟是个啥茶呢?是指生长在武夷山茶区的闽北乌龙茶。众所周知,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岩石遍布,正是这样的独特地貌,造就了岩茶的岩韵悠悠。岩茶细分,又有很多种,都是按照品种来进行分类命名的。

如很多人熟知的武夷山四大名枞,包括白鸡冠,半天妖,铁罗汉,水金龟。此外,武夷岩茶还包括大红袍水仙肉桂梅占奇兰黄金桂北斗黄旦佛手矮脚乌龙等等。按照产区,武夷岩茶又分为很多种。比如说近两三年人们喝的比较多的肉桂,就有很多很多个产区的牛栏坑,马头岩,九龙窠,天心岩,虎啸岩等。此外,武夷岩茶的核心产区还有人们常说的三坑两涧牛栏坑,慧苑坑,倒水坑,流香涧,悟源涧。

岩茶可以存放几年呢?

谢谢你的提问。我们来讨论一下茶知识,了解一下茶文化。岩茶的保质期一般是2-3年。主流的饮用方式是在保质期内尽快饮用,因为过了保质期,随着氧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岩茶的香气和口感都会下降。当技术到位,存放到位,一些老岩茶的口感确实会慢慢提升,变得更加醇厚,口感更加丰富。但是,问题也很明显。老岩茶的香气和口感其实不如新岩茶。


文章TAG:岩茶  岩茶  焙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