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白酒可和咱们现代的白酒不一样,它的“白”应该指的是酒的品质,我反正是没听说过喝二锅头能解渴的。首先这酒的名字叫“三碗不过冈”,电视剧里有叫“出门倒”的,也有叫“一觉到天明”的,总之这酒的命名都很low…我们都知道酒内的酒精是造成人醉酒的“罪魁祸首”,既然店家当时不建议武松喝太多,这就说明这三碗不过冈里的酒精度数比平时百姓们引用的酒度数要高些,而我们又知道宋朝时人们喝的基本都是米酒,那么第一种观点就是武松喝的无非是酒精度较高的米酒罢了。
1、喝什么酒最伤肝?
王姐是一位银行职员,多年前因为王姐的父亲生病我们结识,老爷子已经走了,活了84岁。最近王姐总往医院跑,因为她丈夫住院了,肝硬化晚期,王姐让我托消化科医生医生,让照顾照顾,消化科的哥们说晚期了,来不及了,每天都喝酒,一天三次,顿顿喝酒,没救了,王姐的丈夫也走了,活了54岁喝什么酒最伤肝,喝啥酒都伤肝,尤其度数高的酒,更是伤肝。
所有的酒精都要经过肝脏才能代谢掉所以,喝什么酒都会伤肝,酒精中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摄入乙醇之后,会增加肝脏的氧气消耗。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中毒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及酒精性肝硬化,所以才有喝醉一次相当于得过一次肝炎这样的虽然看起来扩张,但有一定道理的说法。在全球每年因各种原因死去的3200多万人中,喝酒直接导致了280万人的死亡,是第七大致死和致残因素!由于人口众多,中国是全球饮酒致死最多的国家,每年有70万国人把命喝没了(65万是男性)!有人说喝点啤酒呢?红酒呢?只要含有酒精都得经过肝脏,所以都会伤肝,有人说那少喝点呢?最新的《柳叶刀》的文章,这次纳入2800万人调查,
研究团队对饮酒者的性别、年龄、饮酒量、饮酒频率等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从而彻底明确酒精对健康的危害。慢性酒精性中毒主要引起肝脏的三种损伤: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喝酒不仅伤肝,而且对整个身体不好:1、导致中风发生率明显提高。2、心衰发生率是随着酒量上涨的,3、对于冠状动脉疾病来说,每周200g酒精就会升高患病概率。
4、其他心血管疾病,基本上也是多喝多危险,5、酒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每30个癌症死亡患者中就有一个是酒精造成。6、饮酒者更容易罹患五种癌症:上消化道/呼吸道癌症、肺癌、女性乳腺癌、结直肠肿瘤以及黑色素瘤,7、全因死亡率:直线上升,研究发现,每周摄入酒精超过350g,全因死亡风险直接一飞冲天当然要更多健康人马上把酒戒掉也不现实,所以尽量控制量,毕竟每个人对酒精耐受也不一样,但长期大量喝酒肯定会出事,这是必然的,很多朋友仗着年轻,每次很能喝,这些都会随着年龄增长慢慢还回来,就像王姐的老公,54岁就走完了一生古龙先生,47岁就走完一生非要喝,一定喝点真酒,现在兑的酒太多,红酒也是参差不齐,所以擦亮眼睛,选点真酒,酒要少吃,事要多知!【受维权勇士保护!】。
2、《水浒传》中,武松打虎前喝的是什么酒?
首先说,这酒的名字叫“三碗不过冈”,电视剧里有叫“出门倒”的,也有叫“一觉到天明”的,总之这酒的命名都很low…我们都知道酒内的酒精是造成人醉酒的“罪魁祸首”,既然店家当时不建议武松喝太多,这就说明这三碗不过冈里的酒精度数比平时百姓们引用的酒度数要高些,而我们又知道宋朝时人们喝的基本都是米酒,那么第一种观点就是武松喝的无非是酒精度较高的米酒罢了,
一说米酒大家第一印象可能都是现在超市里那种名为“醪糟”的东东,但是古今米酒还是应该有蛮大的差别的。《水浒传》里的故事背景是北宋时期,施公生活的年代是元末明初,这烧酒也是元朝才开始流行起来的,所以之前有答友和我探讨过说武松喝的就是山东烧酒,这种酒就度数高而闻名,在这里属于施公的“乱入”,但问题是这么烈的就武松15碗下肚不得直接飞升了?而景阳冈位于山东阳谷县,这里是不大可能种植水稻的,于是糯米酒的概率也很小(虽然当时有高粱,奈何没有器具),那我们还是不要开脑洞还是从原文中找找线索吧。
文章TAG:老炮儿 打虎前 武松 老炮儿里面喝的什么酒